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团旅行就是那样,有导游自然少不了导游的一翻讲解。从刚开始的问候大家来到他美丽的家乡云南,到介绍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那么多民族里,导游是彝族,他们叫男生不叫不哥哥,而叫阿黑哥;叫女孩不叫小姐姐(尤其不能叫小姐,这是当地的禁忌),而叫阿诗玛。
导游正说着,还不忘记跟团友开玩笑互动。
陈艳一行四人,是整个团里比较活跃的,也是坐在车头离导游比较近的地方,互动起来哄笑一堂。叫着导游阿黑哥,给导游美的啊。
后面的就跟着笑,不笑的李然总是躺枪,跟他妈妈正聊的起劲,被导游点名提问,叫当地的女生叫什么?
李然刚才正乐着呢,被这突然一问反倒是问的愣了一下,好在陈艳她们提醒,也倒是让他顺利过了这个尴尬的节点。
导游说:今天我们第一站是去西山,带大家远观美丽的滇池。
讲真,小雨听到“滇池”二字感觉甚是陌生,如果没记错,这应该是在也的人生里第一次听到这两个字。现在可以悔恨自己地理和历史学的不好吗?连这个都不知道。导游说的云南啊,什么之路啊,什么历史事件啊,小雨感觉听都没有听过,大抵是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也讲过,只是小雨这个历史盲人一定是没有听到,不知道走神走到哪里去了。
导游说的再多,也不及亲眼看一次,这就是传说中的“百闻不如一见".
车子一路颠簸,导游一路不停的讲,终于在一个小时之后到达了西山。
下车之前,导游征求全体团友意见,要以何种方式去游览这一片景色。究竟是走上车坐缆车下山?还是坐车上山走下山?
经过分析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坐车上山,走下山。
虽然不是周末,但是排队坐缆车的人仍旧是非常非常之多,蜿蜒曲折的队伍,一直通到缆车口。
在等待了四十分钟后,终于轮到我们团的开始上缆车了。小雨因为恐高,本来刚开始导游安排叫卿跟小雨坐一个缆车,但前面团差了一个人拼车,叶卿顶在上面车了。于是保护恐高小雨的重担就落在了阿黑哥导游身上了。
导游鼓励小雨不要担心,陪小雨聊天分散注意力,跟小雨聊小雨家乡景点的事情。缆车的位置通常是山路,树多。
忽然间导游对小雨说:现在不怕了吧?
小雨点点头。
导游说:你往左边看看,这就是滇池了。
小雨带着点恐惧,小心的转过头。
“哇,好美!”
只见映入眼帘的是小雨没有见过的广阔,那广阔可以与形容大海来比拟,尽管,滇池并不是真的大海。在阳光底下,反射成白茫茫的一片。一见,顿时心情好很多。要知道,小雨可是出来散心的。小雨此时,心里有了些明朗的感觉,有些事情,终究会过去的。
在缆车上有说有笑的小雨,仿佛忘记了自己有恐高这个毛病,跟导游聊得不亦乐乎,觉得自己的话匣子好像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打开过了,封闭了太久太久了。也许是因为现在,遇见的是陌生人,不会有任何冲突感吧。
没一会,缆车已经来到了山顶,下缆车也要讲究技巧的,万一不及时跑开,被过来的缆车打到就麻烦了,反正就是跑得快就是正解。
大家伙陆续下了缆车,导游集结,讲:上面有洗手间,有想去的赶紧去,
眼见着一队又一队的人乌央乌央的去洗手间排队,小雨决定不去,留下来看看山顶的美景。
抬头一望,蓝天白云。这就是云南的天,只要不是下雨阴天,看看天都能让人陶醉不想再离开。山顶处是一些松树,尽管大家都穿着很厚的衣服,但是松树翠绿翠绿。跟蓝天白云形成了一种好看的景致。
小雨拿出手机,自拍了几张。哎呦,一看,不好,照的啥啊。果然是岁数大喽,哪能跟看轻时候比啊。那照片上都能看出褶子了,心里一阵难过。
“算了,还是用美颜相机吧。”小雨喃喃自语,默默的把美颜相机调了出来。自拍两张,果然很满意。看吧,果然自欺欺人也是可以满足自己小小的爱美之心的。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美颜能风靡,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首先,就是悦已了。
大家集结后导游点人,人齐了要下山去看龙门景点。
对,是下山,很陡峭的山。
小雨身体不太好还在康复过程中,所以下山有些费力。再加上恐高,那陡峭的台阶,真是吓到小雨腿软。
刚开始导游搀扶着小雨,是怕带的客人出意外。后期就喊叶卿来照顾小雨。
台阶确实太陡了,小雨不得不扶着叶卿的胳膊。叶卿小心翼翼的搀扶着小雨,没有任何怨言。一想起这两个人在来时的大巴车上从南聊到北那么投机,也算是缘分吧。不说别的,有些相见恨晚。
从这之后,叶卿与小雨越来越熟络,两个人互相帮助对方拍照,给对方买水,有说有笑。在这样的一个陌生团体里,两个人第一次感觉到了不再孤单。
小雨穿桔色的衣服,叶卿穿白色的卫衣,无论走到哪里,找到彼此的颜色就知道没有走丢。这,即将成为一种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