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决择大明之穿越1620全文阅读 > 第2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波(二)

第2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波(二)


  脑子不开窍的叶向高,败下阵来后,甩手而去,其他读书人一直都在旁边听着,面对这么能辩的徐子良,可没人再敢挑战他,也甩甩手去了聚贤楼,他们已经有了新的话题,那就是曾经的大明首辅,东林党魁‘惨败’的事。

  通过刚刚发生的事,卢象升更有信心也更坚定了,一切都看在眼里,除了收获了不少一文的铜币外,也已敢于自己解说了,因为徐子良现在才没空理他,咸鱼铺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来面试。

  因为前来应征的人实在太多,也就采用初试和复试,初试先简单甄别,复试再详加考察。

  小梅摆了张桌子在接待应征者,徐子良则坐在边上倾听指挥。

  “下一位。”

  “我叫耿业,今年三十四,应征掌柜,以前是饭店跑堂的……”

  “下一位。”

  “我叫铁牛,今年四十六,应征小二,我有的是力气,能扛一百八十斤……”

  ……

  “我叫苏光,今年十七了,应该小二,我没有经验……”

  “下一位。”

  “姐姐,我只说一句,我觉得做小二,最重要的是做好服务,让客人有种回家……”

  “下一位。”

  “漂亮的姐姐,舞刀的哥哥那么喜欢你,说明你是善良的人,就听我说完吧……”

  就在小梅再想打发苏光时,徐子良朝他招招手道:

  “小弟,过来一下!你把队伍整理一下,太乱了。”

  “是!老板,请问有纸笔吗?”苏光道。

  “你要纸笔做甚?”

  “老板,用小纸片,在上面做好标记,发给排队的人,这样就不会有人插队了。”

  哟!这小子有点脑子哈!后世的排号想给你想到了,便让人给了他纸笔。

  苏光并不会写字,撕成二十块纸片后,便用笔在纸片上画起来,徐子良也不说什么,看他能做出什么花样来,不一会,二十张纸片上,便画满了各种点和符号。

  “小弟,这怎么用啊?”

  苏光笑了笑道:“老板,这小圆点代表一,三角的代表五,大圆圈代表十。”

  徐子良没再说话,苏光便拿着小纸片给排队的人派发去了:

  “各位,为了防止有人插队,拿好手中的纸片,没有纸片算插队,要重新排队,记住了啊!”

  发完纸片后,苏光并没闲下来,而是来到咸鱼铺,搬了些凳子放在铺子前,再把队伍中的老者扶过来,让老人家坐着等候。

  “想不到,一个咸鱼铺能想的这么周到,真不错!”

  “是啊!这就是社会的进步啊!”

  两位老者在评论着,很满意!

  徐子良当然也是很满意,点点头,见还有这么老的人来应征,不免好奇,他们是应征什么呢?是老农?就走过去询问。

  “两位老先生,辛苦了!我这咸鱼铺管事的,不知你们两位相中什么职位呀?”

  被徐子良这么一问,两位老者有点尴尬,不好意思了,顿了一下才道:

  “小兄弟,实不相满,老朽并不是来应征,只是想来看看,在你们看来,老朽是否属行业精英!”

  哦!这样说来,想必这两位老人家,定是有什么绝活咯!民间绝活自古就挺多的,看看也无妨,自己也不一定用的上!徐子良便道:

  “哦!老先生,不知您从事哪个行业啊?”

  老者没有回答,而是递给徐子良一本书,接过书看了下,《外科正宗》作者陈实功,后世历史知识涉猎不多,知道比较多的是那些英雄人物,徐子良并没听过这个人,但这外科,却吸引了他的兴趣,队伍要打仗,必然很多刀枪伤,古代处理刀枪伤的方法,敷上药再缠上布,愈合是很慢的。

  简单浏览了一下目录,涉及的面挺广,但最让徐子良感兴趣的,却是其中的息肉摘除,气管的缝合,心想:他会气管缝合,这可是大进步,刀枪刀口缝合那不是也懂?他是怎么缝合的呢?如果真会,那定要把他挖过来,这可是宝贝!

  “为什么呀?做满三年,就十八岁了,让我怎么嫁人呀?”一名女子很气愤。

  “小姐,这是我们的规定。”

  “哪有硬要人做满三年的,做一年不行吗?”另一名女子附合道。

  ……

  就在这时,几名女子和小梅争执起来,声音挺大的,徐子良便过来询问情况。

  “什么情况?”

  “姑爷,她们几个是应征文书,却只愿做一年。”小梅解释道。

  “喂!你是管事的吧?你来评评理,这文书一职,为何一定要做满三年呀?到时我就十八岁了,还怎么嫁人呀?”

