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吧炸好的小鱼端给马氏和董氏尝了之后,几人一致决定,留出来一部分炕,余下的都油炸了。
人手方面,也要换一下,因为是董氏家,所以董氏去炸小鱼,多多和马氏继续炕。
董氏出了外头地之后,马氏看着多多,叹口气道:“多多,你说用了那么多油,要是卖不出去可咋办呢?”
多多白了马氏一眼道:“娘!你不会想点好的?不过啊,我有计划,这个钱啊,虽然赚的不见的能多,可绝对能赚个辛苦钱!这个鱼,味道可是和一般的不一样,集上人又从来都没见过,咱们卖个一文两文的,一天下来怎么也能有几十文赚。炸小鱼的那点油,怎么也用不了十文吧?”
马氏叹口气道:“想的和做的可不是一回事!咱们想的这么好,要是卖不出去,浪费了那么多油,多可惜!”
多多说道:“娘!你就别愁了,就算真的卖不出去,可咱们不是还白的了一个狍子呢么!”
说道狍子,马氏脸色好看了很多,道:“哎!可不是这么回事儿么,有了那个狍子,就算是小鱼一条没卖出去,也不亏!”
镇上狍子肉,狍子皮都能卖,而且,因为那个狍子是被土坷垃砸死的,所以一身皮一点没破,估计能卖个不错的价格!
想到这里,马氏口道:“那个狍子,怎么也能值一百文,再加上上次你二叔给的那几个,估摸着咱们就能张罗个房子了,省的老借别人房子不方便。”
多多听马氏说着房子的事情,也忍不住笑了,能在村里有个自己的房子,确实比她们住在羊圈房里面好多了。
接下来的时间,几个人无比的忙碌,到了后晌天麻麻黑的时候,所有的小鱼都处理好了,为了提升味道,多多还用花椒大料和盐磨了些调料。
准备好了一切,多多和马氏回了家,吃了晚饭,早早的就躺下了。
可躺了半天,母女都是兴奋的怎么都睡不着。
多多尤其激动,她虽然是穿越的,可也没有条件和本事来点石成金,只能脚踏实的做小小的生意,希望这次能成功!
董家。
董氏挥着手,想把一边偷食的张二郎赶走,张二郎却说啥都不肯走——那香味吸引人啊!
他打牌打到了二半夜,回来正是饿的时候呢!
董氏见他眼巴巴的样子,“噗呲”一下笑出声来,道:“咋样?香吧!这可是多多那个孩子弄的,那个孩子可真伶俐的了不得!你说,这明天能卖出去吗,要卖多少钱才合适呢?”
张老二听到董氏的话,忍不住道:“一文钱半碗?用了咱们家那么多油,总得卖个四五十文吧!这个东西真是多多想的?你说她就比鑫儿大了几个月,怎么就那么伶俐?村里人都在传她是个大仙,我看……”
董氏听他越说越歪,不由得出言打断了他的话:“你瞎说个啥?别总是听村里的哪些老娘们瞎咧咧,我爹可说了,多多这个是啥星君转世,将来有大造化!爹都收她做了徒弟了!别管别人怎么说,咱们可不能对她不好!”
“啥?你爹收她做了徒弟了?啥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张老二无比吃惊,董老头做夫子这么多年,也就收了俩徒弟,听说俩徒弟都做了大官,后来好多人想拜他为师,都被他拒绝了,现在,竟然收了多多!
“这个家里有啥事你知道?我先去看看鑫儿,早点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董氏说完,转身进了屋子,不在理张老二了。
董氏走后,张老二靠在锅台边上,嘴里嚼着小鱼干,眼睛盯着门缝里漏进来的月光,静静的出神。
其实,谁都没有他对这个买卖给予的希望大!可越是这样,他越不敢往深里、多里想!他怕想多了,结果会再一次失望……
夜,渐深。
月光照在地上像一条白练,月光之下,几个人怀着满腹心思和希望渐渐睡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马氏就起来做了饭,然后叫起了多多,俩人随便吃了几口,赶紧去了董氏家。
董氏家也早就吃完饭了,不但如此,她还把那些小鱼都收拾好了,放进一只大篮筐,狍子也用破布裹着,放到了另一只大篮筐。可以说万事具备,只差去集上了。
见多多已经来了,张老二用扁担挑着那两筐担承载着两家希望的小鱼和狍子,带着多多在蒙蒙的晨光中走出了家门。
马氏和董氏瞧着渐行渐远的两人,不知咋的,竟然都红了眼眶……
许是多多命好,刚出村口,正好就碰上了驾着牛车的她三爷!
