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尽显繁荣(1990-1999)全文阅读 > 第44章 1994年(6)

第44章 1994年(6)


  1994年3月31日傍晚,3人乘坐摩托艇,携带作案工具,选择水面最宽阔、易于隐蔽,天黑以后过往船只较少的黄泥岭一带水域伺机作案。当“海瑞”号经过时,天色已暗,并下着雨。3名案犯待周围已无过往船只后,驾艇靠上行驶中的“海瑞号”。余爱军、胡志瀚、吴黎宏持猎枪、斧头等作案工具,先后登上游船。上船后,先用猎枪、斧头胁迫,将全体船员和两名导游赶人底舱,后又逼迫船上旅客交出财物,并威逼所有游客进入底舱,然后将“海瑞号”开到预定沉船地点——黄泥岭水域深水区。吴黎宏遂先后向底舱扔入3包炸药,爆炸引起底舱油柜处起火。纵火杀人后,三案犯遂驾艇逃离现场。

  案件破获后,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于1994年6月3日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6月10日开庭公开审理此案。

  3名被告人在法庭调查中,对各自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对法庭出示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均表示认同。三被告人所犯罪行情节特别严重,手段特别残忍,社会危害极大,应依法严惩。

  6月19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杭州召开宣判大会,宣布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3月31日在淳安千岛湖实施特大抢劫、故意杀人的吴黎宏、胡志瀚、余爱军3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死刑的裁定。对3名犯罪分子依法严厉惩处,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是对死难同胞的最好告慰。宣判大会后,遵照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抢劫、故意杀人犯吴黎宏、胡志瀚、余爱军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案件发生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基金进行了多次联系,双方积极配合,协助处理善后事宜。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国务院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是今后7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扶持贫困地区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方针。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不仅大幅度增加了扶贫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且对先期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与调整,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经过连续多年的艰苦努力,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完全稳定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扶贫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虽然目前的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是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共同特征是: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经济发展缓慢,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这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扶贫攻坚的任务、奋斗目标、方针与途径、资金的管理使用、政策保障、组织与领导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计划》提出:到本世纪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一是绝大多数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增长,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500元以上;扶持贫困户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有条件的地方,人均建成半亩到一亩稳定高产的基本农田;户均一亩林果园,或一亩经济作物;户均向乡镇企业或发达地区转移一个劳动力;户均一项养殖业,或其他家庭副业。牧区户均一个围栏草场,或一个“草库区”。与此同时,巩固和发展现有扶贫成果,减少返贫人口。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使绝大多数贫困乡镇和有集贸市场、商品产地的地方通公路。消灭无电县,绝大多数贫困乡用上电。三是改变教育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大多数青壮年劳力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防治和减少地方病,预防残疾。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鼓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国家的扶持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扶贫开发的基本途径是:重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有助于直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的加工业、运销业;积极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又能大量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的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通过土地有偿租用、转让使用权等方式,加快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的开发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劳务输出,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

  为确保本计划的实施,国家现在用于扶贫的各项财政、信贷资金继续安排到2000年。以工代赈资金和“三西”专项建设资金在规定期限内保持不变。适当延长开发周期长的项目的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期限。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每年再增加10亿元以工代赈资金,10亿元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同时,全社会将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计划》规定,对贫困户和扶贫经济实体使用扶贫信贷资金,要从实际出发,在保证有效益、能还贷的前提下,贷款条件可以适当放宽。国有商业银行,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信贷资金,在贫困地区有选择地扶持一些效益好、能还贷的项目。对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企业,其所得税可在3年内予以征后返还或部分返还。

  《计划》要求,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应积极与贫困县定点挂钩扶贫,一定几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应继续发挥人才众多、技术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进一步开展科技扶贫和智力开发,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推广技术,沟通信息、发展经济技术合作。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等沿海较为发达的省,都要对口帮助西部的一两个贫困省、区发展经济。动员大中型企业,利用其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经济合作、技术服务、吸收劳务、产品扩散、交流干部等多种途径,发展与贫困地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合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直接挂钩,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推广、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等形式,提高贫困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继续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帮助驻地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

  《计划》提出,要积极开展扶贫的国际交流,积极扩大和发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客商到贫困地区兴办开发型企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实施。坚持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负责制,保证按期完成计划规定的任务。

  为全面部署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务院于1994年2月28日至3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讲话指出,只要各级领导干部脑子里始终装着贫困地区,与群众同甘共苦,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在国家的必要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立足实际,开发扶贫,持续奋斗,讲求实效,“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就一定能实现。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会上作了题为《扶贫开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的讲话,提出了八项措施,包括提倡和鼓励先富起来的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带动和帮助贫困地区;国家从财政和金融上给贫困地区以足够的支持;国家重大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改革逐步理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要在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扶贫的试点;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贫困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题为《为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他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第一,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要重点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592个贫困县的扶贫开发问题。第二,由政策性银行集中管理扶贫信贷资金,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资金捆不起来、使用分散、济富不济贫的问题。第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方式;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第四,要变封闭式开发为开放式开发,把山里开发与山外开放结合起来,把贫困地区的开发与发达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寻找脱贫致富的途径。第五,认真抓好智力开发,科技、教育扶贫,努力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这是扶贫的根本。第六,要认真贯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责任制。第七,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形成强大的扶贫攻坚支持力量。陈俊生特别强调扶贫开发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扶贫县在完成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攻坚任务之前,要下定决心做到:不买小汽车,不建宾馆和高级招待所、不新盖办公楼,不搞县改市。这既是纪律,也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取信于民,激励民众、实现扶贫攻坚的任务。

  1994年4月15日,国务院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知强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要根据《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和任务,制定具体的攻坚计划,动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贯彻实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扬扶贫济困的精神,从多方面给贫困地区大力支持,促进和保障《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的实现。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我国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计划的如期实现,将标志着我国消灭绝对贫困历史任务的终结和从下世纪初进入解决相对贫困新阶段的开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中国妇女的现状》白皮书公布

  1994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妇女的现状》的白皮书。1992年3月,联合国决定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这使中国妇女的状况倍受世界关注。为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在“平等、发展、和平”的方向上取得的历史性的伟大进步,让世人全面了解中国妇女的现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这份长达2万多字的白皮书。

  白皮书除前言外,共分8部分,主要内容是:1.中国妇女的历史性解放。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对中国妇女的压迫和摧残特别深重。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伟大而深刻的民族民主革命,伴随着这场革命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妇女解放运动,使中国妇女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解放。(1)在土地改革中,广大农村妇女与男子一样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男女经济不平等的状态。(2)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的热潮。(4)旧中国妇女文盲比例达90%,新中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群众性扫除文盲运动。到1958年,有1600万妇女摆脱了文盲状态,初步改变了中国妇女愚昧落后的状况。(5)宣传和贯彻婚姻法,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的婚姻制度。(6)新中国一成立便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禁娼。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这种在旧中国屡禁不绝、严重摧毁妇女身心和侮辱妇女人格的社会痼疾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