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尽显繁荣(1990-1999)全文阅读 > 第60章 1996年(3)

第60章 1996年(3)


  《纲要》认为,1996~2010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过去的五年中,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完成或超额完成“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区域经济不同程度地发展壮大,科教事业取得重大进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国防建设在调整中发展,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取得显著成效。未来15年,我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态势,具备继续前进、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从世界范围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我国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我们要正确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纲要》确定的“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莫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将有较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大为增强,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纲要》强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后15年,必须认真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条重要方针,即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纲要》特别强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九五”期间,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明显成效。

  《纲要》规定了“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货币供应、国际收支、人口和就业等方面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强调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纲要》认为,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努力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保证农民收入较快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巩固工农联盟。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在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体系、流通体制和储备调节制度,制定鼓励地方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政策,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依法保护耕地,加强水利和林业建设。必须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强化科教兴农,加快发展农用工业,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纲要》要求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力量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要振兴支柱事业和调整轻纺工业,进一步面向市场,激发竞争活力,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提高军队素质,增强国防实力。

  《纲要》要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各级政府要依法治教,增加教育投入。要注意搞好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依法保持并合理开发国土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统筹规划城乡建设,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规模适度,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坚持“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同时,积极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纲要》要求,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等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要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在鼓励东部地区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纲要》认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建设善于经营管理的领导班子、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上狠下功夫,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活力。要在国家法律的规范下,积极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初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纲要》要求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干部和人民,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加强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完善城镇居民自治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工作。各级政法部门要加强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斗争,积极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与经济犯罪活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纲要》还强调,“九五”期间,我国将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的稳定繁荣。同时,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作出了具体部署,确定了发展目标,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确定了中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开展全国范围的“严打”斗争

  199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1996年初,在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极不稳定的因素。一些地方的治安状况不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猖獗,接连发生特大恶性案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些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横行不法,杀人、抢劫、盗窃等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上升,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丑恶现象仍在不少地方继续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妨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2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提出要在1996年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强化重点治乱工作,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严重刑事犯罪。4月,中共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迅速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严打”斗争,以进一步维护社会治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中央指出,这场“严打”斗争对于解决当前的突出治安问题,有力地打击嚣张一时的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有效地保障群众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为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和领导好“严打”斗争,真正在行动上而不是在口头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各级政法部门要以战斗姿态投入到“严打”斗争中去,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为落实中央精神,公安部随后召开了“严打”工作会议,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作出具体部署。公安部要求通过这场“严打”斗争,要侦破一大批重大案件,追捕一大批负案逃犯;坚决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严厉打击、密切防范以金融单位和城市居民区为作案目标的抢劫、盗窃犯罪;集中整顿一批治安混乱的地区、部位和路段;严厉查禁制贩吸食毒品、卖淫嫖娼、制黄贩黄、赌博等违法犯罪和社会丑恶行为;大力收缴非法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严厉打击非法制贩枪支活动。坚决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大力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

  公安部强调,在本次“严打”斗争中,第一,各地公安机关要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这场斗争收到实效。第二,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明确重点,组织相对集中的行动。第三,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一大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第四,大造“严打”的声势,发挥法律的威力。第五,抓好队伍的组织动员和管理工作,以旺盛的斗志和严明的纪律保证“严打”斗争的顺利进行。第六,把“严打”斗争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措施紧密结合起来。第七,把严打斗争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八,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与有关部门紧密协作配合,力争这场斗争取得最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