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全文阅读 > 第8章 做事不主动,你是老板他妈吗?

第8章 做事不主动,你是老板他妈吗?


  我记得当时有个好姐妹儿给我推荐了一个出版人,他和我侃大山聊了半个晚上,又是扯愿景又是说策略的。最后我很直接地说,我去了他能给多少钱。他报出了基本工资1800元的待遇,我转身就走,一点面子都不给。

  在你还特别穷,而且还没有任何成绩和起色的时候,拿到手的那点银子其实很重要。所谓“人穷志短”,并不是损人,而是因为太穷只能看得见眼前的利益,因为交不起房租吃不上饭,还谈什么理想?

  坦白说,虽然工作十年了,但是我真的没面试过几次!

  这多多少少和我过于随性的性格有关,很多工作都是源于朋友的推荐,正儿八经的面试我几乎都没遭遇过几次。

  每次看到有人说起面试的种种苦恼和困惑,我就觉得要不要把自己印象里第一次的面试经历和大家说说,那一次面试改变了我的生活,后来被我称之为“人生里重要的转折点”。

  那是一份广告公司的工作。川叔在没进广告公司之前是一个图书编辑。

  那时候正好上一家公司经营不善要倒闭,也因为我年少无知,无法心平气和地面对整天碎碎念的老板,终于在某一个加班的晚上被老板念叨烦了,于是使劲拍了桌子,把领导吓了好大一跳!闹僵之后就有了辞职的打算。

  我后来听别人说,有人离职的时候甩领导一个耳光,我当时觉得特羡慕和解气!

  图书编辑因为门槛很低,所以只要是圈子里的朋友介绍就都可以去。

  反正编辑的薪水在当时普遍偏低,基本都是2000多块钱,小书商都是很抠门的。

  我记得当时有个好姐妹儿给我推荐了一个出版人,他和我侃大山聊了半个晚上,又是扯愿景又是说策略的。最后我很直接地说,我去了他能给多少钱。

  他报出了基本工资1800元的待遇,我转身就走,一点面子都不给。

  在你还特别穷,而且还没有任何成绩和起色的时候,拿到手的那点银子其实很重要。

  所谓“人穷志短”,并不是损人,而是因为太穷只能看得见眼前的利益,因为交不起房租吃不上饭,还谈什么理想?

  后来托一位好姐姐的洪福,我有幸去做了某位歌手的宣传。当年采访她,因为采访稿写得极好而被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当年她发EP(迷你专辑)缺少宣传,我就被拉过去充当小弟,每个月拿三千块,发稿子上通告还有提成。

  坦白说那位歌手在当年我以为是已经无法东山再起,直到若干年后在某个非常红的歌手比赛的节目里看到她,差点当场泪奔……不过当年哪能预料到她日后会有这样的翻身仗,所以当时推荐真的很辛苦,而且心里明白这一定不是长久之计,也权当是一个过渡吧。

  我能去广告公司,这要感谢我的好友小天,如果不是他当年悉心指导,大棒加榜样地推动我,估计以我软弱的个性可能至今都还在徘徊中。

  那时候因为上班很清闲,所以小天总是没事儿约我出来聊天,听说我在物色下一份工作,就提起朋友圈里有位好友的公司貌似在招人。我就应付着答应,坦白说当时真的没太听进去,一来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二来开口求人这种事在当年的我看来,还是非常抹不开面子的。

  总之呢,这事儿回头我在QQ上问了一句,之后就没了下文。

  隔几天小天找我吃饭,就问工作如何,我就说和对方说了一下,后来就没什么下文了。小天听了立刻纠正我:“这是你求人家办事,你自己不主动点,等着别人开口通知你吗?而且这位朋友大家又认识,你干吗还觉得拉不下来脸呢?”

  小天是典型的行动派,在当年就已经是一家五百强企业的经理,当年还没有“土豪”这个词儿,换作今日估计我要赶紧下跪求土豪和我做朋友。

  小天当着我的面儿,二话不说直接拨通了对方的手机,帮我去询问进展情况,结果对方说,刚好部门负责人在,如果方便下午可以过去聊聊,于是小天就在电话里把这个面试敲定了。

  我当时还一个劲支支吾吾地说:我还没吃饭啊,还没什么准备啊,这么去是不是太突然了啊!

  小天倒是很大度地说:“你不是简历发过去了吗?作品什么的都有吧?没带的话回去取了立刻去,吃饭什么时候吃不行啊?少一口不会死人,但是错过了机会就会错过很多!”