  不会吧!十八岁就怕嫁不出去了?那曹敏不真是老姑娘了?徐子良必须得管一管了。

  “各位,听我说,大家知道为何很多女人难产吗?”

  这个话题,让大家很尴尬,都没回答,几个女子更是害羞的脸红耳赤。而难产在古代也确实是常发生的事,女人难产而死,也是常发生的事。

  “各位,没什么好难为情的,让我来告诉大家,女人难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女子年龄太小,身体还没发育好,盆腔太小,所以孩子容易卡住,出不来,就造成了难产。”

  徐子良边说,边用手比划着,那些女子和大男人,听了后都感觉差臊的很,低着头,脸也更红了。而陈实功和另一位老者,则是非常好奇,心想他怎么知道这些,认真地听徐子良说。

  “所以,女子十八岁以后结婚,二十岁后生孩子,是最好的,大多会顺产,而且孩子也更健康,所以,不用担心嫁的问题,我妻子就是二十三岁才嫁给我的。”

  “哗!”

  顿时一片哗然,那群女子也不再说话了,但却很犹豫要不要应征,这时一名女子上前,有些羞涩道:

  “公子,三年太短了,可以做到老吗?”

  “那可不行,就是我同意,到时你男人也不一定同意。”

  “嘻嘻!真傻!”

  几个女子抿着嘴,用手帕掩着脸笑了起来,然后找小梅应征去了,徐子良挠挠头,转身找陈实功。

  “公子,刚说难产的事,公子是怎么知道的?”

  见他处理完事情,陈实功急切地询问,这些基本生理知识,徐子良在后世还是学过的。

  “这是基本常识呀!老先生,能否给我看下你缝合伤口的器具呀?”

  基本常识?这么看来,他也懂一些医学,要看自己的缝合器具,这让陈实功认为徐子良也许真懂一些,便没有反对,拿出了工具箱,打开再讲解给徐子良听。

  徐子良看到,从用途来看,器具和后世似乎差不多,其实他也知道不多,只看过几次缝小伤口,但陈实功的缝针却是直针。

  “苏光!去买十来斤带猪皮的鲜肉来。”

  “是!”

  苏光可不像特战队员不知要干什么,整理完了队伍,他又给大家泡了茶,忙里忙外的,很快又把肉买了回来,放在桌子上,徐子良拿刀子在猪皮上划了个口子。

  陈实功和另一老者,看出来徐子良要做什么了,却是很惊呀!或更多是感叹,以前他可没想过这样来练手。

  “老先生,这就好比一个伤口,能否给我示范一下,您是怎样缝合的?”

  交流是最重要的,陈实功也就管不了是否会弄脏器具,动起手来,一会就把猪肉缝合好了。

  看完整个过程,徐子良心里一喜,却不敢表露出来,因为他知道,这个陈实功,确实是医学奇才,开了先河,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把他弄到百虎城去,他这么老了,要是不愿去,又该怎样让他帮自己培养出军医来。

  “非常不错,老先生果然是行业精英,让晚辈佩服。”

  “哪里!哪里!雕虫小技!献丑了,呵呵。”

  陈实功非常高兴,笑的合不拢嘴。

  “只是,晚辈斗胆说一句,老先生缝的这伤口,好的慢,没十天半月,难愈合,弄不好还容易感染,且缝合的时间长,伤者较痛苦,普通刀枪伤,人们多半不愿缝合。”

  徐子良这样说,一来是计策,二来确实卫生常识上,还有差距,三来直针缝的时间长,没麻醉的话,挤压时伤者必然疼痛无比。

  陈实功的脸一沉,疑问重重,要知道,在大明他的缝合之术,可谓是非常了得的,然而眼前这个年约二十的小伙子,却指出其中的不足,且大多是实情,心里很不解。

  “这……”

  “老先生,这是器具和卫生问题造成的,不是您技术的问题,您看咯,你使用的缝合针,要是做成半月形,就更容易缝合了,伤口用酒精消毒后,先不要上药,缝合好后再上药,还有包扎要用沙布,女人的裹脚布太厚了,不透气,还有”

  陈实功非常认识地听着,然而,徐子良说了一些后,故意不说了,话峰一转:

  “老先生,这些说起来太多了,想必您也希望您的技术能发扬光大,造福我们大明的子孙后代,帮助到保家卫国的前成战士吧!不如这样,我出银子盖一所实功医学院,您把医术教给您的弟子,到时您有成百上千的入室弟子,一定能光大您的实功医学,我也能把知道的一些知识,和你一起探导,不知您意下如何?”

  要为自己盖一所医学院,还要以自己名字来命名学院,有成百上千的入室弟子,陈实功老泪都要流出来了,非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