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全党必须在学风上有一个明显进步。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没有止境,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在跨世纪的历史关头,面对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以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努力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党内学习和讨论问题,要提倡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允许发表不同意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要随意把学习、讨论中的不同认识说成是政治倾向上的“左”或右。要把发扬党内民主同严格党的纪律统一起来,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向上级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允许在宣传媒体上公开发表,也不得在群众中散布。
(6)切实加强对理论学习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党要管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要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的领导责任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加强督促检查。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学识渊博、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要鼓励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教育部门要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加强教材编写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
为切实搞好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于1998年7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进一步动员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全党同志首先是领导干部,务必站在面向世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中央的决策,只有努力学习、正确理解、认真执行、坚决维护的义务,绝没有不执行、或者随意改变的权利。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关键要看行动。讲政治,这就是很重要的政治;讲纪律,这就是很重要的纪律。江泽民指出,理论学习新高潮能不能扎扎实实地兴起来,理论武装工作能不能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好邓小平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会议要求,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落实落实再落实,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邓小平理论真正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胜利前进。此后,全党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逐步形成高潮。
抗洪抢险斗争
1998年入汛以来,由于气候异常,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强降雨,雨量成倍增加,致使一些地方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连续60多天超警戒水位,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沙市江段曾出现45。22米的高水位。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先后出现3次洪峰。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沿江沿湖的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
坚决战胜这场洪水,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也是对中国人民与天奋斗的勇气、信心和力量的一场严峻考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特别是受灾省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同前来支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一起,团结奋战,力挽狂澜,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表现出了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终于确保了大江大河大湖干堤的安全,确保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成绩,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
洪水给灾区人民造成严重损失。到1998年终核定,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685万间,损坏房屋1329.9万问;农作物受灾面积2229.2万公顷,成灾1378.5万公顷,绝收529.5万公顷;因灾死亡4150人;紧急转移安置1839.3万人;水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50.9亿元。但是,从历史上看,在这样的特大洪水面前,损失已经减少到了最小程度。1931年长江大水,8月19日江汉关水位28.28米,开建关以来最高纪录。汉口市除少数高地外大多被淹,武昌、汉阳也进水,当时报刊有“大船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蚁,漂流四围”的描写,每日因瘟疫、饥饿、中暑死人过千,积水里漂浮的人畜尸体、污秽垃圾发出阵阵恶臭。中下游345处于支流堤防漫决,沿江大中城市几乎都被水淹。长江流域死亡14.5万人。1954年长江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水,8月18日武汉关最高水位是29.73米,为历史最高。但由于上游3次分洪,武汉三镇得以保全。这次水灾,由于水淹和大水过后的疫病,有3万多人被夺取了生命。
1998年的洪水,第六次洪峰连续冲击24小时,8月19日,武汉关水位升至29.43米。22万军民誓死保卫大堤,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无一被淹。1998年先后死亡1320人,90%是山洪、泥石流等猝不及防的原因造成的。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告诉中国人民:还是共产党好、新中国好、社会主义好!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抗洪抢险作为头等大事,科学决策,坚强领导,是决战决胜的根本保证。在整个抗洪抢险中,党中央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直接指挥这场斗争,始终与抗洪军民心心相连,同舟共济。