  说完就把我往外推。

  我边走边说,但是我真的不懂广告怎么办啊!

  不懂你就笑,没人会反感会笑的人。这是我出门前听到小天送给我的最后一句话。

  当面试我的部门总经理一脸讳莫如深地看着我,我就自动地满脸堆笑了起来,在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经理和我介绍了一下公司情况,带我参观了一些公司的成果,坦白说这个阶段我基本一句话都没说,因为完全不懂啊。

  我就记得小天告诉我的,要笑!

  所以从头到尾我都保持了明媚灿烂的笑容,以至于出门的时候脸都和打了肉毒一样僵到不行。

  面试完之后我就打电话给小天,汇报面试情况。

  小天告诉我,反正有熟人在公司里,要我多和对方保持联络,这样才能随时知道动向。

  大概没多久,那位朋友就告诉我,最近可能要二面。

  果不其然,晚上就接到了二面的电话通知。

  二面核心内容就是谈工资。

  这点我完全没经验,对我来说要个三千就够了吧?

  小天说,工资这个东西,你如果不要高了,你依旧会把这个当作和之前的工作一样不重视,那么一旦遇到挫折、打击、困难,你依旧不会去珍惜这份工作。所以如果工资高一点对你来说是一个动力的话,那么要多一点也不是坏事。

  之后他又连忙给那位广告公司的朋友打了电话,了解到我的直属领导的薪水大概是一万,那么要五千块应该算是比较合理。

  五千!天啊!这在我当时看来几乎是天大的玩笑啊!

  但是小天觉得没问题,我就壮着胆子去了。

  当HR开始问我“你之前的工资大概多少”时,我就按照定好的说,大概在4500左右。

  之后HR问:“那是税前还是税后呢?我们这里是上五险一金的。”

  我当时就有点没底气地说,是税前。

  之后HR继续说,这里是13个月的薪水,年底会发双薪,此外还有年终奖。

  当时我的内心独白是:啊!这么好!那4500也可以啊!看吧!其实我当时真的是个软蛋!

  HR让我回去等消息。

  我出门就打电话问小天:这个数是不是要多了啊?

  也许是年终奖的诱惑?也许是一辈子都没拿过的年底双薪?总之当时就觉得好想去这家公司啊!少开五百也可以啊!

  小天说他在出差,回头等他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等待的三天可以说是人生里最漫长的时间。

  小天从外地出差回来,拉着行李箱就约我喝茶,之后对我说每个人面试,企业都会权衡一下,不可能面试一个就决定录用,所以等待是一个彼此需要缓冲的过程,他也透过那位朋友打听了一下,这阶段的确还有一个人去面试过,但是效果并不好,所以我还是很有希望的。

  在小天的言传身教下,我发了一个短信给面试我的领导,内容的大意是说,虽然我这边还需要做工作交接,但是一些文字加工的事情,我可以先着手开始熟悉起来。

  这种言辞恳切的理由,表达了极大的诚意。

  这是没有经验的我想破头都问不出的,估计我只会问:那工作行不行?不行我找别家了。

  关于工作交接的问题,当时小天告诉我,必须要说需要一周,哪怕你没什么可交接。一来是要树立你负责任的形象,二来也是给自己一个头脑降温的过程,也顺带给自己多一些的机会。

  这个短信得到的回复是:部门经理说他在出差,回去应该就可以敲定。

  两天后,我得到了可以入职的通知。

  小天从外地回来那天,我们在茶楼里喝茶,我看着他脚边的行李箱,突然问了一句:“其实我现在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帮我?”

  他说:“因为我觉得你很有才华,只是你一直看不到你自己的闪光点,我觉得你以后会很优秀,这样万一将来我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你就可以帮我啦!其实我只是在帮未来的自己而已。”

  这句多少有些窝心的宽慰,成了我后来面对工作困难、瓶颈,甚至到崩溃边缘的时候唯一的慰藉。我希望成为优秀的人,为了可以将来有机会帮到你。

  这个愿望成了后来我向上晋升的一个理由。

  虽然时至今日,小天依旧如坐上私人飞机的土豪一般,“高大上”得追不到,但是我依旧心存感恩,谢谢他当年如此教我。

  这或许也是我希望写下这些年职场感悟的一个小小的初衷。

  希望这些文字可以帮到别人,哪怕一点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