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乡是半农半牧乡,向南是昆仑山区,有三个自然村,属牧区,向北有五个自然村,叫农区。这个乡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习惯,牧区只能放羊喂牛,农区只管种粮种棉。山区里的牧民是世代居住的维吾尔族,农区主要分布在昆仑河两岸的绿洲上,农民也以维族为主,杂居着汉族和其他一些民族。农民这几年靠种棉花,年人均收入达到三千元,而牧民的纯收入停止不长,且有下降的趋势。其中有很多原因。牧民的计划生育观念淡薄,超生多生屡禁不止,最多的夫妇竟然生下十九胎,所以,缓慢的经济增长被快速的人口增长所抵消。昆仑山区的草场和北疆地区的大不相同,北疆的草场生长着浓密的地毯式的绿草和山花,是真正的草场。而这里所谓的草场,不能称其为草场,因受到塔里木盆地严重干旱气候的影响,植被稀疏,花草少见,且多生长一些草甸型植物,每平方公里载畜量达不到两只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政府要求牧民扩大牲畜的饲养头数。这样,牲畜数量扩大了,草场都在退化,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放牧规律,使牧民的日子越来越艰难。
近几年,塔里木的气候异常干旱,影响山区的降雨,雨水大大减少,草场严重退化,牧民扩大再生产无法实现。但是,牧区乡的领导却有办法,他们向市里虚报数字,年年汇报说该乡牧业大丰收,牧畜存栏数继续增加,而市场上的肉价却在猛涨。市里的领导总也弄不清楚,为什么牧业大丰收带来的却是肉食价格不断上涨。他们哪里知道下属们是在欺骗他们。
把库勒村种草养殖的架子搭起来后,李昌庆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结束了。村民们都舍不得他走,尤其是马会究和张亦仁两个人,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成了要好的朋友。临走时,村民都来为他送行,他说他想让库勒村成为昆仑的养殖基地,会经常来看他们的。马会究亲自用他的大发农用车把李昌庆送回城里。
回到市支油办,第一天上班,李昌庆又去机关党支部交党费,支部书记对他说:“你被开除出党了,交什么党费?”他说:“我没有被开除,我不承认,我还是党员。”书记说:“组织上已经对你作了结论,这是定性了的,我可不收你的什么费!你去找领导吧。”他又来找组织部长,部长说:“你的事情是市纪检委处理的,按照你出问题的程度,早就够开除党籍了。所以,我们组织部门对你的处理是完全正确的。”李昌庆只好再次去找纪检委的吴书记。见面后,吴书记对他说:“老李,这事你就别烦我啦,好不好?你自己承认保管的金子不见了,事实明白,证据确凿,组织上对你的处理算是轻的,没有让你坐大牢就是好事,你还想干啥?想翻案?这是不可能的!韩书记当市长时你也把他没办法,现他当书记了,你能把他有啥办法?”李昌庆说:“吴书记,我是冤枉的,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我。我李昌庆从来没有贪污过国家的一分钱、一克黄金,我一直没有承认过。我是被迫赔钱、撤职的,这些我也不想要,我只请求组织上保留我的党籍,恢复我的党员身份,让我过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吴书记想了一会儿,说:“这个恐怕也难,因为你刚开除党籍不久,还不能申请入党。再说,恢复党籍需组织部门同意,而韩书记是直接负责组织工作的。你想想,他能批准吗?”
李昌庆一想也对,只要韩国新在昆仑一天,他恢复党籍的事就没有门儿。但他认为,自己尽管名誉上不是党员,行动上还要按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把交纳党费的手册拿出来,在里面按月填上自己应交党费的数额,并在银行办理一张党费存折,每月准时将自己十几块钱的党费存进折子。同时,他继续不断地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表明自己是清白的,强烈要求恢复党员身份。
李昌庆受冤挨整,使自己和全家人都陷入痛苦之中。然而,屋漏偏遇连阴雨,长子李石和亲家章桐做下一件令人十分丢脸的事,却让李昌庆又受到了一次打击,使全家人又陷入无法摆脱的难堪境地。李石是市政府的秘书,文章写得好,是个称职的秘书,但他从小不走正道,既胆小怕事,又爱搞一些歪门邪道。他把趋炎附势看成是安身立命之本,把迎合长官意志当作是尊重领导,在工作上没有自己的主见。李家人除乐珠以外,都瞧不起李石,只因他太没有骨气。
章桐是李昌庆的亲家,三儿媳妇章曼的父亲,他也在市政府大楼里的地名办工作。他五十多岁了,仍然是个小科员,因为没有任何特别的专长,加上性格懦弱,又是个贫嘴油舌的“闲话筒子”,所以一直升不上去。他在地名办已经干了十几年工作。
自任市委书记以来,韩国新总觉得在工作上没有多大建树,只利用这几年收下不少的石油税收,把昆仑市的市政建设搞上去了。他一上任,靠充足的财政收入,把昆仑的旧街道翻来覆去整修了好几遍。他还在市内兴建十几处花园式住宅小区,解决市民住房难的问题。
这天,胡为先上韩国新家串门,两人没事坐下闲谝。他对他说:“兄弟,我自当上这个市委书记后,只有在市政建设可以大做文章,干了一些比较大的形象工程,搞出点明堂来。但是,在其它方面,我觉得一时不好出成绩。”胡为先说:“老哥,我倒有个主意,心中思考了一段时间,认为能为你捞一些好名声。不知你愿不愿意。”“你说嘛,有啥好主意?”“目前全国都在进行反腐倡廉活动,你为啥不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呢?”“怎么做?”胡为先想了一会儿,说:“最近,我一直在为你盘算这件事情。在昆仑的官场上有几大家族的人你都不好动,动一毛则牵九牛。只有李昌庆一家人好整一些,我看还是拿他的人下手。”“你是说再把李昌庆整一下?”“李昌庆已经成那样了,他这辈子别想再爬上来,再整他也没有多大意义。我的意思是再把他的家人利用一下,这样,既能提高你的威信,同时也可以再一次扫了他们全家人的名声。”韩国新高兴地笑了起来,说:“哪有这么两全其美的好事?这种好事当然要干!”
