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堪舆绝学全文阅读 > 第39章 燕弦玉(1)

第39章 燕弦玉(1)


子珍转向求教授,教授没有说话。

“子珍,你求他们干啥,不就是个死吗,有什么可怕的。”大洋跪在地上,支支吾吾。

哲先动手,冲上去先是凌空蹬踢,王斌果然身手便利,左腿后撤半步,然后转身六十度,顺理成章一气呵成的躲闪,王斌发现这招式不就是来自日本的柔道,招招致命。

哲见王斌躲闪如此自然,顺手一肘子直击王斌脑门,斌腰子后弯,又躲过去,但见哲腰子处有空位,一拳砸了过去,哲见不妙,赶紧用手遮挡,勉强的护住腰间。接着一个扫堂腿,啪的将哲扫倒在地。

倒地的哲显然很愤怒,向前一个滚翻,转而起身朝王斌冲过来。

王斌也怒不可遏,飞身而起,朝着哲的胸膛就是一脚,踢出了三米多远。

教授见哲敌不过,大洋也缓过神来,朝着教授扑过去,只听见啪一声,原来,教授抓起了一把手枪。

“再动,打死你。”这句冷冷的话让大洋不敢在动。

“你们几个,把他俩给我绑起来。”几个弱小的学员战战兢兢来用麻绳将两人五花大绑,二人被囚禁,按照哲的吩咐,三天不给吃喝。等下次补给的人到来,便压回去交给公安。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原来,当张大洋带走王斌破藏尸地时,教授已经让哲密切注意两人的动向,直到哲向教授报告这两个要去藏尸地,教授便也没阻拦,那样的至阴之地,他可是最了解不过,进去都很难出来,更别说不知深浅去破那里的风水格局,既然他两人要死,那就死吧。

教室知道他两是有去无回,为了稳固军心,便和哲密谋一场嫁祸,想办法把保国之死嫁祸给这两个,到时候他两就是死了,也怨不着教授。

就这样,两天内教授对团队进行了大洗脑,这帮人早就看不惯大洋与王斌,这些书呆子满脑子的嫉妒与憎恨,教授也正利用这一点,很快扭转了团队里的气氛,大家终于找到凶手,可以松一口气了。

至于这嫁祸,说来也巧,王斌的吊坠不知什么时候落在哲手里,还有那枚乾隆印章,可谓人货两具,要嫁祸,岂不是更容易。

两人如今被绑,动弹不得,三个队员轮流看管,子珍也不知道到底如何是好。

子珍想去看看王斌,可教授以危险人物的名义屡次拒绝了她。

如今,教授与张大洋都明白各自存在的理由,当子珍听到过燕弦玉的时候,心中的好奇冲击着脑子。可是,教授和哲一直都胡乱遮掩,她只好把希望放在王斌身上,可现在又见不到他。

子珍心中隐隐感觉到这件事没这么简单,但是她又找不到充分的证据,她到底该信谁?

“大洋,今儿我们都到这份上,这件事你该让我明白了吧,死也得死个明白啊。”

“你说咱们会死吗?”

“我不知道。”

“好吧,这件事我就讲给你听。这要说起来可远了去了,别急让我想想,对,这得从战国时期得燕孝王说起。”大洋清了清嗓子。

这是一个传奇故事,这是爷爷讲给我的。早在战国时期,燕国第四十二任君主燕孝王,他是一个神秘的人物,在位只有三年,生辰不详,卒于公元前255年。

他身边有一个卜相,姓胡名柳,乃是大燕国相当当的占卜师。

燕国位于如今河北一代,倍受狄人侵扰,卜相胡柳建议,由东西两路建立长城防御,随被采纳。

公元253年,燕孝王在位一年,胡柳出海寻游,在渤海湾遇到一个已经死去的千年神龟,胡柳感慨神龟岁月浩荡,历经沧桑,也算一灵物,便将其安葬在海边,意料之外的是,竟然从屁股下掉出一个圆珠子,青绿青绿,非常亮,此圆珠及其圆润,胡柳将其带回,献给燕孝王。

