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尽显繁荣(1990-1999)全文阅读 > 第93章 1999年(3)

第93章 1999年(3)


  5月8日,我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指出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一野蛮暴行提出最强烈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中国政府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当天下午,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紧急召见美国驻中国大使尚慕杰,奉命就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一事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最强烈抗议。次日,胡锦涛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就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发表电视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的严正立场和采取的措施。同时表示,中国人民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暴行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中国政府坚决支持、依法保护一切符合法律规定的抗议活动。我们相信,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会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维护大局,使这些活动依法有序进行。要防止出现过激行为,警惕有人借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坚决确保社会稳定。

  5月10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给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打来热线电话,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的野蛮暴行表示极大愤怒。江泽民在电话中表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这一事件承担全部责任,否则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他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这是彻头彻尾的炮舰政策,应当引起各国政治家的警惕。他希望中俄双方保持密切磋商,加强协作。

  同日,外交部长唐家璇再次就我使馆被袭击事件向美驻华大使尚慕杰提出严正交涉,代表中国政府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严正要求:(1)公开、正式向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和中国受害者家属道歉。(2)对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事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3)迅速公布调查的详细结果。(4)严惩肇事者。他同时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应立即停止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军事行动,使科索沃问题早日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这一天,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在北京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的精神,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中方决定:推迟中美两军高层交往;推迟中美防扩散、军控和国际安全问题磋商;中止中美在人权领域的对话。

  5月11日,江泽民在会见俄罗斯总统特使切尔诺梅尔金时再次强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进行导弹袭击,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必须按照中国政府的严正要求对中国人民作出交待;冷战结束后,究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如何在未来的21世纪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普遍繁荣,必须由世界各国人民来共同讨论和决定;中俄两国对主持正义、维护和平负有共同的历史责任。江泽民特别指出,中国人民将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以实际行动回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

  我驻南使馆被袭击的消息传人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各地群众纷纷以各种形式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残暴行径。在北京、上海、哈尔滨、重庆、太原、合肥、武汉、厦门、汕头等地,大学生及各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举着“反对霸权,反对侵略”、“捍卫主权,还我使馆”、“强烈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等标语,抗议北约侵犯我国主权,杀害我无辜同胞。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有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各民主党派、宗教团体,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等社会各界连日召开座谈会,愤怒声讨北约暴行。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公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径,是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的。中国人民坚决支持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要求北约对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承担全部责任。在香港、澳门等地,社会各界纷纷发表抗议函件,游行示威,表示拥护政府严正声明,抗议北约粗暴践踏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表示,要努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决保卫各族人民的和平生活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果实,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5月9日,中国政府处理驻南使馆遭北约袭击事件专门小组到达贝尔格莱德。12日,在轰炸中遇难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位烈士的骨灰和负伤人员及部分使馆工作人员,由专机接回北京,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到机场迎接。下午,新华社、光明日报社分别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送别3位为国捐躯的优秀记者。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悼念活动。5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欢迎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使馆工作人员。大会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和驻南新闻工作者给予表彰的决定》,并宣布,批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为革命烈士。《决定》指出,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轰炸的5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驻南大使馆全体工作人员在使馆的坚强领导下,忠实执行中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驻南新闻工作者,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及时、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科索沃危机的最新动态和事实真相,展现了新时期外交、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21日,在北京举行了我驻南使馆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事迹报告会。

  在这次欢迎我驻南使馆工作人员大会上,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重申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严正立场。强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袭击我驻南使馆事件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作出全面交代,中国政府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讲话号召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在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美国及其他北约国家的领导人就轰炸事件向中国政府、人民和受害者家属作了公开道歉。7月18日至20日,中美双方就中方伤亡人员的赔偿问题达成共识,美国向中国政府支付450万美元的赔偿金,中国政府将把这一款项分付给三位烈士的家属及受伤人员。12月16日,中美双方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美国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支付2800万美元,作为轰炸所造成的中方财产损失的赔偿。中国政府强调,美国轰炸中国驻南使馆构成美国的严重国际不法行为,美国政府必须为此承担国家责任,包括对中方所遭受的一切损害作出迅速、充分和有效的赔偿。美国政府应对轰炸事件作全面和彻底的调查,并严惩肇事者,以尽快给中国政府和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

  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暴行,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不可欺的,中国人民是不可辱的!

