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喀拉布风暴全文阅读 > 第4章

第4章


  孟凯清清楚楚地记得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那天,他和叶海亚在绿洲郊外的白桦林里照相野餐,然后凝望白桦树上的一双双眼睛。白杨树和白桦树都有一双双美丽的大眼睛,白桦树的眼睛更迷人,中亚腹地的姑娘们决定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解下纱巾牢牢地扎在树眼睛上,表示彼此不再看别人,彼此的形象沉在了另一双眼睛的深处。心灵的眼睛睁开了,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孟凯相信那个美妙的瞬间。孟凯还记得他们坐长途班车去乌鲁木齐报到时,车子跑了一天一夜,他们彼此靠在一起,叶海亚的白胳膊芳香无比。夜宿呼图壁,典型的途中小旅馆,脏乱差,司机们总是把客人拉到这种戈壁小店,跟店老板们合伙宰客人。热恋中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揪片子拉条子抓饭赛过山珍海味。饭后客人们打牌的赌钱的看电视的,都聚在房子里。半人高的土坯墙外边是光秃秃的大戈壁,戈壁太大了,大得让人发慌,也让天上的月亮不得安宁,月亮就落在戈壁滩上跟兔子一样又蹦又跳。

  两个热恋的人离开小旅店,越走越远,小旅店的灯光都变小了,很快就跟乌伊公路上的车灯混在一起。车灯跟河流一样奔向远方。两颗年轻的心一点一点大起来,两个人紧张得要命,那是他们相恋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拥抱,身体都消失了,两颗火热的心跟兔子一样跳跃着,戈壁上的石头跟着一起跳,戈壁上的石头都流汗了,是那种饱满稠厚带着胶质的汗,就像给石头上了釉子,在月光下闪闪发亮,整个戈壁成了月光的海洋。叶海亚那么苗条那么结实那么富有弹性,就像激流中的鱼,拥抱了这条鱼才知道鱼有多么矫健,鱼有多么强的生命力,周围的石头都游动起来了……多少年以后,孟凯查阅有关资料,地质学家告诉我们:新疆大漠曾经是海洋,海水退走,鱼群留下来变成石油,石油上边覆盖的沙石就是大鱼身上的鳞。

  此时此刻他们就躺在闪闪发光的鱼鳞上,他们再次拥抱,再次燃烧。当司机表哥反复追问时,借着酒劲孟凯实话实说:他们确确实实仅限于拥抱,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抱紧我抱紧我,彼此鼓励,抱紧!抱紧!紧紧抱在一起。青春就这么冲动就这么有力而又盲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少男少女们彼此热恋到顶峰状态也就是这种样子。他们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他们就在拥抱中走向高潮,他们就成了一排排巨浪汹涌起伏,身下的石头也是滚烫的,他们跟鱼一样向前滚动时,也带动了石头,更要命的是他们唤醒了石头遥远的海洋记忆,石头们就加入鱼的行列……准噶尔盆地总是在恋人们激情澎湃的时候显出原形,汪洋一片,淹没月亮淹没星星,恋人们从鱼变成鲸……海水退去,石头一尘不染,胶质状的一层漆皮,鱼鳞一样亮光闪闪。司机表哥抱怨他缺心眼;晚上,戈壁滩,趁机把那事干了,一了百了,女人有了这种事,就死心塌地跟定你啦。孟凯实话实说:“她就像一条鱼,让鱼死心塌地不是把鱼往岸上撂嘛。”司机表哥都跳起来了:“把鱼不往岸上撂不往网里装不往钩上钓,跟你一样抓在手里抓那么一会儿再放进水里,你有病啊你?”孟凯记得清清楚楚:那个美妙的夜晚,大戈壁可不是一条河一条江,大戈壁成了真正的海洋。孟凯有必要纠正司机表哥:“是水不错,是望不到边的海水,那么大的水,浪比山还高。”司机表哥就笑:“我的傻兄弟,你中暑啦,说胡话呢。”