此圆珠乃有神奇功效,带上它百毒不侵,据说燕孝王死的时候还是十三四岁的容颜。听说燕孝王有哮喘,最后带上这颗珠子的保护下,到死也没犯过。

燕孝王命这颗珠子名燕弦玉。

在卜相的意见下,将此珠子嵌入铠甲中,在大战狄人时燕孝王所向披靡。

燕孝王得此燕弦玉爱不释手,可惜天命难为,燕孝王一觉睡着再也没醒来。

卜相根据燕王生前所言,为自己建一座秘密的陵寝,将此燕弦玉好好保存在陵墓中。卜相胡柳命三万壮丁,耗时一年,终于建造了一座庞大而又神秘的陵寝。

在胡柳建造好陵寝时,终于一病不起,他临终前的最后一次占卜,预示到此古墓终会被揭开。胡柳家族世代相传,保守这个家族秘密,直到康熙年间。

东汉末年,曹操不知从何而打听到燕弦玉的消息,便打了一辈子的主意,可是到死也没有找到。曹丕子承父业,最终还是没找到。

摸金校尉是每个行内人熟悉的名字,基本每个****的年代都会有这样一直政治控制的摸金校尉,为的就是发丘掘墓,用来充当军饷。

曹操的摸金校尉只是将以前的掘墓者规范化,政治化。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组织,却不知道他们是的配备。摸金校尉,一行总人数不计,但其中有三大头领,划分规范,操作有序。

他们分堪舆师,发丘师,占卜师。

堪舆师,利用风水法理推敲墓的具体位置及其墓葬的规格,使其掘墓具体化,利益最大化。

发丘师,俗称发丘校尉,很多墓葬的排列,机关,都是发丘师所要了解的,他们进行规划之后,需要计划最好的进墓方案,摸清楚墓葬的机关。如果是大军团盗墓,发丘师的责任更大,如果稍不小心,则墓毁人忘。

占卜师,很多人觉得这个配备是多余的,其实内行里面,占卜师则是更加不可缺少的职业。所谓有命赚,不一定有命花。

古代人都相信生死轮回之事,并且风水中也讲究荡气回肠,一生一灭的道理。占卜师不是单纯的卜筮结果,而是来确定墓葬的龙气是否存在,龙气存在的墓葬一般是不能动,有可能由此惹祸上身,祸国殃民。

就比如说项羽当年破城而入,攻入咸阳,先烧阿房宫,后砸秦皇墓,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秦皇墓的龙气尚存,如此做来只能自减寿命。这不,历史到那里摆着,被小混混刘邦给收拾了。

所以,占卜师的存在就是确定墓葬的背景。

说这么多,曹操组织的摸金校尉寻遍大江南北,从昆仑主脉找起,再跨祁连,后到秦岭,最后到了长白山,可是毫无燕王古墓的消息。

到了曹丕也一样,曹丕更加将摸金校尉的规模夸大,可是整整六十年,连个渣滓都没找到。

历史文献中对燕孝王的记载更加是少之又少,很多人都不认为这样的东西的存在。再到后来就断了线索。康熙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园1696年,北京城内非常繁华。三个人在北京城门外同时头抬起来看了看北京两个大字,给同旁的人说了句,“咱们到了。”

三个人,都戴着斗笠,一身黑色的戎装,穿插在这当时最时尚的京城,难免回头率比较高。

“我们进去喝杯茶歇歇吧。”一个男子张嘴了。

“走。”随即三人进入了永福茶坊。“老板,来一壶红茶。”这么热的天,喝喝红茶也好。

三人将斗笠放下,这其中还有一位妙龄少女,长的真是如花似玉,不过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莫名的气息,使得一般人不敢上前搭讪。

“哥,你说黄爷请咱们来做什么呢?”姑娘开口问了句。

“这个哥也说不准,听天由命吧。黄爷请咱们这么远前来,可能一定有重要的事办。”

“哦。”

“唉,老八,咱们何时去见黄爷?”

“那也得吃饱喝足,洗澡换衣服吧,总不能这样去吧。”

“那咱们赶快,黄爷等咱们一定等的着急了。”

说罢,三人给了小二钱,转身离去。

此时,从门走进来一位身高低小,但又肥头大耳的汉子,手中拿着折扇,后面跟随几个侍从,耀武扬威。

店小二冲上去打招呼,“靳爷,今儿来我们小店,小店可真是蓬荜生辉,快请上座。”

“哈哈哈,说的好,赏。”这靳爷出手果然大方。店里的人纷纷起身与靳爷打招呼。

“今儿靳爷高兴,全场的茶水算靳爷的。哈哈哈。”

“谢靳爷。”客人们齐声高呼。

靳爷这个人,可是京城响当当的人物,真正的富二代。此人游手好闲,到处惹事生非,他要想做的事情,还真没有办不成的。

这三人理都没理这个什么靳爷,插过靳爷的身子,走了出去。

“站住。”靳爷发现这三人。随即,侍从拦住了这三人。

“怎么,见了靳爷爷不打声招呼。”

小二感觉上来打圆场,“这是外来的,没见过世面,靳爷您别和他们一般计较,快上座。”一脚踹在小二肚子上,疼的小二嗷嗷直叫,“你算什么东西,靳爷的事你管的着吗?”

“说,从哪里来的。”靳爷高傲的声调质问这三人。

老八赶紧上前答道,他现在最重要的是黄爷的事情,没工夫和这帮人较劲。“小的三人来自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