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这里是女子的闺房,小王爷身为男子不该说闯进来就闯进来。就说她这个母后,她发现小王爷自进了房间,都没有往她身上放一眼。
那眼里的光都看向了她的身后,好像没有看到她一样。
太后心里凉凉的,想到底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儿子,看到自己,一点都不亲。
小王爷出生时身体很不好,多少太医看过了,都没有看好。后来一位高人说小王爷命底子薄,不能在父母亲人身边养,需要送到寺庙,交由得道高僧抚养,方能养大成人。
否则,绝对活不过三岁。
起初先皇和太后不太相信,但在小王爷两岁那年,他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差点一命呜呼。
这时先皇和太后才决定按照高人所说,找了一个有得道高僧的寺庙,将小王爷送了过去。
说来也奇怪,从那之后,小王爷的身体竟渐渐好了。
“母后。”小王爷听到太后的声音,才对太后行了一礼。
因为小王爷很小就去了寺庙,刚回来不久,很多宫女都只并是听过他的名字,却没有见过他。
所以在看到他进来时,没有人给他行礼。
也有见过他的宫女,但因为他来的太突然了,她们都还发愣着,没反应过来。
直到看到他叫了太后母后之后,这些宫女才反应过来,齐刷刷的跪了一地:“奴婢给小王爷请安,小王爷万福金安。”
“小王爷万福金安!”简老太太、安氏、简元夕等宰相府的人也都跪了下来。
顿时,屋子里除了太后和小王爷之外,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
看到简元夕也跪在地上,而且还是给自己请安,小王爷眼中流露出一丝疼惜,急忙道:“都起来吧,都起来。”
要是可以,他真想上前,亲自将简元夕扶起来。
“多谢小王爷!”所有人都起来了。
“帝里你来了正好,母后正要给你出一口气。”太后对小王爷说道。
闻言,小王爷先朝低头站在安氏身边的简元夕看了一眼,才看着太后,拱手道:“母后,此事和简小姐无关,还请母后收回成命,不要为难简小姐。”
“和她无关?”太后刚舒下去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她看着眼前这个不常见的小儿子,有些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替简元夕说话。
难道是因为他在寺庙跟着高僧长大,心肠比普通人要慈悲一些?
太后无法理解这种慈悲,摇摇头道:“怎么会和她无关?若不是她,现在全凤京的人怎么会在传是你被退婚了?”
“母后。”小王爷深深鞠了一礼,“退婚一事是简小姐先提出来,儿臣答应的。此事按理说,的确是儿臣被退婚了。凤京的人那样说,并没有错。”
此事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简元夕打了皇室的脸,她要还回去。
她想可能是自己这个小儿子,打小在寺庙长大,对人情世故不是很懂,所以他才能有着她无法理解的慈悲。
他才能将退婚一事说的如此轻巧。
太后深呼吸一口气,正准备说话,这时房中光线忽然一暗,简宰相一身藏青色官服站在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