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东方玄幻 > 绝世游仙传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十六回:终南三仙

第1卷 第十六回:终南三仙


  《明道歌》

  闲身自在看东流,借我清风一万秋。

  阴阳道化无极处,只见玄门不见愁。

  函关笑傲三千岁,去日多情来日休。

  君若了然能指掌,心高志远任逍游。

  这首诗说的是李老君了道之后劝人悟道去逍游的,话说这天有九重,地有十八层,而人也分成三六九等。善有大善、小善,恶有大恶、小恶,诸如此等。大凡修炼道术的人也分成九个种类,俗称“修仙九术”或叫“道教九术”,即占卜、符咒、炼丹、养气、存神、修法、悟道、扶正灭邪。以上九种修仙门径各有各的精妙,但,说是修仙门径,其实真正能以道术而修成仙术的实在太少。要知道道教源于汉代张道陵,而仙术始于盘古,两者渊源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言归正传,这龚云贵和朱乾坤等人回到长青山庄之后,每个人都咬牙切齿、心怀不岔,众人集合在演武厅商议怎么再次剿灭龙虎二寨。有提议上报朝廷派兵征讨的,有提议炼制厉害法器大开杀戒的,有提议派夜行人行刺的,各种办法、各种讨论。

  这回长青九怪是动真怒了,杨玄峰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不屑管这些闲事,为了缓和气氛,杨玄峰对众人说道:“这桃花山的事情列位可否先放一放,贫道见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开看黑剑客第一个锦囊哩。”

  说到这里,龚云贵等人才回忆起昨日情景,大家不免回以一笑,然后附和道:“果然,忙于围剿桃花山之事,把这个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说完后,大家敦促黑剑客开看第一个锦囊。

  黑剑客铁慕有些无奈,但也无法可施,只得拿出三个锦囊中的第一个锦囊,拆了封条,伸手往锦囊里面拿出一张纸条来。看着上面写的是一首诗:

  《锦囊歌》

  赏月看花无竞争,花丛黑影似出尘。

  明湖非是潇湘水,难赴蓬莱共精神。

  不是仙人胜仙人,一张白纸写众生。

  几番云雨君乐事,可怜美女半消沉。

  其他人刚开始看当然是一头雾水,而铁慕这个当事人自然知道个中详细和原委,对着众人只是赔笑又不好说破,你看他频频点头,脸上堆满苦笑,其它没听见,只听见“算得准、算得准、算得真准”了。

  你道为何这铁慕如此尴尬,原来白天那张仙儿和铁慕几番云雨之后,毕竟少女身态经不得这等激烈的翻云覆雨之事,几番睡去又几番醒来,梳洗后临出门又被风吹了,一个好人成了一个怏怏病人,铁慕刚回来就听说了此事,情景和此诗正好吻合。

  揣摩良久,其中也有几个会意的,但此事毕竟不是光荣的事情,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只得在打趣中略过此事。

  这边闲话说完,那边秦仁往四方山、万玄阳往终南山邀人助阵。这四方山在海外,虽比不上蓬莱,却也有许多奇花异景,在这奇花异景里面住着一个四方真人,这四方真人是峨眉山十方真人的师弟乃秦仁的师傅是也,此次秦仁要邀请助阵的人。

  终南山自古灵秀,修道养性的人不在少数,而此次万玄阳要邀请的是结庐而居的终南三仙。这终南三仙修道有年,虽无仙术但是道术精湛,可是别人不知道的是,这终南三仙其实是三只猴子精。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归来,齐天大圣孙悟空暂栖终南山,得这三只猴子精心服侍,齐天大圣传了他们一点延年益寿之法,后,齐天大圣被释迦摩尼佛封为斗战胜佛坐享灵山战佛宫。此后,这三只猴子逐日修炼并结交了几个同道妖魔,竟然修成半仙道术,所谓半仙道术是指长生在望、变化通玄,但依然在死门关口徘徊者,通俗点理解就是他们修成了散仙,但是没有仙籍。因为孙悟空当年闯地府时把猴属名册都勾销了,换言之,这终南三仙在地府没有鬼籍、在天界没有仙籍、在人界没有户籍,属于天、地、人三界不管之物。

  先说这秦仁到了四方山长乐洞敬请四方真人出山,这四方真人却是知天时、晓地利的散仙,秦仁说了一通大义之言终是不能动摇真人信念,反劝秦仁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地府亦有阴鸷之情,你今动了妄念杀意,趁早回头,否则劫难来时终逃不过一戮。”秦仁本敬重自己师傅,跪在地上也不敢吭声,想了一通问道:“师傅,恕弟子愚钝,咱们追求长生终须是为了过好生活享受更久的荣华富贵,若像您这样枯坐荒山,即使千年、万年,那岂不是犹如石头一般,如此修炼岂不是枉费了岁月,有何意义?”