  准噶尔盆地的戈壁跟真正的大海一样一个浪头就把热恋的一对男女卷上岸,他们都不知道怎么穿过戈壁的,小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叶海亚还有点羞涩,他们在院子里分手,走进各自的房间。路上野店,都是三五个人一间房间,凑合对付一夜明天就到乌鲁木齐了,大家都想着乌鲁木齐。

  在乌鲁木齐的四年,他们就没好好学习,每门功课只求六十分及格,四年大学上得轻松浪漫。每个周末就是两人大联欢。他们跟同学也很少交往,大地上就他们两个人。那时电影院还相当热闹。那时大学还是公费,工薪阶层的父母供孩子上学只花个生活费,双方父母给他们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同学们羡慕得要死,那真是他们的美好岁月。

  离开校园,回到精河不到三年,叶海亚就开辟第二战场,重新辉煌,孟凯坠入黑暗。孟凯都听见自己的唏嘘声了。在夜晚,在梦中,唏嘘声清晰,哀婉,忧伤,眼角渗出的泪水冰冷烁亮。还是那个月亮,一路追踪而来,穿过戈壁沙漠,到绿洲上空就从兔子变成狮子从鱼变成蓝鲸;整个夜空都是神秘的一片蓝色,长满草木和庄稼的绿洲就蓝得有些怪异,充满无数个精灵,让那些忧伤的人泪水涟涟,唏嘘不断。司机表哥就嘲笑他:“戈壁滩不动手,乌鲁木齐四年呀,机会多得不得了,都不动手,不是你脑子有毛病就是叶海亚太狡猾。”

  乌鲁木齐四年,他们有许多机会,大街小巷,校园的林带草地,更要命的是礼拜天的宿舍里,同学们会知趣地离开给他们提供方便,他们就挤在一张床上听音乐聊天,不断地插进时间不等的接吻拥抱抚摸,然后就继续听音乐聊天。孟凯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借口上厕所,用凉水冲一冲,冷静冷静,勃起的裆部恢复平静,再回去。叶海亚也会在中间去上厕所,叶海亚有没有他这种情况?他压根就不会往那方面想。叶海亚热情又内敛,美得一塌糊涂,他不会把邪念以及乌七八糟的事往叶海亚身上想。司机表哥就瞪大眼睛:“你知道叶海亚现在在干什么?跟那个坏小子骑着骆驼在沙窝窝里做你应该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做的事情,你明白吗?我的傻兄弟!”放骆驼的汉子也告诉他:在沙漠里过夜有好多办法,最舒服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在沙地上挖一个坑,在坑里点一堆火,再用细沙盖住灰烬躺进去,热乎乎的细沙子哎,跟天鹅绒一样跟绸缎一样。放驼人眯上眼睛回味大漠沙床的美妙。司机表哥都听得目瞪口呆。此时此刻,那一对幸福的人就在沙坑里热浪滚滚。蓝天就盖在他们身上。他和司机表哥开着车子在沙漠过夜的时候才知道天空会蓝成这种样子,是那种深邃的充满梦幻色彩的蓝。他小声问自己:这么蓝的天,就在身边,怎么现在才发现呢?他在问自己,也把司机表哥给问住了。

  兄弟俩进入沙漠两个礼拜,每天晚上都在车里过夜,放驼人的话让他们心头一怔,他们钻出车子,坐在沙丘上抽烟,一根接一根抽,不说话,就抽烟,嘴巴都抽麻了,吐出的烟团在蓝汪汪的夜空飘得很远很远。孟凯起身去弄柴火,司机表哥制止了他,司机表哥抓紧他的手不放,司机表哥宁肯陪他在沙丘上坐一夜也不会让他仿效放驼人的法子,在沙坑里点一堆火,在火灰上铺沙子,在沙床上躺一夜。司机表哥不说话,就抓紧他的手。事实证明司机表哥是对的。他真要躺在热乎乎的沙床上他这辈子就起不来啦。

