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尽显繁荣(1990-1999)全文阅读 > 第63章 1996年(6)

第63章 1996年(6)


  中国奥运代表团扬威亚特兰大

  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市举行。这届运动会适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百年盛典,也是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多,参加运动员最多的一次全球体育大家庭的团聚,其规模、意义、影响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在本届奥运会上,首次实现了受邀国家和地区全部参加的目标,197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会聚五环旗下,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开幕式上所说,体育是友谊,体育是健康,体育是教育,体育是生活,体育把世界带到了一起。

  参加第26届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由495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10名(男子110名,女子200名),是我国派出参加历届奥运会规模最大的。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任代表团团长,袁伟民、徐寅生、魏纪中、李富荣为副团长。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全部26个大项目中22个大项的比赛。奥运健儿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在强手如林的角逐中共获得50块奖牌,其中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2枚,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列第四位,保持了在“第二集团”的领先地位,实现了预定的奋斗目标,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

  在这次世界最高水平的较量中,我国的体育健儿创下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佳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突破,在亚特兰大的赛场上16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7月20日进行的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后起之秀孙福明勇挫古巴名将埃·罗德里格斯,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挂在胸前;来自广西的大力士唐灵生在5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一举拿下金牌,并以307.5公斤的总成绩刷新了保加利亚运动员佩沙洛夫保持的世界纪录,这也是我国举重选手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金牌;22岁的占旭刚力拔千钧,打破男子70公斤级举重抓举、挺举和总成绩全部三项世界纪录,并以总成绩357。5公斤夺得金牌;体操名将李小双力克俄罗斯、白俄罗斯高手,以58.423分荣获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全能冠军;射击选手李对红和杨凌分别获得女子运动手枪金牌和男子移动靶金牌,并刷新奥运会纪录;跳水宿将熊倪终于在7月29日圆了他的奥运冠军梦,以无可争议的精湛技艺获得男子3米跳板跳水比赛金牌;具有“东方飞鹿”美誉的王军霞在众多选手的夹击下以超人的毅力连续参加5000米、10000米长跑的预赛、决赛并勇夺5000米金牌和10000米银牌;乒乓球选手斩关夺隘,一路拚杀,囊括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全部四项冠军;跳水女将伏明霞身兼两项,成为奥运会上第一个独得跳板、跳台两枚金牌的双冠王;泳坛女杰乐靖宜在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蟾宫折桂;来自江苏的女双选手葛菲、顾俊则为中国羽毛球队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香港选手李丽姗在奥运会女子帆板比赛中获得金牌,为香港赢得奥运历史上首枚奖牌,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此外,中国女子足球队、女子垒球队,连克诸多劲旅,获得奥运会银牌;蒋丞稷在男子100米蝶泳、50米自由泳两项中取得第四名;中国女排在经历低谷之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奥运赛场并取得银牌。所有这些成绩都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进步,宣布中国人正在更多的体育项目中,大步跨进世界高水平的行列。

  在亚特兰大的赛场上,我国的体育健儿也以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拚搏的风采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所在。当举重运动员张祥森奋力支撑他最后一举冲击冠军的沉重杠铃,乃至右小臂骨折时;当射击运动员王义夫带病蹒跚走进赛场,在比赛中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吸氧时;当在比赛中曾经出现意外失误的李小双没有一丝沮丧,而在体操个人全能赛中抖擞精神表演他的精湛技艺时,所有的人都为他们所感动,这是中国运动员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也体现了他们心中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崇高信念。

  洋溢在奥运选手身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起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奥运比赛的场上场下、前方后方,中华民族表现出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旅美华侨和留学生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奥运健儿呐喊助威,端茶送饭;在远离赛场的神州大地,关注奥运赛况,为前方将士献计献策,成了12亿中国人盛夏中最热的话题。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更加燃旺了运动员们为国争光的斗志,他们的积极参与,把奥林匹克精神推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和范围,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胜利!

  8月8日,载誉凯旋的奥运健儿在北戴河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江泽民在讲话中说,这届奥运会规模是空前的,创造了许多优异的成绩。我们的运动员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你们顽强拚搏的精神和良好的风貌,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坚定意志,你们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女。他说,这届奥运会是对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和体育工作的一次检阅,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和不足。希望体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改进工作,在今后的各项赛事中取得更大成绩,为人民再立新功。他说,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奋斗。各条战线都要向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学习,发扬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精神,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

