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锦绣华韵全文阅读 > 第一章2

第一章2


蓝昔绣用被子把脸盖住一半,双手探出来试验温度。北方的冬天干的连眼泪都榨不出来,她在明信片的背面写:风真是大,吹的眼泪都掉进了心里。她来不及寒暄,只听到头顶的玻璃上呼呼的风声,与僵硬的手指做较量。r

冬季格外慢长。绣睁着双瞳,眼前电线杆还是那么直。耳麦里是过时的单音《一个人的冬天》。她耸耸肩,向上拉着衣领。把掉了的一根耳线塞到耳窝里。路过天台,那个她夏日里的季静园,堆满了雪。唯一不变的是每日定时响起的铁轨声和几乎同一时间自己经过时窸窣的脚步声。r

夏日。绣会戴一顶藏蓝色蕾丝凉帽,爬上高高的台阶。白皙的双腿在空中来回荡漾,风吹干汗衫,贴在眉间的发丝,依在皮肤上一缕一缕。她用双臂支撑整个身体,把眼睛与天空放平行。听到仅与自己身隔一米的火车动人心魄的声响擦身而过。然后在素描本上幼稚的想像南国的样子,南方大宅,青砖黛瓦,石板仄道,花开成海,人群闲散,雕花大床,清风眉柳,以桥为望,心事随水穿石。r

这是她最隐蔽的花园,不为人知的秘密。把南方版块压缩在心里,隔着那个在旅途上的男子遥遥相望。r

“……r

香山路口,乡村式的建筑被一个转角隔离了所有的纸醉金迷。庭院浅显,擦拭着南方独有的豪门院落。一路走来,云端近处白璧微瑕被天空衬托的更加静寂。原本是听一首钢琴曲翻几章诗篇,但坐定之后只观空无一人场面竟忘了思量闲情。r

那个旧故里招摇过市背影清染的女人,你心心念念的静安寺爱丁堡51室光芒一世的她,一并看了个够。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多半是时间的关系,这幢大楼看上去有些暗然的色调,仿佛沾染了灰,旧日里女人用过的胭脂扣。楼前一排梧桐,倒是依旧生气勃勃的模样。那个门口的信箱还在,许是因为再未使用过而显得有些落寞。《她从海上来》里描述过每逢她经过都会打开一看的失望还在那里。自此后,如她所说:我将只是萎谢了。背包里是你送我的《素年锦时》,扉页上引用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正与当下此景配的天衣无缝。六楼窗棂里,她靠近他,绣在帷幔的中央。r

找到《传奇》是在一个庸懒的午后,正准备找一个临窗的位置翻一页随身安置的画面。却在不足几米处看到你一直寻找的书籍。藏青色封面设计想必你是极其喜欢的,像极了江南风情独特的女子头巾里的芳华。谁言: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r

过滤掉松江镇、嘉定镇、南翔镇和朱家角镇。偏生选了枫泾镇。许是对字面之意着了迷,与你想象中的江南小镇一样,一家挨一家的店铺,幽深石板小径。脱了季节的华丽大红的灯笼显得格格不入却恰到好处。虚掩的旧式双扇门。一边是千年文化的古老深巷,一边是百般婉转的清风泾。枫溪处遍面十里荷叶迷,恰是秋令时节,微凉天际打败了荷尖心事,败了一地的花开。诗意次第而来。所谓“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正可谓不虚此言。r

来到这里并不是随性,想是只要一睹你想象里的美好。只是怕这面景象削薄你对它所有的幻想,并不想提及太多。但又不得不告诉你,那些书本间和影像里的误导。带着你满腹的惊喜辗转寻到此地,穿过弄堂,绕过马路,摸索到此处时已被宽大的马路两边的高楼淹没的没有任何光泽。大抵是因为重建的原因,崭新的画面反而更让我接受不了。想起书里讲当年她大力摆着裙摆穿过巷口,成为逼仄路上的一道不灭的风景线。想象里的画面与现实无法重叠,这就是现实最可悲之处。似乎一切都在,似乎又都不在。门口的门卫隔开心脏,人非物非。她的家和她的人一样漂洋过海,一去不回。r

转过身头也不回的离开,所有的场景在背景里倒坍。在来时的路上倒退回去,头顶上被横七竖八缠满电线的天空压得心情更加糟糕。却被滴在眼上的水滴惊到。阳台上浇花的婆婆歉意的对我微笑,示意我走上来。r

窗外飘进来花香,地上树阴轻微摆动。窗帘一角在风里来回轻飘。窗台上还有她喂养在阳光下的鱼。房间是现代家居模式,与她穿的大襟黑绸上衣极期抗拒。却在阳台上的木质桌椅里散出一股茶香。小步走来,手里端来上海的点心,我伸手到口边的时候。她问:是不是找张爱玲故居了。我点了点头。她就笑了。我知道我所有的心情都被她看了个透。也正说明此时我的失落也在她猜想得到的。r