  孟凯是被沙漠深处飘荡而来的浓烈的红柳的芳香唤醒的。孟凯注定要受这些沙漠植物的折磨。梭梭之后肯定是红柳,它们都是沙漠里的灌木,一棵树就形成一个丘陵似的沙包,红柳的力量一点也不弱于梭梭,要命的是红柳的形象,怎么看都像是少女脸上羞涩的红晕,散发出意味深长的幽香。红柳的花朵是粉状的,如梦如幻飘浮在婆娑迷离的树冠上,那种美艳让人无法正面迎视。我们之所以把红柳放在梭梭后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孟凯备受打击的心灵无法进入红柳的世界。他跟叶海亚如胶似漆的日子里,来往精河与乌鲁木齐的路上,孟凯也只能无限敬仰地凝视着乌伊公路两边沙丘上红扑扑的红柳。大漠风吹来的红柳的芳香跟身边叶海亚的少女气息混在一起,更加浓烈更加让人战栗。红柳的这股子芳香给叶海亚增添了无限魅力,这也是孟凯不敢放肆的原因之一。其实孟凯是自己吓自己,他显然把沙枣的幽香跟红柳弄混了。

  进入八月,气温越来越高,红柳的香味更加浓烈,大漠瀚海涨潮了似的,红柳的气息连同沙浪一起冲向绿洲。八月的绿洲,果瓜熟透了,糖分就渗出来了,空气黏糊糊,红柳的芳香从沙漠深处奔腾而来,一下子就带动起西瓜甜瓜哈密瓜白兰瓜苹果梨子葡萄们的香气,形成滚滚洪流铺天盖地弥漫绿洲。孟凯在房子里待不住了。他在街上逛来逛去,精河县城就那么几条街道,站在大街上就能看见远处的沙丘。此时此刻,那两个幸福的人已经不是鱼了,他们成了骆驼,只有骆驼才会吃掉红柳梭梭骆驼刺,皮绳一样结实的芨芨草都能咽下去。

  他们已经在沙窝窝里一个多月了。他们度完了蜜月还不想出来。

  孟凯掰指头算,算来算去都是整整一个月。三十一天,不多不少。七月是大月,八月也是大月。七八两月让烈日焊在一起了,都是太阳干的好事。太阳烧起来就没完没了。太阳从东方的大海升起来,东方是清爽的,太阳就走得快,到了西域瀚海,才是真正的海,太阳大了几十倍,太阳就把时间拉长了,就把七月八月整在一起,都是三十一天。他们把自己当成太阳了,过完一个大月,还要持续一个大月。孟凯就在大街上捶大腿,唉声叹气。马上有人劝他:想开点,别气坏了身子。有人给他西瓜有人给他饮料。边疆小城就几万人,几乎没有陌生人,也没有什么秘密。早在一个月前叶海亚跟张子鱼领了结婚证,小城的人们就开始议论。也就议论了两礼拜。领结婚证的时候正好是假期,大家都以为新郎新娘旅行结婚去了。

