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公孙仙儿的担忧
盘膝打坐了一阵,果然听到了四面八方的嚷嚷声,乱叫声,以及一些说话沸腾了声音,声音来自四面八方。而一些执法们,押着一些乾羽去过的那些执法或者长老家的家人走了出来,然后把这些人一个个扣押在了地上。
一眼看过去时,却不下三四百人,甚至还有小孩的哭泣声,妇女的吼叫怒骂声,以及那些执法或者长老们的哀求声,等等声音入耳。
随着这些人押送出来,二长老、黄胜、傲无常、于虎等人也站了出来,不过,他们几人保持的很镇定。
“老爷,我们为什么会被抓来?老爷,说句话啊!老爷……”
“老头子,怎么有回事?老头子……”
“老头子,你说句话啊!”
于虎和傲无常的家人们,一个个对着两人大喊了起来,更有人想站起来,冲上去,可是却被几名执法死死押在了地上,一动不动。
“我们是冤枉了,二长老,我们是冤枉的。”
“我们不是奸细,我们不是叛徒,我们都是冤枉的。”
“二长老,求求你了,求求你明查吧!我全家是冤枉的,我根本不认识那个年轻人。”
“二长老,您发发慈悲吧!”
那些被押在地上的各家庭家人们,一个个哭喊着哀求。可任凭他们如何说话,可依然没有一个人,回答他们。
可是,大约过了不到十分钟,广场的四面八方稀稀疏疏出现了打哈欠的人群,这些都是一些普通的民众,这些人都是半夜被各执法、长老们叫醒的,听说是族内命令,却没有一个人半犹豫,直接起了床来了广场上。
“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三更半夜的把我们就醒。”
“是啊!难道族内发生了大事不成?”
“咦!那不是顺子的家人吗?顺子的家人怎么被押在了地上跪着。”
“好像是喔!你看,还有其他的人,他们家里不是有长老吗?还有,他家不是有两个执法吗?怎么回事?”
“好像族里发生了大事,这么多人被押在了这里。”
那些断断续续到来的普通族民们,一见广场上几百个人被押在了地上,有的人更是哭喊哀求的样子后,瞬间,一个个来起了精神来。
而各种议论声,更是不断的响起。
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朝着广场内涌了进来。
有学员,有族民,男女老少,等等纷纷向着广场涌来,虽然整个隐灵族所有的族人们没有到来,但是至少来了五分之一以上。
其中,这五分之一中,南宫仙儿也在里面。自从那天的事情发生之后,南宫仙儿就没有去学校住了,而是每天独自一个人回了家,虽然去了那鬼屋几次,去找过乾羽,可那个家伙就像幽灵一样消失不见了。
本来,她心里就很生气,生气那个混蛋的过分。不过,她更加期待那个混蛋来找自己,向自己道歉,于是,她经常出没在一些乾羽有可能出现的地方。
可奈何,一切想法似乎都有些超出常识,那个混蛋别说是来找自己道歉了,甚至连出现都没出现过。
然而,就在今天,自己正睡的很美时,忽然被人叫醒了。说什么去广场集合。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南宫仙儿知道自己不能违背,所以只有听从安排。
“仙儿,你怎么啦?脸色有些不对劲?”南宫仙儿的母亲,关英拉了拉女儿的手,轻轻说道。
南宫仙儿的父亲在南宫仙儿四五岁时就已经病死了,从小被母亲抚养长大,好在南宫仙儿从小聪明伶俐,又漂亮,深受人喜欢。更重要的是,她在开窍术灵时,还测试出天赋很好,也就这样,她就顺利的成为了一名术师。
对未来,她的前途完全无可限量,可因此让她更加高傲,让她的家庭变的更加温暖,母亲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疲惫了,而是享受着美满着生活,可是乾羽的出现后,他的生活居然再次发生了变化。
被母亲打搅,南宫仙儿摇了摇头道:“我没事,只是没睡醒。娘,天这么凉,你冷不冷?”
南宫仙儿嬉笑一声,手拉紧了母亲的手,然后两母女一起微笑向前走。
但是,刚走到了广场内时,南宫仙儿全身一颤,顿时呆在了原地,眼珠子逐渐瞪大,难以置信看着前方。
在广场上,至少三四百人被押送跪在地上,这些人一个个哀求,一个个说自己是冤枉的。但是,这些人没有被南宫仙儿放在眼里,她的目光却是转移到了广场中央,盘膝坐下的乾羽身上。
在看到了乾羽一刻,她立即明白怎么回事了。知道为何三更半夜,把她们叫醒了。
因为……因为乾羽被抓起来了,被二长老抓起来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南宫仙儿颤抖了起来,那天她偷听了一些长老们的对话,知道他们的阴谋,如今乾羽落到了他们手里,他们会饶了乾羽吗?
“仙儿,你怎么啦?”
关英焦急的看着自己女儿,询问道。
“我没事,没事……娘,你先在这里站着,我去去就来。”南宫仙儿严肃的看着自己母亲说道。
话说完时,立刻转身朝着人群里钻了去。
“仙儿……”
关英看和女儿离去,想叫住女儿问个究竟,可还是摇头叹息一声。毕竟,女儿长大了,又是术师,肯定有她自己的想法。
……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既然到齐了,那本长老也就长话短说了,相信,诸位一定在好奇,为什么三更半夜把大家叫齐这里。”
就在这时,公孙勇站了出来,响亮的声音回荡在了广场上。那些原本议论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一个个投来了一双双目光看向了公孙勇。
“其实本长老也不想把诸位叫齐,可在不得已的情况,本长老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我们隐灵族内,出现了叛徒,出现了奸细。”
公孙勇朗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