  何厚铧当选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1999年5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澳门旅游活动中心举行,何厚铧当选为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

  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经历了充分的酝酿和准备过程。1998年5月5日,由100名委员(澳门60位委员,祖国内地40位委员)组成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开始了落实“澳人治澳”的实际步骤。

  1999年1月16日,澳门特区筹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办法》,其中规定,第一任行政长官参选人必须具备如下资格:(1)不具有外国居留权或承诺在担任行政长官期间放弃外国居留权的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2)年满40周岁;(3)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4)拥护基本法;(5)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澳门特别行政区。《产生办法》还规定,现职公务员如愿意参选第一任行政长官,在表明参选意愿时,须辞去公职,脱离工作岗位。有意参选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人士应以个人身份参选,具有政治性团体身份的人士在表明参选意愿时必须退出政治性团体。此外,《产生办法》还规定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推选委员会在澳门以提名选举的方式产生,并规定了具体的报名、资格审查、提名与确定候选人和选举的具体办法。

  4月9日至10日,在经过了半年多时间的咨询、报名、选举工作后,在北京召开的筹委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立法会和司法机关产生办法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具体产生办法》,以无记名和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185名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其中,工商、金融界60人,文化、教育、专业等界50人,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50人,原政界25人。同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决定,4名具有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都是推选委员会委员。澳门地区全国政协委员以协商互选方式产生了11名推选委员会委员。至此,由200名澳门永久性居民组成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顺利产生。

  推委会的成立表明选举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的工作正式提上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办法》的规定,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推举过程应在推选委员会产生后的45天内完成。凡有意参选第一任行政长官的人士,报名时须以书面形式向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表明意愿并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参选人员简历表》,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负责对已递交简历表的人进行资格审查,必要时可要求其就表格中填写的事项提交证明文件。凡符合资格者,成为第一任行政长官参选人,并由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公布参选人名单。

  推选委员会委员根据上述参选人名单,经过协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提名产生第一任行政长官候选人人选。每位推选委员会委员只可提名一位候选人人选。凡获得推委会委员20人或20人以上提名者成为第一任行政长官候选人,由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予以确认。

  4月12日至17日,首任特区行政长官参选报名工作在澳门举行,共有9人报名。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对这9位人士进行了资格审查,最后确定区宗杰、刘球、梁排康、何厚铧和梁四超等5人符合参选资格,成为澳门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参选人。4月23日,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何厚铧和区宗杰分别以125票和65票当选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候选人,并得到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的确认。

  1999年5月7日上午,推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听取首任行政长官人选候选人何厚铧和区宗杰的施政设想。

  何厚铧说,作为一个生于澳门、长于澳门的中国人,时时不忘祖国统一,一直盼望澳门重投祖国怀抱。他表示,此次参选是要以行动表达服务澳门的意愿,参选政纲就是一个服务澳门的承诺。何厚铧从9个方面谈了他的施政设想。他说,其中“一国两制”置于首要地位,它是整个参选政纲的最基本依据,也是政纲可行性的根本保障。

  区宗杰发表了7000多字的演讲。他表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去思考澳门,思考未来,思考自己。区宗杰主要讲了两个大问题:个人自由和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行政长官。

  次日,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答问会,由何厚铧、区宗杰分别回答推委的提问。

  按照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的决定,推委会4个界别分两组进行上、下午共4场的答问会。其中,工商、金融界及原政界人士,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代表两个界别为一组;文化、教育、专业等界和劳工、社会服务、宗教等界两个界别为一组。提问的推委事先准备好问题加封后投入相关候选人的箱中,在开会后由会议主持人抽取,抽中的推委按顺序提问。两个候选人则分上、下午交叉前往两个组的分会场,分别回答提问。

  当天的答问会上,推委们针对目前澳门存在的问题,一一向未来特区行政长官人选候选人寻求答案。在上、下午共4场答问会中,两个界别组各分别有54人次的推委提问,何厚铧共回答了61个提问,区宗杰共回答了47个提问。问题涉及了澳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澳门特区成立后“澳人治澳”的方方面面,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对首任特区行政长官候选人的面对面的考核,也表现了推委会委员们对澳门、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