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全文阅读 > 第19章 套清灶儿套火炉

第19章 套清灶儿套火炉


  “套清灶儿,套火炉哇——”这种职业也是京津两地都有,北京叫“搪火炉儿”。从前天津有很多闲散的劳动力,无固定职业,俗称“打八岔”的,他们只要有“吃饭的道儿”就去干活。夏天干“泥水活”。到秋风一起,落叶飘飘,没有活儿干了,就拿根光滑的圆头竹片,走街串巷吆喝“套清灶儿,套火炉哇——”。有些租界地的胡同街道上找不到黄土,套火炉的人就推一辆小车,带上黄土、麻刀。

  解放前,天津取暖是烧火炕,有些不烧炕的人家,就烧个煤油桶改造的火炉子(烧煤球)。火炉子生火时烟很大,得提拎到屋外用劈柴引火,等把烟用陶制“拨火罐”拔净了,火上来了,才能提到屋里取暖。就这么老是提来提去,又经过一个夏天,炉膛很容易碎裂,需要重新用黄泥“套”一下(那时没有耐火土)。“套火炉”的人就干这种活儿。至于那根竹片是为套好炉膛,压实与光膛用的。

  解放后,各家各户都改烧带烟筒、铸铁的“洋炉子”,既结实,还不容易中煤气。到了现在做饭用煤气灶,冬天集中供热,“套火炉”这个行当也早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