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聚焦:决定你企业的未来全文阅读 > 第26章 缩小经营范围(2)

第26章 缩小经营范围(2)


  佰德电脑根据家用特点包装电脑产品。它是首家销售带有内置CD-RM驱动器和音箱的个人电脑,便于客户运行具有丰富声音和图像的多媒体程序。佰德电脑有各种预装软件,而领航员(Navitatr)浏览器由于使个人电脑变得更容易使用而获得好评。

  尽管电脑迷们因为奔腾(Pentium)芯片的算术错误而嘲笑它,佰德电脑却果断选择了奔腾(它是家用电脑用户听说过的唯一一种芯片),公司约一半产品使用了奔腾芯片。

  佰德电脑实现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产品可靠性和客户服务方面差强人意。《个人电脑世界》(PCWrld)对9.6万名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公司产品可靠性被评为“一般”,其客户服务在42个品牌中被评为“最差”。幸好佰德电脑主要市场是普通用户,而不是那些看电脑书籍的电脑迷。

  沛齐公司的故事

  沛齐公司(Paychex)在薪酬处理行业的经营方式与佰德电脑在电脑行业如出一辙。位于新泽西州罗斯兰德(Rseland,NewJersey)的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utmatedDataPrcessing,Inc.,ADP)是薪酬处理行业的奠基者和领导者,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但位于纽约州罗切斯特的沛齐公司是这个行业的后起之秀。

  沛齐公司在过去十年每年平均增长20%,几乎是其竞争对手ADP的两倍。ADP主要服务于大公司,相反,沛齐公司聚焦于小公司业务。潜在市场非常大。在1000万家美国企业中,98%的企业雇员不到200人,这就是沛齐公司所瞄准的市场。目前公司的年收入为2.24亿美元,净利润率12.5%。由于政府配合,薪酬处理行业有可能继续增长。近年来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税法方面做了400多项变更,雇主们每年需要填报的纳税申报单多达42种。

  轮胎业的聚焦

  相比薪酬处理这样快速增长的行业,聚焦在缓慢增长的行业同样有效。以轮胎行业为例,传统轮胎公司认为只有亏本卖给汽车公司,才能通过轮胎代理商培养出有利可图的轮胎更换业务。

  库珀轮胎橡胶公司(CperTire&Rubber)不这样看。库珀根本不参与原装轮胎市场竞争,但公司却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稳定增长。过去十年,公司收入增长了150%,净利润增长超过一倍。

  轮胎行业的特征其实也是很多行业的特征。每个行业都有一至两个全系列经营的领先企业(固特异和米其林)和许多像库珀那样有利可图的专业生产商。在泥泞的中间地带,是勉强盈利的公司,比如普利司通(Bridgestne)和费尔斯通(Firestne)。

  在泥泞的中间地带的公司应该做的,是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但积重难返,一旦公司已经成为全系列制造商,就几乎不可能让管理层转到专业制造商。“什么?放弃我们的一部分业务?”

  是的。商业成功的秘诀始于放弃。新公司常常迅速掌握这一秘诀。但公司一旦尝到了全系列的好处,“聚焦”就好像是退步。

  或许这是一个自我意识问题。现任管理层一般不愿降低销售收入,但新任的管理层却常常有决心采取必要的削减措施。

  销售渠道的聚焦

  “全系列”这一说法可能用词不当。成功需要聚焦,这一目标有时可以通过全系列经营实现,但仍然需要在其他领域作出放弃。销售就是这样一个领域。

  捷威电脑和戴尔电脑两家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举足轻重,各占约5%的市场份额。两家公司都提供全系列产品,但它们放弃了销售网络和直销人员。它们的聚焦方式是直销,而销售渠道单一的两家公司实际上都非常赚钱。

  戴尔是首家聚焦于电脑直销的公司。戴尔使用佣金销售员通过公司免费电话每天24小时接受订单。通过消除零售价格环节,戴尔能够以低于IBM个人电脑40%的价格销售电脑,于是销量大增。

  但是戴尔也犯过很多错误,让自己失去聚焦。1988年,该公司增设了为大客户服务的销售部门。1990年戴尔允许软仓超市连锁(SftWarehuseSuperstres,现在的名称是电脑美国)以邮购价格销售它的电脑,从而进入了零售市场。

  1991年,戴尔与办公用品连锁供应商史泰博公司达成了一笔类似的交易。1993年,戴尔开始通过百思买的零售店销售个人电脑。1994年,戴尔突然转向,宣布不再由零售店销售。

