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盆底——换壶底——”、“补锅——”这是白铁匠的吆喝。过去,人们取暖做饭需用炉子、烟筒、拔火罐,吃水要用水桶。所以就有了开作坊或者摆地摊儿,用黑白铁片打烟筒、水桶、拔火罐、炉子的“黑白铁匠”,更多的是走街串巷“换盆底——换壶底——”的匠人。换盆底的匠人,备有各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他们先将损坏的旧锅底去掉,再安上新锅底,并焊接或“咬口”,然后抹上一点生石灰,等石灰凝固了,您就用去吧,保准不漏一点汤水。
过去还有一种行当,也属于小炉匠一类,那就是“补锅匠”。补锅的师傅挑着小火炉和风箱,沿街吆喝“补锅——”。
谁家铁锅漏了洞,就拿出来修。补锅师傅坐在那,一只手用铁钳子把放进生铁块的坩埚放进炉子里,一只手拉动风箱,蓝色的火苗蹿起老高,不一会儿坩埚里的铁块熔化了,铁水像个红彤彤的小蛋黄。补锅师傅在铁锅破洞下垫上多层破布,然后将“蛋黄”铁水倒在洞上,手持小布卷儿往“蛋黄”上一按,小布卷儿冒起火苗,随即将火吹灭,再用力一按,铁锅就补好了。同样,在修补处抹上一点生石灰,糊住细小的缝隙,就大功告成了。
还有一种专门砸大铁炒勺的黑铁匠。在南马路的永基大厦附近,有一个黑脸壮汉,每天用一个自制的、铁把的、大约有十几磅的铁锤,地下是一个凹形的铁砧子,一下一下砸炒勺,砸出的炒勺又圆又好,边儿薄底厚,那是个真功夫,很多厨师都来购买,据说比机器压出来的炒勺好使唤多了,我当年还买了一个,要价20元,15元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