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武侠 > 绝世豪侠小龙虾全文阅读 > 第42章 第四十一话 徐小侠加入青帮

第42章 第四十一话 徐小侠加入青帮


三天以后,入帮仪式在青帮的香堂大殿内召开。徐小侠连同黄鱼脑袋众人全部参加。对于黄鱼脑袋来说,这真的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从一大早醒来就一直乐得合不拢嘴,总是对别的小弟说:“看我多有眼光啊,认对了老大,如今我们都是鸡犬升天罗。”

青帮的入帮仪式非常复杂。总的来说一共有十二个步骤:拜师礼、门生帖、收贽敬、在门槛、开香堂、拉过场、净口水、传代香、交海底、盘海底、定辈份、守帮规。

不过李兰生赚帮规太过复杂,招人不易,接管青帮以后就大大地简化了入帮的流程。

众人进入香堂大殿,只见殿正中供奉着翁、钱、潘三堂祖爷神位,悬挂罗祖的画像。李兰生则坐于居中一张靠背椅上,两旁分列着传道师、执堂师、护法师、文堂师、武堂师、巡堂师、赞礼师、抱香师等前辈“爷叔”。

徐小侠众人向李兰生呈交“门生贴”,这门生贴是用红柬帖或红纸,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时辰和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名字,“门生贴”背后按统一格式写着十六字誓言:“一祖流传,万世千秋;水往东流,永不回头。”。当然,徐小侠哪里知道自己的祖父和曾祖父是谁,随便写了几笔。原本这门生贴是要由青帮骨干成员(引见师)引见拜师父,呈上“门生贴”,不过因为师父就是李兰生,所以也省却这一步。随后众人又送上“押帖礼”(又名“拜师礼”),礼物厚薄或礼金多寡,根据不同家庭的境况而定,徐小侠和大家早就已经商议好,统一每人送三元银元。

得到所拜师父,也就是李兰生的应允之后,举行拜师仪式,也就是“开香堂”(又名“上小香”)。

先摆香堂,传道师点燃香烛,朗诵《请祖词》:“双膝跪尘埃,焚香朝五台,弟子请祖爷临坛把道开。”,以优质白纸,上绘红花绿叶、下画白藕和翁、钱、潘“三老”的神位,悬挂香堂正中。红花象征红帮(又名“洪门”),绿叶表示青帮,白莲藕代表“天理教”(清代白莲教的一支),三者绘在一起,青帮称谓“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九流是一家”。并用黄裱纸分别书写申请人所拜的师父(称谓“本命师”)和引见师、传道师以及师祖、太师的姓名,制成牌位,放在“三老”神位和红花绿叶白莲藕画下,师父坐在香堂当中,其他帮首和“赶香堂”的帮众分立两旁,然后由引见师将申请人引进香堂,向神位、牌位叩头,并向师父、引见师、传道师叩头。

拜完师父,李兰生和徐小侠众人讲述了青帮的来历。

李兰生说道:“青帮最早称为清帮,清风的清字,早在雍正年间,雍正皇帝以农务为先,大兴农务以降,为畅通粮运之道,避免旱路行走不易之弊,于是大出皇榜,由钦差田文镜招民兴办水路粮运。”

“而在那时,有三位义士揭榜,并结为异性兄弟,这三人按长幼排序,分别乃是:长者翁岩,字福明,道号德慧,江苏常熟人,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鼓楼街,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在河南少林寺习艺,雍正二年加入天地会;次者钱坚,字福斋,道号德正,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迁居河南,经商,雍正二年随翁祖加入天地会,他与翁岩同是天地会首领张岳的部下;最年幼者潘清,字宣亭,道号德林,浙江杭州武林门外哑叭桥人。”

“此三人成立清帮,后因避讳,就把清风的清字改成了青绿的青字,三人乃是帮中开山老组,但这三位祖师爷的老祖,又是受教于罗组教下,此外,长房翁祖出自少林,且罗祖本源自禅门,为追本溯源,因此清帮同时也供奉禅门达摩祖师至六祖惠能禅师,传道亦传禅以宗教立帮。”

徐小侠好奇地问道:“这罗组教又是什么教?”

