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恐怖灵异 > 惊悚推理:夜魇全文阅读 > 第(17)节

第(17)节


正午,周舟、田甜和雷巧儿忙了一上午,饿着肚子都回食堂吃午饭了!虽然校园食堂的饭菜总是那几样,但饭菜还是很实惠的,至少营养搭配还是合理的。

“周舟,奚小涵还没到吗?”

“小涵呐,快到了。她说要回去公寓取行李来,说什么男朋友开导的她,让她回来同我们一块住,也是个照应。而且她告诉我让咱们回寝室,她会在寝室等我的。”

“哎呦,那个叫池涛的一定是昨晚找小涵去了。哟呦呦——”

“哎呀!田甜不要取笑人家了。来,谈谈你们的成果吧!”

田甜噘着小嘴,“原以为打算去文明系社区找于教授指点迷津,谁成想人家老早就出去了,害得我俩只有靠自己喽!在社区转悠了一上午,虽然有许多雷同课题的小组,但并没发现有什么小组选马家浜文化的。我看,选这个课题准没错,对我们一定有益处!”

“那当然,于教授为我们巧儿选的课题哪能有错呢?”

“哎呀!讨厌!”

周舟又装作一本正经地将右手的食指放在嘴边轻声念道:“嘘!小心让人听到于教授漏题。”

“呵呵~”又是引得一阵笑声,田甜差点笑得喷饭,一个劲儿地用手绷着嘴。

……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子,窗棂的影子静静地躺在地面上,峭楞楞仿佛幽灵一般。

四个女孩子在紧紧地围坐在一台笔记本电脑旁,渴望的目光凝视着电脑显示屏:

马家浜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上海和江苏南部一带,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内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1959年初春,秀成区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自然村农民在沤肥时,沉睡地下几千年的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终于被发现,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江南文化源头”由此而来。

神墩遗址便是倍受专家组发掘的一角。神墩遗址位于太湖西部,社渚镇孔村,于1982年在全市文物普查时被发现,2003年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1~2米的长条形土墩,东西约150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居民密集的活动区。

2004年1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常州市博物馆和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江苏省神墩遗址考古队对渚镇孔村神墩遗址进行主动性科学发掘,发掘面积130平方米。2005年12月~2006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神墩遗址联合考古队再次对神墩遗址发掘280平方米,这一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氏族公共墓地。清理墓葬20余座,房址4座,灰坑19座,已出土大量的玉器、石器、陶器、人体骨骼和动物标本,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分布、特征、交流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钻探和发掘结果表明,神墩遗址的文化层平均厚度为1.5~2米之间,年代跨度距今7000~6000年左右,分早晚两大时期,早期遗址为距今7000~6500年,晚期遗址为距今6300~6000年,这是目前溧阳市境内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遗址,也是太湖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发掘的器物尤为令人惊叹,特别是其中两片刻纹白陶,其花纹繁缛、纹饰精美,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非常罕见,其原产地是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灰坑中。还有两件玉璜出土于死者口中,有力证明中国目前最早的口琀敛尸玉器,开创了中国玉器神圣化和神秘化的先河。

发掘仅仅揭开神墩遗址的一角,虽然如此,但我们似乎读到了史前文明的精彩一页。可以说,马家浜文化既与太湖东部地区的马桥文化和宁静地区的点将台文化、早期湖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有强烈的自身特色,填补了太湖西部以至于长江下游地区夏商时期古文化空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