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尽显繁荣(1990-1999)全文阅读 > 第28章 1992年(6)

第28章 1992年(6)


  《通知》对证券发行程序和办法作了严格规范,将证券市场发展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规定证券的发行必须按《通知》所述程序和职责分工,在国家下达的规模内,经过严格财务审核、信用评级,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从严掌握。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越权审批、突破规模。

  《通知》在强调加强宏观管理、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决定进一步开放、扩大证券市场,把公开发行股票试点扩大到全国并组织若干企业到海外发行和上市股票,进一步搞活债券市场、组织证券新品种试点等。将把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推向新阶段。

  《通知》是中国有关证券市场管理的第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文件,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决定,是一个时期内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发布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改造罪犯的基本原则及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具体做法,让世界公众了解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进一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成就,驳斥近些年来某些国际反华势力不断以关押和改造罪犯为题,批评中国“侵犯人权”的谬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992年8月11日发表了《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这是我国政府继1991年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后的又一个有关人权问题的重要文献。

  《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共1。6万余字,包括前言和中国改造罪犯的基本原则、依法保障罪犯的权利、对罪犯的劳动改造、对罪犯的法制、道德、文化和技术教育、对罪犯的感化、对罪犯的依法文明管理、对罪犯的刑罚执行、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安置与教育保护八个部分。它通过大量事实,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对罪犯从关押到刑满释放整个过程中罪犯应享有的权利的具体法律规定,阐述了中国对罪犯改造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实践。

  白皮书基于人是可以改造的,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把罪犯改造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这一符合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的认识,通过大量事实。阐述了我国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贯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即人道主义原则、保障罪犯应有权利原则、改造罪犯以教育为主原则及对罪犯的感化原则。白皮书通过列举的我国重新犯罪率和刑事案件发案率的低百分比,证明了我国改造罪犯的原则与政策、法律与制度的正确。

  白皮书从第三至第八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了我国劳改机关在尊重罪犯人格的前提下,始终坚持改造第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比较科学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坚持惩办与改造相结合,组织罪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从而形成了注意劳动改造的刑罚思想;坚持依法、严格、文明、科学管理。寓教于管,管中有教,把严格管理与教育、感化、挽救结合起来;开展比较系统、正规的法制、道德、文化、技术教育,把监狱办成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学校,同时注重因人施教,加速罪犯转化过程;科学地组织劳动改造,使罪犯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技能,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依法严明奖惩,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社会感化活动;对刑满释放人员不歧视,不嫌弃,妥善安置他们的学习、劳动和就业等。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白皮书在第二部分详细说明了我国劳改机关十分注重贯彻人道主义原则,注意维护罪犯的人权。按中国现行法律,罪犯在关押期间主要享受的权利有:罪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有申诉的权利;有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人格侮辱、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有依法行使选举的权利;有对监狱、劳改场所的管理、教育、劳动生产、文化娱乐、生活卫生等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有维持正常生活的权利,他们的吃、穿、住、用等物质生活条件由国家予以保障;有维持身体健康的权利,罪犯享受免费医疗,应及时就医,患有严重疾病的罪犯,有依法获得保外就医的权利,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女罪犯,享受监外执行待遇;有与亲友通信,定期接见家属的权利;有受教育的权利;有信仰宗教的权利;享有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民事权利;中国政府对未成年犯、女犯、老弱病残罪犯以及少数民族罪犯、外籍罪犯,在充分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体力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特点的前提下,在生活、管理、劳动等方面给予不同于其他罪犯的特殊待遇。未成年犯关押在少年管教所。少管所贯彻“以教育改造为主,轻微劳动为辅”的方针,劳动属于习艺性质。监狱、劳动场所为有特殊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罪犯设有专门食灶;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好的有获得依法减刑、假释的权利。此外,白皮书还说明了为了保障罪犯的合法权利,我国的立法机关和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和规定:监管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严禁对罪犯施加酷刑、侮辱和打骂虐待。要实行人道主义,把罪犯当人看待。如果发现个别监管人员违反政策纪律和法律,监狱管理当局要给予严厉的处罚,直至给予刑事处分。人民检察院在监狱、劳改场所设立常驻检察机构,对劳改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依法保障罪犯的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定期视察监狱、劳改场所,检查执法情况。

  除了在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我国的罪犯在法律保障下享有的各种权利外,白皮书在其他几个部分里也谈到了我国劳改机关在改造罪犯时所贯彻的人道主义原则及罪犯享有的其他人权。我国劳改机关组织罪犯劳动生产,是基于人类不劳动就不得食,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劳动也是造就人,改造人,是改变恶习的重要方法的观点而采取的。组织罪犯劳动,虽是在被关押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劳动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惩罚的手段,而是启发他们认识劳动对改造他们思想是必要的与重要的,从而自觉地参加劳动生产,并且在劳动中锻炼和改造自己。我国劳改机关不但考虑如何保障罪犯服刑期间的人权,还考虑罪犯刑满出狱后如何自立于社会。正因为如此,我国劳改机关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矫正罪犯的恶习,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劳动就业技能,为他们刑满后返回社会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权利创造条件。这不但有利于国家和社会,而且有利于罪犯个人及他们的家庭,这正是社会主义人权本质的体现。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改造罪犯的条件和环境还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改造罪犯的工作一定会达到新的水平。