  只有孟凯和司机表哥知道沙漠里的秘密。放驼人又不是城里人,放驼人就把故事讲给牧场的人,牧场的歌手会编成歌谣,跟古老的爱情故事连成一片,那才是真正的大海,分不清年代,分不清民族,分不清地域,甚至会传到阿拉套山那边,传到阿拉湖传到巴尔哈什湖传到乌拉尔山。放驼人有这本领,歌手们有这本领。而故事的发源地精河县城知道这秘密的不超过四个人。承受痛苦的只有孟凯一个。孟凯不能拒绝大家的好意,孟凯吃掉西瓜,饮料可以慢慢喝,喝不完也不要紧,可以送给别人,瓜必须吃掉,瓜是杀开的,很新鲜,孟凯吃得很仔细,都啃到瓜皮了。送他瓜的老头是个退休职工,在郊外开有自己的菜园子和瓜地。老头告诉孟凯:“这是沙地里种的瓜,上了油渣羊粪苦豆子,不卖,自己吃。”孟凯已经吃到肚子里了,才想起来吃的是沙瓤瓜,又粉又甜,瓜汁跟胶一样糖分很足,手上有,嘴巴上有,舌头上也有,肠胃里的更清晰。孟凯回味着沙瓤瓜,孟凯就把西瓜跟沙漠混在一起。沙地里不但长西瓜还长花生洋芋和红薯。他们在沙漠里已经四十天了,看样子要待到八月底开学时才出来,谁都知道两个多月就能长一茬菜,尤其是夏秋季节,万物长势凶猛,生命力旺盛。两个新婚男女不去大城市,也不待家里,把整个瀚海当新房了。沙漠都散发出芳香了。沙漠都站起来了,谁都知道沙漠站起来就遮天蔽日黑天昏地,这就是中亚腹地常见的黑沙暴,另一个可怕的名字叫喀拉布风暴。

  喀拉布风暴冬带冰雪夏带沙石,所到之处,大地成为雅丹,人陷入爱情,鸟儿折翅而亡,幸存者衔泥垒窝,胡杨和雅丹成为行走的骆驼。

  无论是穿短袖还是长袖,叶海亚身上的幽香是永远不变的。不是化妆品,是女人身上特有的天然芳香,而且随着季节不断变化,春天是沙枣香,夏秋是红柳香,冬天竟然是火热的玫瑰香。孟凯常常迷醉在叶海亚变幻莫测的阵阵芳香里。

  孟凯再也不能回避那首要命的《燕子》了,孟凯就追问那个哈萨克老教师,老人就告诉他:“那是哈萨克人转场时唱的,他们从阿尔泰山转到天山,又从天山转到阿尔泰,从喀纳斯湖转到艾比湖赛里木湖,他们就唱《燕子》,有燕子就有女人,有女人就有家,就这么简单。”

  老人凝视着孟凯,孟凯再也不躲避了,孟凯再也不垂头丧气了,孟凯的眼睛再也不游移不定了,孟凯无限期待地迎着老人的目光,老人就告诉他:“小伙子去找你的燕子吧,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燕子。”

  这才是孟凯最难受的时刻,这个时刻他才明白叶海亚已经不属于他了。一股神奇的力量迫使他十分艰难地唱起那首忧伤的《燕子》,多少年后孟凯才明白那是真正的燕子,可他再也唱不出当初的味道了,连他自己都忘掉了当初在精河县城的大街上,老人安慰他以后,他就唱起古老的《燕子》。其实是在心里唱。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满脸庄重、沉默不语的人,走得很快。返回家里,快步上楼。舅舅舅妈司机表哥都大吃一惊。孟凯已经蔫了一个多月了,大家都习惯了慢腾腾懒洋洋的孟凯,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野小子就让叶海亚改造成一个斯斯文文的书生,大家又看到了那个遥远的孟凯。舅妈担心死了:“他旧病复发啦。”舅舅告诉舅妈:“都参加工作了,不会再当野小子,动作敏捷而已。”科长舅舅最后那个“而已”让舅妈心服口服。舅妈当初就因为舅舅一口新名词才嫁给他的。舅舅总是及时吸收新词汇保持男人魅力。

  孟凯在房子里翻资料呢,清醒过来的孟凯敏锐地发现《新疆植物志》里缺几页图片,就是有关肉苁蓉和锁阳的。孟凯不会怀疑家里人。孟凯找出发票连同书一起带到新华书店,票据显示是一个多月前的新书、新崭崭的,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读者拼命看才能看到二百八十五页,五百多页的书呢。“科技书又不是小说,我刚刚看到这里。”清醒过来的孟凯理智而狡诈,书店经理都来了,一致认定是某一个不道德的顾客偷干的,书店图书馆经常发生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