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尽显繁荣(1990-1999)全文阅读 > 第56章 1995年(8)

第56章 1995年(8)


  (7)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8)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国家必须有一定积累,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企业也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增强发展后劲。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

  (9)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10)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总的原则应当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

  (11)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建立和完善国防工业运行机制,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增强平战转换能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并反映时代特征的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

  (12)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要同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十二个重大关系的讲话,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讲话具有指导性、理论性、系统性、全面性、时代性、战略性、辩证性等特点,是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运用和科学阐述。讲话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深刻地辩证地提出了处理事关现代化建设大局的“十二个重大关系”的思想和原则,对于正确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在世纪之交进一步取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更大胜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所以说,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十二个重大关系的讲话是一篇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光辉文献,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

  1995年10月22日至24日,联合国举行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18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相聚一堂,共商如何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0月21日至25日赴美国纽约出席了这次盛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我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到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4日,江泽民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发表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讲话围绕共同缔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个主题,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政府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立场。

  江泽民在讲话中概括地指出了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50年来联合国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局势的发展和变化,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关于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原则主张。

  江泽民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指明方向,针砭时弊,指出:“任何国家,自恃强大,迷信武力,谋求霸权,推行扩张政策,注定要失败。制造借口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终将自食其果。不顾当代世界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动辄以孤立、制裁相威胁,这种霸道行为只能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凭借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他国贫困落后的基础上,是不得人心的。企图包揽世界事务,主宰别国人民命运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了。”这些观点,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呼声。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进一步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要建立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要造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要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所要共同缔造的更美好的新世界的主要标志。

  在联合国180多个会员国中,发展中国家占了绝大多数。它们虽然早已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新兴力量,但它们的利益和要求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反映和尊重。历史证明,没有发展中国家的振兴。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的持续发展也会遇到很大困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江泽民在讲话中强调,必须改变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不公正现象,“发达国家应该从提供资金、减免债务、转让技术、平等贸易等方面,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符合发达国家的长远利益”。中国政府的这一主张。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一致赞赏。

  江泽民的这篇讲话,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重视和国际舆论的广泛赞扬。

  在出席联合国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期间,江泽民出席了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揭幕仪式并致词。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这件具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的礼物,蕴含着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12亿人民,对联合国实现其崇高使命的良好祝愿。

  出席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积极和有益的会晤。两国领导人对今后发展中美关系和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中的问题取得了一些共识。江泽民说,“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是我们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政策”,“我们需要尊重各自的国情与选择,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距,以一种平等、协商和合作的精神,处理相互间的一切问题”。克林顿表示,一个强大、稳定、繁荣、开放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对中国孤立、对抗、遏制都不是选择,同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是唯一的选择。就影响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台湾问题,克林顿重申了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和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的立场,并表示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所作的承诺是认真的。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这次会晤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会议期间,江泽民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和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科威特国埃米尔贾比尔、日本首相村山富市、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印度总理拉奥、新西兰总理博尔格、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以色列总理拉宾、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法国总统希拉克、泰国总理班汉·西巴阿差、荷兰首相科克、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等许多国家领导人,同他们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这些会见不仅增进了中国与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且推动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