李兰生答道:“罗组教是由明朝的时候一个叫罗清的人创办的,罗祖教认为人的苦难是由于心里的****造成的,因此罗祖教追求的是老庄境界中所述的那种无为形态,因此也叫无为教,放弃任何****,以达到最高的内心状态。因为青帮源出于此教,所以罗清也被我们青帮奉之为祖师。据说青帮由清风的‘清’改为青绿的‘青’,就是因为忌讳罗清的名字哩。”

徐小侠恍然大悟地点头。

李兰生又说道:“三位老祖揭榜之后创立粮运之道,水路运粮主要是以通州至杭州这段航程,建设了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一百二十八帮半。此后青帮开始日益壮大,一直到清朝咸丰四年,太平天国之乱,皇粮遭毁,无法承运粮务,至此后,清帮主要经济命脉断绝,后至清光绪十二年,一百二十八帮半,仅余六大帮头,而最后这六帮,接续传承家运,至光绪二十七年**改为官运,不再行运江河,昔日千船万旗大江飘的景象,从此之后正式走出历史,因此后期的清帮弟子,便又从水陆转向了旱陆,一直发展至今。”

接着,李兰生又为徐小兰介绍了青帮的组织,青帮一共分为四庵六部,这四庵是依祖师而立的讲学堂与中央行政部门,相当于现在的府院,分别为朱寺庵、刘寺庵、黄寺庵、石室庵。

而六部呢,指的又是吏部(专门编纂帮中大小事务)、礼部(主管规矩仪注之订定与考核人员礼仪)、户部(负责管理人员)、工部(责于各项帮中工程)、兵部(遇外敌时,统筹规划作战之部门)、刑部(为清帮的执法单位)

青帮众弟子按照辈份来分,又分成了前二十四部、后二十四部。

前二十四部为: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性,元明兴礼,大通悟觉。

后二十四部为:万象依皈,戒律传宝,化渡心回,普门开放,光照乾坤,代发修行。

李兰生说道:“如今青帮传到我这辈,已经是觉字辈,正好把前二十四部给用完了,所以我如今收了你们,你们便是万字辈的弟子。”

李兰生又说道:“帮中规矩众多,而且帮规极严,你们可要切记,首先便是十大帮规:不准欺师灭祖,不准藐视前人,不准提闸放水,不准引水代纤,不准江湖乱道,不准扰乱帮规,不准扒灰盗拢,不准奸盗邪淫,不准大小不尊,不准带髪收人。另外还有十戒、十要谨遵,不过这十戒、十要谨遵名目繁多,我就不一一复述了,回头我再为你们讲解一下。”

另外,李兰生又将背得滚瓜烂熟的青帮帮规及帮内各种切口、暗号、手势一一传授。掌握了这些切口、暗号、手势,无论跑到什么码头,只要有青帮人在,亮出牌号,就能得到帮助。但如用错,被视为冒充,也会招来杀身之祸。

徐小侠心领神会,从此以后,就领着这帮兄弟正式投入李兰生的门下。不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徐小侠凭着自己聪明的脑子、灵活的手腕,还有一个特别能打的大哥,一群惟道是瞻的兄弟,徐小侠在李兰生的手底下窜得非常之快,令人刮目相看,成为了李兰生的得力干将之一。

话说一日,徐小侠得余片刻空闲,独自上街闲逛,却不料在街头的一角意外地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影儿,那红色的长发,冷峻的目光,徐小侠一眼就认出正是柳生府中的绯村剑太郎。他乡遇故友,徐小侠格外高兴。上前和剑太郎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剑太郎看到徐小侠,却并不显得惊讶,不过对徐小侠来说,他看到的剑太郎永远都是一付冰冷的表情,也不以为意。

徐小侠问道:“你怎么到上海来了?”

剑太郎说道:“嗯,有点事。所以来了。”

徐小侠问剑太郎最近过的如何,然后又兴高彩烈地说起了自己的生活,说自己如今在李兰生门下混得不错,如果剑太郎有时间的话,也想请剑太郎一起去坐坐。

剑太郎听后不免露出奇异的目光,看着徐小侠,说道:“你竟然会拜到了李兰生的门下……很好,很好,你是怎么认识他的?”

徐小侠把那次李兰生遇害,自己英勇相救(当然,其实是王卫国救的,但他可不会这么说)的事情给剑太郎复述了一遍。

剑太郎听了,不由地心头一跳,万万没有想到,原来那天徐小侠也会在百乐门现场。

因为那天执行刺杀任务的第一个杀手,就是剑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