“嗳哟!鑫儿,天还没亮透呢,你咋来大道上玩来了?”多多三爷见到多多,下了车询问道。
多多见了她三爷,大喜,忙对停下来道:“三爷,我是要和张二佰去集上哩,要不你带我一程。”
多多三爷笑出一嘴的白牙:“我就说么,你个小懒虫,咋今儿起这么早!原来是要去集上,你娘咋不跟你一块去呢?”
边说,便帮着张老二往上搬框。
张老二也暗自欢喜,一边动作利落把那两只大箩筐弄上牛车,一边跟多多三爷解释到为啥多多是跟着他一块去的。
听说是去卖小鱼,多多三爷不由得好奇的问道:“那个东西,能卖出去?”
没等张老二说话,多多先笑道:“还行。三爷爷,多多做的味儿好,卖的又不贵,就挣些零花钱。你也知道,我们家分出来了,还没有房子呢!而且我娘说,我们还还欠了人家一两债呢!”
这些多多三爷自然都是知道的。多多她们分家才几天,就又闹出来了个退婚的事儿,那能不缺钱?
他同情地安慰多多道:“慢慢来!你等你爹回来,拿回来工钱就好过了!多多在家多安慰安慰你娘,让她也甭着急,房子的事儿,还有三爷呢!等你爹回来,三爷找人给你们帮忙,几天就能摔出来土胚子,盖房快的很!”
多多脆声声地说道:“可不是!还能指望三爷呢!三爷,多多待见你,比亲爷爷都待见!”
前边的多多三爷哈哈笑道:“多多啊,你就这个嘴巴讨人疼!”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没一会,就看到了另一个村子,多多看着,感觉挺熟悉的,待到看见了她姥爷家,才知道原来这个村子就是孤子岭。
上次她去姥爷家走的可不是这条路!这么一想,多多才发现,原来她对村子周围一点都不了解!本着多了解才能有发展的路线,她拐弯抹角的把话题带到了附近的地形和习俗,没多久,就知道了很多。
比如集是在白草镇上举办的,逢五才有,一个月也就三个,所以十分热闹。
比如从她们村到镇上,走官路有三十多里,经过孤子岭、张家营、蒯家营、马栅子村,走山路的话,只有八里地,孤子岭村西头,翻过北石碴(北方特有的石片子山、乱石岗),在趟过大溪沟,经过个余家营,就到了。不过,大溪沟水很深,夏天一下雨,牲口七八天都趟不过去,冬天到还好……
因为现在是初冬,大溪沟能过车,所以几人走的是北石碴。过了孤子岭往北拐,接着多多就看到了一个和土场梁差不多大小的山坡,不过,这个上面却没土,都是一块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
在北石碴的山教,张老二下了车。
因为心疼牛,所以,村里牛车过梁的时候,向来都是不拉人的,不过多多是可以列外的,毕竟她才三岁。
上坡还好,下坡的时候,牛被多多三爷拉着,走的很慢,张老二步行都比她们走的快,不过看着外面陡峭是石壁,多多一丝抱怨都没有,非但如此,她还恨不得车能走的在稳点!
这种破地方,万一掉下去会死人的!
彻底过了北石碴之后,张老二又回到了车上坐着。
待到趟过了大溪沟之后,远的就能看见官路了。
和他们来的那条路上不同,官路上面的人非常多,步行的、赶车的、骑着驴的、坐着轿子……各种各样,十分热闹。
他们走了一会儿,也上了官路,官路上又走了一会儿,多多远远的看见了被木头栅栏围起来的集市……真的很破烂!
待到走进了,才发现,虽然破了点,可集市果然是十分热闹。
百草镇集说大实在不大——因为地域偏僻靠近边塞,少有富户和商家愿意在这居住;说小也不小——附近军人、还有不少塞外的蒙古或者靺鞨人和十里八乡的农户,都指着从这买东西呢!
竹篾编制的簸箕、撮箕、大缸、瓦罐、粗瓷碗盘、粮食猪肉、布匹小吃,真是应有尽有!各项货物都码放的整整齐齐在各自的区域,丝毫不显杂乱,还有写着字的物品牌子,站木栅栏口,所有的东西都一目了然——这集市,竟然是现代超市的模型!
告别了去存车的多多三爷,多多跟着挑着担子的张老二,便往集里去了。
木栅栏里面人来人往,闹哄哄的,不时有人从外面挑着东西进来,也不时有拿着东西出去。
卖小吃的区在集市中间,但除了有几个卖点心和汤面的小摊外,并没有别的小吃——张老二把东西放到了馒头铺子边上,掀开了框,摆出了小鱼干。
鱼干一摆好,多多便清脆的喊了起来:“小鱼干,小鱼干,香油炸的小鱼干吆,先尝味道后买东西了哎!”
多多清脆的嗓子,引得好多没打算买小吃的人也不停地侧目,瞬间,集市上好多人都看了过来!油炸的?还能先尝后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