  当戴尔在销售策略上举棋不定的时候,捷威电脑仍然聚焦于电话销售。现在,捷威电脑年收入已达20亿美元,与戴尔并驾齐驱。

  当那些领导地位(IBM、康柏、苹果和DEC)开始从事电话销售个人电脑,情况怎样?不怎么样。这些零售渠道的大品牌没有一家在直销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捷威和戴尔加起来拥有47%的邮购市场份额,在这项业务成熟之后,它们的市场份额可能还会增加。

  当聚焦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例如邮购),聚焦本身很快成为经营的动力。因为知识阶层的顾客更喜欢邮购,捷威和戴尔可以在高端电脑型号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此外,它们可以先接单后生产,不需要大量可能卖不掉的产品库存。(戴尔存货周转期仅为35天,而康柏是110天。)销售渠道单一常常被看成负面因素,实际上却是这些公司的聚焦优势和它们成功的原因。如果没有这种强大的聚焦优势,戴尔和捷威很可能会像1975年以来的无数家电脑公司那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安利与实耐宝

  另一家聚焦销售的公司是安利,其产品范围非常广:家具、行李箱、立体声音响系统、手表、百科全书、美容健身设备和家庭护理产品。这是一条失败之路,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安利拥有一套强大的聚焦优势。该公司是当今所谓“多层次直销”的开拓者。

  安利通过200多万名独立代表(称为直销员)在近60个国家销售产品。直销员的佣金不仅来自他们自己的销售收入,也来自他们所招募的直销员的销售收入。另一个销售成功案例是实耐宝联合公司(Snap-nIncrprated,前身是实耐宝工具)。1991年乔·约翰逊发明了可替换的扳手手柄和套筒。不过,让公司名扬天下的是斯坦顿·帕尔默和牛顿·塔伯两位销售员。

  他们两人开发出一种到客户那里展示实耐宝成套工具的销售模式。1921年帕尔默和塔伯买断约翰逊的原始投资者的全部股权,然后实耐宝开始建立公司独特的销售体系。

  如今,有5000多名实耐宝经纪人和特许经营者开着可步入的巨型厢式货车,满载工具穿行在美国公路上。实耐宝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成功的公司经常比不成功的公司能够更多受益于重新聚焦。成功的公司可能失去一次重大机遇,但失败的公司可能处于没有任何重组希望的无望境地。看看两个矿工。一个矿工在主矿脉边上挖掘,日子过得还不错。

  另一个矿工在贫瘠的地域挖掘并濒临破产。谁能通过重新聚焦策略获得最大收益?

  当然是成功的矿工。只要稍稍调整挖掘方向,就可以找到主矿脉发大财。失败矿工的处境没有希望。

  许多公司也同样如此。成功者觉得他们一切顺利,不需要调整。失败者却病急乱投医并失望地发现一切都于事无补。

  抵不住的扩张诱惑

  在推动公司创造奇迹方面,聚焦可以发挥的作用大于其他任何一种行动。但这并非易事。没有问题时不闻不问,出现问题时胡乱折腾,这种做法更有诱惑力。

  管理层应该做的,是找到一项有效的策略,然后将整个公司的力量聚焦于这项策略。

  以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威德默啤酒公司(WidmerBrewing)为例。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产品热销,公司每年增长50%~60%。你还需要别的吗?

  需要聚焦。威德默生产八种德国风味啤酒和桶装根汁汽水。但威德默70%的收入来自一种名为“美国原创哈佛维珍”(America’sriginalHefeweizen)的小麦啤酒。饮用这种色泽金黄、朦胧外观、口感强烈的威德默哈佛维珍是波特兰的风俗。搭配一片柠檬,哈佛维珍看起来与众不同,喝起来与众不同,的确与众不同。威德默公司就在主矿脉边上。

  威德默下一步的合理策略是放弃另外七种啤酒和根汁汽水,聚焦于哈佛维珍,然后在全美范围大量生产哈佛维珍啤酒。

  换句话说,从小市场分散经营变成大市场精准聚焦。美国的酒吧、餐厅和超市不可能准备太多德国风味啤酒,却可能推出一种独特和与众不同的“小麦啤酒”。

  但是威德默不大可能这样做。威德默的动力和多数美国公司的动力一样-增长优于聚焦,规模优于利润,多样化优于专业化。

  规模不等于成功

  规模不等于成功或利润。在雇员数量方面,美国邮政有70万人领工资,是美国最大的“公司”。过去十年,美国邮政的收入为3680亿美元,却亏损50亿美元。美国邮政资金成本低廉,还有垄断经营优势(如果让比尔·盖茨那样的自然垄断者经营美国邮政,他很可能赚到足够的利润来偿还大部分美国国债)。

