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学术界还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但在多数人看来,1999年就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对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年初,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以此为指导,中国政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采取措施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以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基本利益。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被载入宪法,反走私斗争深入开展。机构改革继续进行,反腐倡廉工作常抓不懈,以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为目的的“三讲”教育在全国范围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全面展开。党和政府果断地处理了邪教组织“法轮功”问题,全国兴起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的教育热潮。
坚持了两年多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继续深入。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进入新的阶段。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随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受聘震动全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高等教育改革、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以此为契机全面铺开。
在对外关系中,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N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我国政府和人民严正抗议霸权主义势力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在对台问题上,我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批驳李登辉鼓吹的“两国论”,正告台湾当局顺应民心,正视现实,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早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199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日,举国上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共和国50华诞。
11月15同,中美双方签署《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标志着我国在实现完全统一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年底,北京及全国各地隆重举行了迎接2000年的跨世纪庆祝活动。
一个世纪的历程证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正以新的成就走过20世纪最后一年,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到来。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1999年1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活动开始于1996年底。据当年12月26日新华社报道,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新闻出版署、团中央和中国科协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文化下乡。具体包括图书、报刊下乡,即在全国广泛开展城乡中小学生“手拉手”赠书活动,实施“万村书库”和“希望书库”工程,建立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动员各方力量向农村赠送书报刊等;送戏下乡,要求各级各类文艺团体深入农村为农民演出,并组织“文化列车”,送戏到京九铁路沿线农村等;电影电视下乡,主要是加强农村电影发行放映队伍建设,增加电影放映点,并采取措施,使农村电影放映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第二,科技下乡。具体包括科技人员下乡,即组织各级各类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科技信息下乡,即动员各级科技部门、农业部门、科协及所属学会,多渠道向农民提供科技报刊、录像带等科技资料,帮助农村建立科技信息网络,同时,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第三,卫生下乡。具体包括动员和组织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到农村巡回医疗;推广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乡(镇)医院的经验,动员医院在技术、管理和设备等方面帮助、扶持当地贫困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并对农村卫生人员进行培训。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1997年4月,中宣部等十部委又提出了45项具体措施,以保证这项活动能够经常化、制度化。11月。十部委再次发出通知,对“三下乡”活动进一步作出部署,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为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服务,摆位要高,力度要大,措施要实,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通知要求,要努力做到“三下乡”常下乡,各部门、各行业要牢固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到农村去,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为“三下乡”提供帮助,加强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和计划生育阵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通知还强调,“三下乡”要紧扣奔小康这个主题,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下乡”要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合起来,着力为贫困地区服务。要着力抓好示范,精心组织好“百万农村青年科技传播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等大型示范活动。通知指出,“三下乡”要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起来,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活动结合起来,和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结合起来。要切实加强对“三下乡”工作的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三下乡”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具体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把工作落到实处。
1997年冬至1998年春,中宣部、团中央集中开展了百万农村青年科技传播活动,其中包括新建5000个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组织千支青年星火带头人志愿者服务队,培训千万农村青年,增强农村青年的科技致富本领等。
1998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了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任务。
1999年1月,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召开“三下乡”座谈会,对“三下乡”活动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会议认为,要从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从全面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化对“三下乡”的认识,努力开创“三下乡”工作新局面。今后的“三下乡”,是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不断满足农民的需求,是非做好不可的事情。方方面面、上上下下要协同动作,共同努力,把“三下乡”抓好。
会议还强调,要切实加强对“三下乡”的领导。各地都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并狠抓落实。要把重点放在贫困地区,多为贫困地区农民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重点帮助灾区的农民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在“三下乡”活动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广泛宣传,大力表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各新闻单位要通力合作,集中报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当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科技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团中央、中国科协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认真贯彻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改善农民生活服务,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通知》对“三下乡”活动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全面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第二,精心组织一批带动作用大的集中活动。其中包括举办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组织知名艺术家慰问洪涝灾区群众;建起千座卫星广播电视收转站;启动西北五省(区)科普工程;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科普示范工程;组织万场科技大集;开通百县“科技110”;集中组织播放农村科技录像片;恢复和新建千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实施农村青年“三下乡”接力行动。第三,着力为灾区和贫困地区农民办实事。第四,认真坚持“三下乡”的成功经验,即把“三下乡”与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把集中活动与经常工作结合起来;把面上活动和雪中送炭结合起来;把组织活动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把“送”与“用”、“送”与“建”结合起来;把“三下乡”与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三下乡”与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办实事与新闻宣传结合起来;把“三下乡”与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结合起来。第五,进一步加强对“三下乡”工作的领导。
“三下乡”活动自开展以来成果显著,至1999年初,共送下去图书1.5亿多册,送戏下乡340多万场,电影下乡1300余万场;下去科技人员200多万人次,办科技培训班49万多次,有近1亿农民参加了培训;12600多支医疗队下乡,给1720多万农民看了病,培训乡村医务人员50多万人次。“三下乡”活动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有效载体;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了小康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
“三下乡”活动自开展以来,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结合,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1999年3月5日至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新的成就和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3月5日,朱镕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十个部分:(1)1998年工作回顾和1999年工作总体要求;(2)继续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3)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4)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5)认真做好金融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6)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有效利用外资;(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8)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9)努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0)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
报告认为,在1998年中,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年初确定的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1999年政府工作的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稳定和加强农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开拓城乡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整顿经济秩序,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
报告强调,实现1999年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继续由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集体、个体和社会其他方面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要确保资金的合理投向,集中力量搞好农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城乡电网改造、粮食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工程质量。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制止搞重复建设,必须是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项目。要强化预算管理,努力增收节支。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改革,重点是全面清理和规范收费,逐步实行“费改税”。要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报告特别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从中、长期来说,仍然要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