8月13日、14日,在长江第五次洪峰袭来的危急关头,江泽民总书记冒着酷暑,下荆江,赴洪湖,再抵武汉龙王庙、月亮湾险段,指导抢险,慰问军民,给全国人民以巨大鼓舞。9月3日至6日,他再次亲临湖南、江西、黑龙江考察抗洪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
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先后到齐齐哈尔市的昂昂溪区堤防、哈尔滨松花江的老头湾和北岸察看水情,亲切慰问抗洪抢险军民,指导抗洪斗争。
7月4日至9月2日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3次亲临长江、嫩江、松花江抗洪前线,下九江,抵荆州,到武汉,赴湖南,走东北,到最危险的堤段察看汛情,指挥战斗。
8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先后赴荆州、九江、岳阳,察看险要地段,慰问受灾群众。问吃问住问医疗。
8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到松花江险段、大庆、镇赉县等地指导抗洪,看望灾民,鼓励军民背水一战,夺取全胜。
抗洪期间,尉健行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要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根据他的指示,中纪委监察部先后发出了《严明纪律保证防汛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的通知和《严肃查处防汛抗洪斗争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的通报。
8月31日至9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先后深入江西、湖南、湖北灾区,检查卫生防病防疫和中小学秋季开学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作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自长江抗洪抢险工作开展以来,先后5次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泽民总书记亲临长江、东北抗洪第一线,指挥和部署抗洪抢险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集中亿万军民的意志和力量,从维护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果断决策,正确领导了这场抗洪救灾的伟大人民战争。7月23日,当长江第二次洪峰将要到达武汉时,江泽民总书记发出要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武汉等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战斗号令。从此,“严防死守”、“三个确保”成为长江两岸、嫩松两江沿岸军民抗洪抢险的响亮口号和英勇实践。8月7日夜,在汛情最危急的关头,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了国家防总的工作汇报,作出著名的8条决定,要求把抗洪抢险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这一决定,成为全国抗洪抢险新的动员令。8月14日,江泽民在武汉作了《夺取长江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的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总动员,要求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继续全力支持,直到最后胜利。这一决战号令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沿江270万军民更是坚持再坚持,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投入战斗。8月20日,朱镕基总理提出要军民一致,万众一心,咬紧牙关,背水一战,夺取最后胜利。9月4日,江泽民在江西视察时作了《发扬抗洪精神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重要讲话。他指出,从全局上看,全国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当前,在继续做好抗洪抢险最后阶段工作的同时,全国受灾地区的工作重点要逐渐转到救灾工作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上来。从而发出了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新动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授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一调动抗洪抢险一切人、财、物,实施了高效的组织指挥。抗洪期间。共调动了27万多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800多万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如果再加上按中央统一部署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分层次实施的组织工作,以及为之服务的交通、通讯、医疗服务人员,这次抗洪抢险总共动员的力量有上亿人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是没有过的。
受灾省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和决策,加强对抗洪抢险的领导,全力以赴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奔赴现场,同广大军民一道顽强奋战。从省委书记到支部书记,从省长到村长,坚守的都是最危险的堤段。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立生死牌,人敢死队,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以钢铁之劲旅,挽狂澜于既倒。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坚守荆江大堤到抢堵九江决口,从会战武汉三镇到防守洞庭湖区,从保卫大庆油田到决战哈尔滨,哪里最危险,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人民的子弟兵。哪里有解放军,哪里就能化险为夷。从将军到士兵,人人奋勇争先,用血肉之躯铸起了冲不垮的坚强大堤。全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抗洪抢险的兵力总计达27.6万人,先后出动官兵433.2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500多万人,车辆23。68万台次,舟艇3.57万艘次,飞机和直升机1289架次,抢救转移群众419.5万人,抢救加固堤坝7619.6公里,抢堵决口和排除险情5762处,转运物资7982万吨。广州、南京、济南、沈阳军区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的主要军政领导和110多名将军亲临一线指挥、5000余名师团级领导干部奋勇当先,再次显示了钢铁长城坚不可摧的神威。有的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公安干警积极投入抗洪抢险,不畏艰苦,维护了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为党和人民建立了新的历史功勋。
人民群众是夺取抗洪抢险胜利的主力军和真正英雄。在受到洪水威胁和袭击的各个地区,人民群众在惊涛骇浪面前没有惊惶失措,在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时刻没有悲观消沉,他们忍着悲痛更加斗志昂扬地迎战洪水。儿子牺牲了,父亲冲上来;丈夫殉职了,妻子顶上去。
他们舍小家保大家,舍局部保全局,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