  为了鼓励在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的运动员,国家体委决定授予王军霞等16名奥运会金牌获得者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授予隋新梅等86名奥运会银牌、铜牌获得者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京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1996年9月1日上午9时13分,北京西站一列挂着“北京西一深圳”方向牌的橘红色旅客列车缓缓驶出站台。这标志着举世瞩目的京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京九铁路位于京沪、京广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北京西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包括同期建成的天津至霸州和麻城至武汉的两条联络线在内,全长2553公里。京九铁路具有工程艰巨、工期紧张、技术要求高、项目管理复杂等特点。经过参建单位3年的艰苦努力,于1995年11月16日提前铺通。紧接着,全面转入站后工程建设和收尾配套工程施工,共建设大、小车站202个,房屋228.7万平方米;敷设通信光缆2273公里;架设电力线路近4000公里,新建配电所50处。同时,还完成了给排水、暖通、机务、车辆、工务等运营设施,终于使京九铁路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实现全线开通运营,经铁道部京九铁路初验委员会检验评定,设计施工质量总评优良。

  京九铁路的建成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它圆了中华民族一个“世纪之梦”。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曾设想,在九江建大桥,“使之成为南北铁路之一中心”。新中国诞生后,从1958年提出“小京九”(北京到九江)方案,到1991年4月“大京九”(与香港九龙接轨)列入国家“J \32”计划,前后又经历了32年时间。不过,当时定下的目标是:争取在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铺通京九铁路。1992年秋,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发展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决定尽快打破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经过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论证,制订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三年铺通京九铁路”的战略决策。随后,铁道部的两个勘察设计院、16个工程局和5个铁路局的10多万专业人员和上万台机械设备,从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上百个工点迅速抽调,于1993年正式拉开了京九会战的序幕。

  京九工程建设共分为三个阶段:1993年为初战阶段,争分夺秒进行工程设计,马不停蹄展开全面施工,从北到南形成会战态势,保证了首战告捷;1994年为攻坚阶段,强攻重点桥梁隧道和软土路基,基本完成线下工程,实现了攻坚获胜;1995年为决战阶段,从11个突破口上突击铺轨架梁,到10月底即基本铺通,确保了决战必胜。

  在京九铁路的建设中。国务院提出了“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和“谁投资谁受益,多投资多受益”的原则,采取合理划分投资范围。以中央投资为主,地方集资和外资贷款为辅,中央与地方联合建设的方式,实施铁路投资体制的改革。在管理体制方面,推行授权模拟业主负责制,实行统分结合,分段承包。建立竞争机制,承担施工任务的10多个工程局,基本上都是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定的。各施工单位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成本核算。同时在全线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由建设单位选定第三方,对工程建设的投资、质量、工期进行有效监督,以保证工程的全面、顺利完成。

  京九铁路的10余万建设者为“大京九”的提前铺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3年间,他们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科学组织、精心施工,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突破了一个个施工难点,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中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战胜洪水袭击、排除岩石坍方,许多人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而积劳成疾,有的工人牺牲于意外事故突然袭来的操作岗位上,一些指挥员殉职于部署工作的会场或送医院抢救的路上。建设者们“决战在京九,奉献在京九,立功在京九”,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的拚搏精神,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是“京九精神”的具体体现。

  京九铁路的建成,也得到了沿线各省、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铁路沿线99个县(市)上万个乡村的农民牺牲了责任田、果园、菜地、鱼塘,将其埋在了路基下,为了铁路开工拆除了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房屋,而且,所有这些占地、砍树、拆房、迁坟,大都是在法律手续未办妥、经济补偿尚未兑现的情况下进行的。

  京九铁路为我国开辟了一条新的贯穿南北的运输大通道,对于完善我国铁路布局,缓解南北运输紧张状况,带动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港澳地区的稳定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在此之前,从北京到南粤2400公里的距离,东西方向已经有10条铁路,其中双线铁路6条;而南北方向上,却只有京广、京沪两条铁路。这种“经疏纬密”、“经细纬粗”的路网状况,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很不合理。有了京九铁路,将使全国铁路路网布局趋于完善,有利于增强铁路运输能力,充分发挥综合运输效益。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京广线以东的南北方向上的客流量和货运量,已较解放初期增长了十几倍,而铁路运输能力只增加了两三倍。南北方向上的买票难、乘车难、托运难、运货难,比之东西方向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京九铁路的建成,将大大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这种紧张状况。

  第三,京九铁路沿线地区,是我国粮棉等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区,其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也很丰富。过去由于交通不发达,那里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利用,制约了沿线地区尤其是冀中、大别山、井冈山、粤东等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京九铁路的建成,使沿线地区交通条件得到显著改变,可以满足沿线经济发展对铁路运力的需求。它也必将促进沿线地区的改革开放,进而带动其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我国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第四,京九铁路建成后,对于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京九铁路经过深圳与香港九龙相连,开辟了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铁路新通道,为进一步发展内地与香港的经济文化往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由于铁路运输能力较大提高,可增开客货列车,包括集装箱和鲜活商品运输直达列车,这将有利于促进香港繁荣。京九铁路所带来的沿线地区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使沿线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成本优势和市场发展潜力得以显现,从而也为香港地区扩大在内地的投资提供了可选择的新的场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