  四方真人听了这话也不动怒,说道:“人在山中为仙,人在人中为众,仙可以独一也,而众不可独一也。譬如说石头有嫌弃货与美玉之分别,嫌弃货虽然破烂但却可以安然万寿,而美玉虽美却要经切磋、雕琢、打磨等等事项,打磨后还要你手转我手,我手又转他手,他手又转于不知何人之手,转来转去总有玉碎之日。《南华经·秋水篇》记载:‘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话已至此,你自己三思而行。”

  经过四方真人这一番教训,果然,秦仁打消了出山的念头,于是对四方真人说道:“多谢师傅教训,不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弟子已经答应万玄阳道友请您出山帮扶弟子,如今这事却该如何处之,尚请师傅示下?”

  四方真人点头答道:“一念之善,天必从之。你今转念,我也欢喜,你可修书一封,我叫你师弟郑义代你走这一遭。”

  果然,秦仁拿过笔墨纸砚四宝写了一封书交于四方真人,四方真人过目之后找来竹筒封好并交于郑义之手,附耳指示机宜之后,郑义出山洞架一道剑光径自去了。

  这边说完,再说那万玄阳去请终南三仙出山,这三仙住在终南山清风洞,万玄阳到了洞口,有两个道童口称“万福”出来迎接。迎进洞门之后,和三仙叙礼坐毕,三仙招呼万玄阳品茶。双方各自说了一通客套话,万玄阳才按耐不住先开口道:“贫道此来,一来是为了叙旧,二来是近因桃花山龙虎二寨摆下八卦阵被人破了折损了一些元气,那伙歹人仗着有点道术就上门欺负人。贫道知道三仙是有道德、讲义气的真君子,仙人中的好汉,所以不请自来,希望三仙出山帮扶一下教训那伙歹人。”

  三仙听了此话稍微动容道:“有这等事,但不知玄阳道兄可知道那些人的根脚,如若知道时,才好按方抓药以便对症下药。”

  万玄阳说道:“这个却是不知,他们宣称是路见不平的侠客,但是侠客却会道术,这就有点奇怪。贫道看那些人很像坊间传说中的长青山庄的长青九仙,这长青山庄是国舅爷龚隆的别业,相传那里面养着一班闲人、散汉,若照他们破我法阵的情景看,那些什么长青九仙也绝非等闲之辈。以上都是贫道自个的猜测,并不算作准,还希望三位道兄给小弟出头则个。”

  终南三仙说道:“实不瞒玄阳道友,当年大圣爷爷临走时为我等演算未来,推算出今时今日会有一劫难,留下两首箴言诗:其一日‘修来修去修自由,齐天如意传三友。山中无限清闲福,莫到红尘争半秋。’其二日‘名利劳神色如刀,作恶多端天不饶。今朝非俺棒下鬼,亦莫做他仙剑下魂。’”

  万玄阳看了两首诗之后道:“三界内谁不知晓,孙大圣当年闹过天宫、闯过地府,见如今成了佛爷。可见,话应该分两头说,凭三位大仙今时今日的道术和法力,何惧什么天谴、地谴的。更何况,三位大仙在终南山修行有年,就当做外出解解闷也是好的。”

  谁都知道溜须拍马不好,但是谁也都知道溜须拍马的肯定是“受用之言”,这终南三仙终比不得孙悟空,又经过万玄阳几番你来我往的戴高帽子,终南三仙终于忘乎所以了,遂把孙大圣的箴言忘于脑后。俗话说“千般不如意必有一如意事,万般如意必有一不如意事”,得意忘形,所以祸患自招也。

  终南三仙应承万玄阳之后到洞中内室拿了一些用度之物,叫万玄阳前面带路,自己三个兄弟则带着两个道童紧随其后,临走前把洞门关了还加持了一道法界禁制隐了洞口。

  只见万玄阳驾着剑光在前面带路,终南三仙则带着两个道童紧随其后乘云而飞,从中可见终南三仙确实要高万玄阳一等,毕竟是散仙和术士的区别。

  这万玄阳引着终南三仙和两个道童共是六人不一会儿就到了桃花山,六人到了龙虎二寨地头,降下剑光、云步,龙虎二寨早有人报于李一雄和卫长生二人,二人带着寨中大小喽啰出寨门迎接。

  原来这龙虎二寨依山而建,中间凹谷再往里面走就是青云峰,远看去就好像一把太师椅一样,由青云峰连接左右的龙虎二寨形成三角品字格局,这种格局最易于防守,李一雄和卫长生在青云峰上盖了一座宽敞的龙虎议事厅,平日二寨共同商议事项都在此处进行。

  此时,两个寨主将终南三仙等人迎至青云峰上的龙虎议事厅,到了厅上两个寨主才从头到脚仔细看了一遍终南三仙模样。

  终南三仙随孙大圣的姓,大仙名叫孙大号、字天机,二仙名叫孙二号、字地游,三仙名叫孙小号、字人飞,原来这终南三仙的名是当年孙大圣打趣时候取的,那时候他们还未修成人形都是猴子身。俗话说“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终南三仙一来为了不忘本,二来识字也不多懒得去翻阅书籍,所以就定了这名,字是后来修成人形知人事之后再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