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津声津世,就是这么哏全文阅读 > 第15章 卖青萝卜

第15章 卖青萝卜


  “赛梨不辣的青萝卜——”萝卜是好东西,红萝卜富有极高的维生素,白萝卜被民间类比人参,据说多吃能预防癌症,而天津人唯独钟情青萝卜,甚至许多民间俗语都跟萝卜有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萝卜保平安”、“萝卜就酽茶,气得大夫满地爬”等等,这是为嘛,因为天津的萝卜好吃。

  过去小贩子吆喝“赛梨不辣地青萝卜”。有人说了,介(这)不打嚓嘛吗,鸭梨嘛价儿,萝卜嘛价儿。鸭梨嘛味,萝卜嘛味。一个是菜,一个是水果,介不关公战秦琼嘛。这么说吧,一是因为过去鲜货比较贵,不是穷人家能天天吃得起的。二是青萝卜对于天津人的确就是一道鲜货水果。背篓提篮,走街串巷,吆喝着卖的是青萝卜,旅馆、戏园子、茶社里也都卖青萝卜,就连澡塘子都备着青萝卜。一天下来,茶余饭后,来几片青萝卜,消食顺气,有益健康。

  提起青萝卜,天津有句老话“小刘庄的萝卜,俩味的。”据说,唐朝有一皇妃,特别爱吃荔枝。但荔枝产于南方,交通不便又难保鲜,于是就有人献计,把整棵荔枝树连土刨起,装船由运河运到天津,然后摘下荔枝,飞马送入京城。那些荔枝树的余土就倒在小刘庄海河边。天长日久,当地百姓把堆积的南方沃土平整后种青萝卜,再加上海河水,种出的萝卜色味俱佳,一来二去就出了名。打那以后,天津卫口口相传“刘庄萝卜赛鸭梨”好吃不辣。

  上世纪30年代,小刘庄一带建设工厂住房,很多农民就到南郊葛沽和西郊沙窝继续种植青萝卜。这两个地方“沙土地、运河水”,再加上刘庄萝卜的好种子,继承发展了刘庄萝卜的良好品质,一时名声大振,号称卫青萝卜。每年都出口,成了天津著名的土特产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市玉清池门口,常年有个卖萝卜的摊位,摊主推着一辆平板车,天天在此兜售,这车子上有一个铁钎子,上面永远绽放着一朵用紫心萝卜雕刻、红花绿叶的萝卜菊花(北京称作“心里美”)。摊主身着冬青夏皂的中式裤褂,手里一方洁白的毛巾,车上整齐地码满了滴翠的青萝卜,可以买一个,也可以买半个,称好分量,摊主用白毛巾托住萝卜,使一把锋利小刀,麻利地把萝卜均匀地切成薄片儿,而且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吃完萝卜就只剩下花瓣形的整张萝卜皮。每天买萝卜的人很多,围观的人更多,那情形亚赛观看一场精湛的民间艺术表演。

  过去,天津卖萝卜的小贩,也搭售其他零食。比如,跟青果一起贩卖的吆喝“青果厄——萝——卜啊——”,跟崩豆儿一起卖的吆喝“崩豆厄——青——萝——卜——”。单卖萝卜的吆喝“好吃不辣的青——萝——卜——”,有时候还绕一句“萝卜赛梨啊——”。每年秋冬春三季,“赛梨不辣的青萝卜”成为天津的一道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