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次嗷~~!”墨影骂了一句,你妹的,你就是要走,也特么的跟老子说一句啊。风来风去的,当老纸玩物呢?!靠,丫的,鄙视之!
“天下大道?!老纸要怎么继承啊?!”墨影顿时郁闷了,什么也摸不到,什么也看不到,要怎么继承呢?!“道, 《易经》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或者说:阴阳是世间万物的父母。我靠,这虽然不深奥,但是……”
“‘道’是天朝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道’的概念,貌似是……是老子第一个提出的。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所说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佛家所说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易经》的谦卦的彖辞中有一句话——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天道心法是‘允执厥中’,其意义为真诚的保持中道,不偏离中道。”
“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所以,‘道’存在于人类语言及图文之外,心灵可以感知而无法言传和图示。不能靠感觉器官去体认,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墨影有些的发愣啊!
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本原。作为本原的道与自然是同一的。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道的功能和属性,而道是二者的统一。与此相联系的是“无”与“有”的矛盾,这二者是道的别名,道的化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
无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什么都做成了。天得到它,变得清朗;地得到它,变得宁静。
道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是最大的虚空,它产生出万物,是万物的宗主;装载着万物,永远也装不满。它的作用无穷无尽,道虚的作用就是无的作用。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道?!随处都是道,一手一足,也谓之‘道’!”墨影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伸手一抓。似乎抓到了什么,但……又似乎什么也没抓到!
然而,在墨影的心中,却已经是抓到了。
他手里面,抓到的,便是————‘道’!
道,随处存在,他就在你的身边!
“啊哈哈哈哈哈哈!果然不愧是至尊的元灵,这么快,就感知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