他的戍将军,他跟随了半辈子的戍将军,他们一起浴血奋战的戍将军,居然被他们最信任和效忠的君上害死了!r
不,不会的,这一定是有人陷害的!r
铁忠义一拳打在墙上,墙面登时裂出一道道口子,宋江吓得双腿发抖,铁忠义将他拎在半空中:“我最后问你一次,你要是说的不是真话,我就一拳打烂你的天灵盖,我铁忠义说话从来没有不作数的,你最好记得。”r
“铁将军,铁将军,我知道你忠君为国,又何必一定要多问呢?难道你忠于的不是东宏,只是戍大将军吗?”r
“好你个狡猾的小子。”他一句话看似在劝说,实际上已经在明确的暗示他当初陷害戍大将军的正是当今皇上,他在警告他,他们忠于的是皇上,就算皇上做错了,他们作为臣子的也只能担着!r
“好你个混账东西。”铁忠义重重的将宋江扔在墙上,碰的一声巨响,墙壁轰然倒塌,然后愤而离去。r
这时,躲在门外的家丁才连忙将宋江扶起来,替他擦着鲜血,宋江忍住鲜血,命令道:“去,立刻备一匹快马,爷要立刻进宫。”r
“是,是,爷。”r
“你再说一次。”东宏皇愤怒的声音响彻空旷的金銮殿,震得宋江的身子发抖:“回……回皇上,铁忠义、知、知道了。”r
“那封信是从哪里来的。”r
“臣、臣不知,不过看起来铁将军是刚从太子府喝完了酒。”r
“又是这个逆子。”伴随着天子之怒的是金銮殿上桌子的侧翻在地,东宏皇咬牙切齿道:“好你个太子,朕看你是越来越心急,越来越等不了了。”r
“皇上现在该怎么办。”r
“怎么办,还要朕教你吗?”r
“是是,臣知道了,立刻就去。”r
眼看铁忠义在戍心魂的府门前犹豫再三已然决定提步进门,宋江立刻从马上跳下来,一个没站稳在地上滚了一圈,抱住铁忠义的大腿,叫道:“铁将军,切勿冲动,皇上急召。”宋江和铁忠义差不多同年,都是四十几岁的人了,尤其是宋江钟情声色场所,流连花间,已然头发有些花白,这样一个老人在地上滚了一圈,还死死抱住另一个老人的腿不放,难免引来周围人的侧目。r
“急召。”铁忠义一脚将宋江踹开,然后转身向皇宫走去,皇上连戍大将军,都可以下的了手,他这一去,只怕凶多吉少!可是他是东宏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去,他必须去,而且他也要问清楚,究竟皇上为什么要对效忠他一辈子的臣子下手!r
宋江吐了吐口中的鲜血,他一直派人盯着铁忠义这个老东西,他从宋府出来之后就一直在将军府门前徘徊,他没有机会告诉别人,趁早下手是最好的方法!r
黑暗中的杀机,多年的沙场拼搏,铁忠义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冷笑道:“有胆子来,就光明正大的出来跟老子打一场。”r
铜铃一样的眼睛瞪着围着自己的黑衣人,铁忠义大喝道:“一起来吧。”r
黑衣人似乎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攻击凌厉,速度,武功,都是一流的。铁忠义学的是万人敌,沙场拼杀,不是江湖比武,所以纵使他沙场对敌如何厉害,此时面对十多个江湖好手的黑衣刺客也是不敌。r
绝心趴在墙上好整以暇的看好戏,待到铁忠义渐渐不敌的时候再出手将敌人制住。墨剑抵在一个黑衣人的喉咙上,绝心轻巧的问道:“谁派你来的?”黑衣人眼一闭,吞下牙缝中的毒药,口吐黑血而亡。r
铁忠义抱拳说道:“多谢壮士相救。”r
“不谢。”绝心笑着,手搭在铁忠义的肩上“我想,将军应该是知道谁要杀你吧?不然也不会一句不问就动手。”r
“这么说壮士是早就在了。”r
“别怀疑我,我只是看你武功不弱,以为不需要出手。”绝心笑笑:“别不知好人心,走了。”一转身,绝心暗自松了口气,主人,我差点坏了你的事!r
铁忠义没有时间去多怀疑绝心,他如今是满腹疑问,这批黑衣人是皇上派来的,还是宋江?r
如果是皇上……铁忠义突然感到脊背发凉不敢想下去,他仍旧坚定的大步朝着宫门口走去,即便前路注定是死亡,他也要问清楚,也要清楚的去死!r
铁忠义走到议政殿门口,掌事太监连忙将铁忠义拦住,说道:“铁将军,太子在里面,皇上吩咐了谁也不许打扰,您看您是在这等一下,还是明儿个再来。”r
“是皇上召我来的。”r
“那将军您看这样成不?您在这等一下,一会儿太子出来了,咱家给你通报。”r
“成,我就在这里等。”r
议政殿内,东宏皇怒气冲冲的指着跪在地上,新婚之夜无辜被传召进宫的太子:“你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怎么这么快就等不及想要朕的皇位了?居然敢翻朕的底牌。”r
“父皇。”太子一个又一个的磕着头说道:“确非儿臣所为。”r
“你还敢狡辩。”东宏皇拿起桌上的茶杯扔在宋成文的额头,茶杯碎裂的同时,宋成文额头鲜血也开始不断涌出,东宏皇怒斥:“你和南琉勾结想推翻朕,难道是朕冤枉你了?如果不是你有意挑拨,铁忠义这么巧在你太子府发现真相?居然还是你岳父遗失的证据?真没想到朕居然养了你这么个狼心狗肺的东西。”r
“父皇这些事真的不是儿臣所为,儿臣也确实不知。”r
“不知?好个不知!常氏死前托人给朕带来消息揭穿你和南琉勾结伺机篡位的真相,常氏是朕安排在南琉多少年的密探,难道会诬陷你?还是用性命来诬陷你?难道不是你狼子野心被拆穿,才杀她灭口。”r
“父皇……”r
“够了,朕不想再听你的狡辩,你给朕滚回去,好好闭门思过。”r
“父皇……”宋成文见他父皇心中早就有了结论,多说也无济于事只好说道:“儿臣确实没有做过,无论父皇信与不信,儿臣告退。”r
“孽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