“孩子。这世间,没有什么亘古不变。”r

……”r

看到信时,蓝昔绣正在去往香山的秋日里。那些没来得及隐藏的私语,随着秋风刮的满地狼藉。没有新添欢喜,没有突增感伤。那只是一个人的独白,说给另一个陌生的自己。至于对方是谁,也无关紧要。就像一个被挟持的犯人,十指相绕,长发搭在一处。脑袋斜在那里,帖在玻璃的半边脸,薄暮凉意。却没有因为远处青黛千峰而心驰神往。月衍月年复年,红烧满峰也只是千古不变的群影远景。r

而此时的他。和她只隔了一条南北分界线,没有经纬,没有时差,没有距离。在暗红色的余光里,她坐着偌大的公车赴秋,他在香山路中顺光而归。左右摇晃着乏力的四肢,消失在旧日海上故事里的转角处。r

璎珞岩,眼镜湖。都抵不过顶峰一揽烈风刺穿神经。整个身体依附在峰缘的栅栏上,放空身体重心。夕阳把来回穿越的脸颊照成铜墙铁壁。手心里抓紧的单肩包带子,风从指隙间搜刮着温度。把发丝拉成一根线,缠绕双眸。双手外的万丈崖,红尘三千。源于菩提,至于生死一念。r

她没有执念,没有标向。满腹空成一堵城墙,别人进不去,自己出不来。退却了年少的桀骜不驯,满身的趾高气昂。嘲笑不可一世的不朽年华,回头一瞥,吞灭足迹。r

“……r

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r

似乎我喜欢北方的一切。如同北方人往南方聚集,感受南国的风土人情。而南方人赶赴北城,一揽北国风光。这些历史名城,更加成为游人更为目睹的焦点。如同方文山说过的:大抵只是下意识的民族风情各异才引起游客叹为观目。如果都是西式的钢筋水泥摩登大楼,也不必费此大周折。大约在哪里都一样。r

而这些名城。最让我牵念的倒是西安。或是因为白乐天一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r

钟鼓楼。这三个字与这座古城紧密的连在一起。天亮之前凭借书里的幻想靠近城楼,沿着石阶走入二层,朝阳里的幽幽年生。仿佛能听到历史里的佛晓钟声。而复修后的古迹里显得时间并没有老去,却少了那份沉淀里的旧光阴。晨钟暮鼓。逆光里的黑色浓妆,余辉重檐三滴水。耳濡目染。骊山。“千金买笑”的烽火台毁灭了一代王朝,而他自己却深眠于此,彰显了一生的罪恶。没有宠爱一身的佳话,只有身死国灭的恨触。“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华清池所有的过往里只镶嵌了这一段君妃莲心里。r

化光所有的年少气盛,辗转于千帆过尽处。r

时光打成结,幻影里,君临天下。左脚踏进你一手缝制的王国,包里沉甸甸的一叠平面字句道来你虚浮一生,千年时光里,一张纸立在面前凸起的空间画面,再一次,卷土重来。缕空桌脚上一段沿升重复的旧日花簇,鲜活的容颜。身着一袭藏青衫抚过桌椅里时光打磨平整的棱角,你没有念故,却温尽了世人的垂念。我用一指尖捅破了芙蓉帐暖侧屏风,惊破霓裳羽衣曲。雍容华贵的姿态十指举起的流芳风情,歌台舞榭,粉墨登场。十里婉转,惊动了满城烟雨。成就了长安乱。你歌,你舞,谢尽了一代王朝。随身摆动的衣衫褶皱里,藏满了一地残月。殿堂前堂而皇之伫立的壁镜里,复制了时隔三十四年的沉香亭。桃木尊色,椅背上勾勒的精致纹理,层层夹封着的岁月底片。或深或浅的损伤桌面上隐藏不掉似是似非的当日面目。尘妃尝荔,对饮长歌。雕梁彩栋,对颊相贴在翩翩衣袂里。仰天对望,悬灯扑面而来。笙歌霓裳醉,把酒露浓笑。r

阳光照进窗棂,一格一格在地上跳动。纵使时光不老,影子还在偏移。一指代笺,迟缓展面而来。海棠汤,以周,八面玲珑。那朵花在中央沐浴了十个春秋,睡碎了半壁江山。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也只够白乐天赋一首《长恨歌》的时间。r

临出池门前,转过头,细水浮动极处婉转千百回,她低眉的白色幻影拉进脑海里一页一页向后翻阅。r

所有的古都,只有对此处,向往最久。目睹到的真实,或许会打破书页间承载的千古柔情。我想,我是刻意带着情感而来,所谓的挫败感也是理所当然。有生之年,如果你来此地,一人独坐石岸边,面对长生殿,来来回来回忆走来的路,亦痛亦值。丫头,正因为这样的不圆满,才使我们有寻花好月圆的勇气。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