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徐才厚这只党内“大老虎”的落马,党政军密集表态,反腐声势再现高潮
6月30日,星期一,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前夕,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被开除党籍,其所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问题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南都网在梳理了今年上半年打下的15只“老虎”后,以略带顽皮的口吻说,6月,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起点,也是中国政坛“大老虎”落马的爆发月。纵观媒体公开报道,毋庸置疑,即使世界杯都抢不走中纪委的头条。
随着徐才厚这只党内“大老虎”的落马,党政军密集表态,反腐声势再现高潮。
时机:6月30日
“‘七一’建党93周年前夕,中央公布这个决定,或许具有特殊的含义,发人深省,值得深思。”新华网刊发署名国平的评论文章时如此解读公布时机的选择。
而人民网刊发的时评,则显示出对中纪委反腐的乐观态度,认为6月30日公布相关情况,不仅否定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的“反腐规律”,更是传递了反腐的决心和态度。
“‘周一也打老虎’,让反腐败工作走出了所谓的‘时间规律’。中纪委公布反腐败消息,无论是打老虎还是拍苍蝇,并不是刻意看黄历、择日子,而是什么时候核实了就什么时候公布。”
级别:军方落马最大“老虎”
鲜明指出徐才厚为十八大后军方落马最大“老虎”的是京华时报。“徐才厚现年71岁,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目前,他是十八大以来,军方落马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
而题为“打老虎,刑要上大夫”和“官员级别不是腐败护身符”的人民日报两则微评,也体现出对徐才厚级别的强调:
“身份不是特权象征,反腐不避官阶大小,谁都不能心存‘刑不上大夫’的侥幸。”
“曾经权倾朝野,一朝身陷囹圄,百姓喜大普奔,官员更应警醒:不是级别越高就越安全,更不是到了一定级别就能进保险箱。‘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逻辑并不存在,谁贪污腐败,天涯海角也要抓起来!”
解放军报的评论,则鲜明指出对中高级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反思,“个人的违法乱纪行为无疑会对军队建设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违法乱纪危害更大。”
反腐:军队不能豁免
7月2日,四总部和各军区对徐才厚的落马在解放军报集体表态,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广大官兵表示,要以徐才厚严重违纪问题为反面教材,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剑指军队“老虎”,也体现出共产党对腐败的零容忍。人民网刊发文章指出,原本极其神秘化、高度敏感化的军队反腐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化、全息化图景进入国人视线。解放军报评论文章指出,“党内不允许有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的‘特殊党员’。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就会受到严厉惩处。”
在一篇被众多媒体放于头版的评论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把反腐败斗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腐败现象决不姑息,对腐败分子决不手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反腐主力军中纪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新华网评论将近一年多来的反腐力度和效率界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从十八大闭幕不久揪出李春城,到今天对徐、蒋、李、王立案调查,在一年多时间里,依法惩处数十起大案要案。被查处的涉案官员层级之高,密度之大,涉面之广,信息披露之迅捷透明,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认为,徐才厚的落马标志着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败“打老虎”战役又取得了重要的新进展。徐才厚被查办,将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军队系统不再成为反腐败的特殊受“保护地”,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宣示的“坚决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又向前挺进了一大步。
效率:“秒杀”式反腐
徐才厚从3月15日接受调查,到6月30日开除党籍,总共三个半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辛向阳表示,这正是十八大之后反腐案件查办的一个新特点,只要抓住线索,用最短的时间调查清楚,体现了反腐的效率和效能。
法制日报的评论文章则集中论述了这种“秒杀”式反腐: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给腐败分子以精准的打击,让其来不及进行权力的勾兑。徐才厚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虽然之前坊间对他的腐败行为已有传言,但是短短三个半月的调查时间,对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已属罕见。
这种“秒杀”式反腐在以往反腐斗争中很少见,往往是纪委还没开始立案,当事人就已经行动起来,要么串供,要么毁灭证据,要么打击报复举报人,要么潜逃国外,反腐成了一场打草惊蛇的游戏,即使不是游戏,而是动了真格的,那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从技术上讲,严格把握反腐的时间和时机是反腐成功最有力的武器。
反思:虎患如何成灾
光明网评论员在高度赞扬反腐成绩的同时,也对现有反腐压力做出反思,尤其是这些大老虎在由人变虎、由小老虎变大老虎的过程中,官职步步高升,成为手握重权的官员,他们不是被随机挑选出来的,而是按照一系列堪称严格而繁复的组织程序产生出来的,且都经过了严格的官员升迁考察程序,都经过了组织部门重重道道审查,“如此多官员贪腐、如此多高官落马,这显然已经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产生官员的组织程序与过程出了问题。”评论文章的标题为《从李春城到徐才厚:虎患成灾当反思》。
党建专家黄苇町认为,能不能“抓老虎”,体现中共反腐的决心,因为位高权重的官员贪腐案件关系更复杂,查办阻力更大。但也不能忽略“拍苍蝇”的作用。“有老虎的地方,容易滋生苍蝇。苍蝇多的地方,容易出老虎。他们往往有着紧密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输送关系,只有两者一起打,才能破解它们的共生关系,赢得群众的信任。”他说。
反腐不是最终目的,全面改善管理,不断深化改革才是未来的出路。7月1日,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刘源在《求是》刊文称,对丧失党员条件的及时进行组织处置,对道德败坏、蜕化变质的坚决清除出党,并提醒党员需要时刻铭记“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