  不断追求规模似乎控制了CE们的想象力。前美国财政部长维纳·迈克尔·布鲁门塔尔(W.MichaelBlumenthal)曾经领导过宝来公司,这是一家年收入50亿美元的电脑公司,不算太大。

  “在任何其他领域,宝来都应该算是一头大象,”布鲁门塔尔先生说,“但是在大型计算机领域,我们却是大象跟前的一只兔子。”因此,他渴望收购斯派里公司。

  在最初的拒绝之后,两家公司于1986年合并。那以后不久,合并后的公司更名为优利公司(UnisysCrpratin)。

  Unisys是“1+1=1.5”这种合并算法的最好案例。公司合并至今已经九年。合并以前,宝来公司在金融行业有着牢固的市场地位。即使到现在,优利公司仍然为世界前50大银行中的41家处理一半的支票。

  合并前九年,宝来公司总收入为295亿美元,总利润为19亿美元。

  合并后九年,优利公司(宝来加上斯派里)收入729亿美元,相当不错。但该公司在这九年中亏损4.94亿美元,太糟糕了。优利公司因此成为与美国邮政类似的公司。

  在优利公司发生的事情也发生在国际收割机公司(InternatinalHarvester)。40年前,国际收割机公司是全美第22大工业公司。远远超过排在第75位的卡特彼勒公司和排在第104位的迪尔公司(Deere&C.)。不过,国际收割机公司有三项基本业务:卡车、农业机械和建筑设备。

  国际收割机公司的竞争对手专业化程度高得多。卡特彼勒聚焦建筑,迪尔聚焦农业机械。

  今天,两家精准聚焦的公司远远超过如今名叫纳威司达(Navistar)的国际收割机公司。卡特彼勒收入140亿美元,迪尔收入90亿美元,而纳威司达公司仅50亿美元。

  此外,纳威司达公司在过去五年亏损5.79亿美元,而两家竞争对手都实现了盈利。

  泰森食品的聚焦

  管好自己的事情有好处。以泰森食品公司(TysnFds)为例,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鸡肉生产商,市场份额达18%。据公司董事长唐·泰森(DnTysn)说,他的一半客户希望由单一供应商提供所谓“盘子中央”蛋白质,包括鸡肉、牛肉、猪肉、鱼和火鸡。

  因此,1992年泰森食品以2.4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渔业上市公司-北极阿拉斯加公司(ArcticAlaska)。

  两年后,泰森食品注销了收购产生的2.14亿美元商誉,多数海产食品专家认为这是一场灾难。泰森食品还试图进入猪肉市场,在养猪和处理设施方面投资了1亿美元。

  然而,泰森食品3/4的收入和几乎全部利润都来自它核心的鸡肉业务。事实上,泰森食品是鸡肉行业的领导者,它的鸡肉出口占美国出口日本鸡肉的70%。它为麦当劳发明了麦乐鸡,为KFC发明了旋转式电热烤肉炉。

  正当美国快餐业走向世界之时,这些专业化的鸡肉产品呈现出巨大的潜力。过去几年,泰森食品的毛利率平均达19%,大约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为什么不聚焦于鸡肉产品?就是那个欺骗性的“盘子中央”策略,在会议室里听起来妙不可言,但在鸡笼里可能就显得不太高明。顾客经常说他们希望跟一个供应商采购所有东西。

  但是这种事情从来不会成功。问问IBM为什么客户不跟“蓝色巨人”(IBM的别称)购买全部电脑设备,他们可能很难解释。

  事实上,在潜在顾客说希望跟一个供应商采购所有东西时,他们经常会悄悄加一句,“一切都一样。”

  但一切绝对不一样。当你成为全系列供应商,你就不再是专业生产商。你就不再是“专家”。你就失去了大部分力量。

  今天泰森食品是鸡肉之王,是在质量、价格、服务和创新方面公认的行业领导者。但如果它成功变成一个全系列的盘子中央供应商,就会失去大部分的洞察力,它就只不过是又一家没有名气的蛋白质供应商。

  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