  两颗澳星发射成功

  1992年8月14日7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运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地把美国休斯公司研制、澳大利亚经营的通信卫星“澳赛特B1”送入预定轨道。

  我国自1985年10月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服务业务后,1986年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人为适应国际卫星市场的新形势,决定研制运载大吨位卫星的捆绑火箭。美国休斯公司首席科学家斯坦豪尔对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这一方案表示极大兴趣。经谈判,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和美国休斯公司在洛杉矶签订了用我国即将研制开发的“长二捆”发射两颗休斯公司制造、澳大利亚经营的卫星的合同。合同的条件十分苛刻:火箭必须在1990年预定时间内完成试飞。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一枚大型火箭而且要做到首飞成功,这在中外航天史上并无先例。在此后的18个月里,我国火箭技术人员在各种条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将这种新式大推力“长二捆”火箭研制出来,并于1990年7月16日的商业性模拟试验中,成功地把巴基斯坦科学实验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种新式的“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简称“长二捆”火箭,是我国采用捆绑技术的一种新型大推力二级运载火箭。这种火箭以我国11次发射11次成功的“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在第一级火箭周围加上4枚直径为2.25米、高15米的液体助推器。它全长51米,共8个发动机,起飞重量为460吨,起飞推力为600吨,可将8.8吨重的航天器发射到地球近地轨道,若加上上面级,则可将2.5吨至4吨重的航天器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是我国当时运载能力最大的一种火箭。也是世界上大型的商用火箭。

  1992年3月22日,是我国大推力火箭“长二捆”发射第一颗澳星即“澳赛特B1”的日子。然而,就在已经点火、火箭发动机喷出棕黄色四氧化二氮之后,火箭实施了紧急自动关机,停止了发射。美国休斯公司、澳大利亚卫星通信公司和为发射投保的保险公司认为这只是紧急关机、发射中止,而不是发射失败。澳大利亚澳普图斯通讯公司总裁鲍勃·曼斯菲尔德和美国休斯航天通讯集团主席史蒂夫·多尔夫曼当即表示,委托中国发射卫星的计划不变。经过火箭工程技术人员17天的紧张工作,澳星发射故障真相大白:箭上程序配电器第四、第五触点之间,发现有一铝质多余物。当第四触点闭合时,活动的铝质多余物正好在该触点处,造成接触电阻增大,产生高温场,发生爆燃现象,银触点融化、电离。银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由第四接点向邻近的第五接点上簧片迁移,形成定向银离子流,构成第四接点与第五接点簧片间短路,造成电爆管起爆,致使第Ⅰ、第Ⅲ助推器发动机副系统关机。

  我国航天职工顾不上连续作战的疲劳,认真查找出了程序配电器里铝质多余物的来源。他们抱着不被挤出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信念,拉开了奋战100天重新制造一枚“长二捆”的序幕。他们对每道工序负责,做到生产过程中的成千上万个质量问题“步步归零”,终于又创造了一项中国运载火箭研制史上的新纪录。

  1992年8月14日7时,我国运用这一枚新研制的“长二捆”把“澳赛特131”准确地送上预定的轨道,发射倾角精确到1%;在200公里距离的额定近地点高度中,仅差0.9公里,远远小于允许偏差“正负6公里”;在额定1050公里距离的远地点高度上,仅差3.8公里,远远超过澳星要求。准确率超过了被世界航天界认为“最好”的亚星。

  12月21日19时20分,按照合同,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二捆”火箭把第二颗澳星——“澳赛特B2”成功地送入太空。

  至此,我国圆满完成了为澳大利亚发射两颗通信卫星的合同。这标志着我国对外承揽卫星发射任务胜利地迈出了第一步,表明我国的航天发射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两颗澳星发射成功,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具有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组织各路大军协同作战,组织科技攻关,取得同等国力的资本主义国家乃至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可能取得的科技成果。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就一定能在许多科技领域中创造出奇迹。

  《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8皮书发布

  针对长期以来达赖集团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呼应,就中国西藏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制造的种种谎言,以及企图否认中国在西藏地区的主权,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并肆意歪曲西藏的人权状况的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992年9月22日在北京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约3。7万字,分为前言和西藏的主权归属、所谓“西藏独立”的由来、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和中央政府的政策、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人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宗教信仰自由、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人民健康和人口发展状况、生存环境的保护、国家对西藏发展的特殊支持等12部分。这个文件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充分的事实依据,就西藏的主权归属和人权状况作了客观、公正、系统的介绍和阐述。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白皮书运用充分的史实和法律文件证明,自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归人中国元朝版图以来的700多年里,尽管中国经历了明、清、中华民国、最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地方行使着主权,世界上至今也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承认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历世达赖喇嘛包括现在国外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都是由中央政府册封的。长期以来,藏汉人民和睦相处,藏族人民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并与国内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发展建设西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