两人经过一番筹划,胡为先第二天来到政府大楼,装作若无其事,偶尔碰了章桐,走进地名办,和他闲聊起来。章桐见财政局长主动与他谝闲,便十分高兴地给他倒茶,和他说话。胡为先说:“老章,你在这个单位干时间长了吧?”章桐说:“就是,十二年啦,你想想,一个人能活几个十二年,我熬了这么多年了没熬出什么明堂。”“确实,十二年真不短啊!你很有工作能力,这点大家都知道,可就是没有人替你说话,提拔一下你,这对你实在是不公平。”他的话正触动了章桐的心病。他一辈子都在想这事,却没能实现。现在已经五十岁了,他能不着急吗?他盼望着在退休前起码混个副科吧!胡为先是全市有名的实权人物,章桐在和他说话时,心里就想,如果请他帮忙,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他说:“胡局长,这事都怨我自己,咱也不能怨人家哪个领导。其实,有几次好机会,却被我自己错过,没有提拔成。”胡为先说:“老章,这种事也不能全怪你自己,只要有人一心想提拔你,谁也挡不住。关键是要有人替你说话,对吧?”“胡局长说的也对,这一辈子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巴结领导。”“说句公道话,像你这样的年龄早该提了。就说现在吧,起码给你个副科待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这样,可是就是没有人替咱说这个话嘛。”这时,办公室只剩下他们两人了。胡为先神秘兮兮地说:“老章,我给你出个主意,保你能如愿以偿地往上升。”章桐的眼睛一亮,高兴地问:“胡局长,你有啥好主意?”“这点小事,我想办成是没有啥问题。你知道我和韩书记的关系吧?”“知道,当然知道,全昆仑人都知道。”“像咱们这些干行政工作的,没有市委书记的支持,还行吗?所以,只要有书记支持,什么事情都好办。”他稍停,见章桐不说话,就接着说,“老章,你看这样,我呢,给你帮这个忙。看在你干这几十年的工作的份上,在韩书记跟前替你说句话。你呢,也要在下面做工作,去韩书记家走一走。如果你在下面把工作做了,我在他面前把你一推荐,你的问题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你想想是不是这样?”章桐听出了他的意思,但心里拿不准,究竟该给韩国新拿多少。他悄悄地问:“胡局长,你说我应该给韩书记拿多少合适?”胡为先说:“这个不好说,要看你自己的啦!五千也行,一万也行,再多一些更好。”“这就不用说了,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去办。还要多感谢胡局长的指点,事成之后,我也要感谢胡局长。”
胡为先给章桐出了一个馊主意,然后来到秘书室找李石,见李石暂不在办公室,就回财政局了。过了半个小时,他又打电话给政府办,这次李石在。李石接上电话,胡为先说请他到他办公室走一趟,有一份报告想请他帮忙看看。李石见胡为先叫,他不敢不去。到了局长办公室,胡为先对他说:“小李子,要麻烦你这个大秘书啦!”他问:“有啥事,胡局长?”“你看,过几天要召开人代会,我们局也没有几个会写东西的,而财政报告又是我在会上必须要念的。我刚让人把它写出来,你给帮忙改一改,文字上不要有什么错误。”“可以,胡局长既然看得起我小李子,这点忙算啥!”胡为先把报告交给他,说:“你的秘书工作干得不错,领导都知道,有些市领导还特别看重你,是不是快要往上升啦?”李石知道胡为先是韩国新的朋友,他常跟市领导在一起,消息来源准确,就把他说的话当真了。他说:“希望胡局长多在市领导面前替我美言几句,多操个心,有机会的话也把我推荐推荐。”胡为先说:“这话算你说对了,我还真的能给你帮上这个忙呢!”“如果能得到胡局长的帮助,我李石将感激不尽,并永远不会忘记你。”“我要给你帮忙,就直接去找韩书记,别的我根本不用去找。”“找韩书记当然最好,他说一句话,谁敢不听?”胡为先稍作沉思,接着对李石说:“这样吧,小李,这个忙我给你帮定啦,只不过还需要你私下走动走动,做些工作,让韩书记也认识一下你。你想想看,你私下不做工作,我一提起你的名字,他知道你是谁?尽管你在政府办工作,但市委办你去得并不多。他要是说不认识你的话,这事就完了,很难办。你说,我的话对不对?”李石说:“今天有胡局长这些话,我是一定要去找韩书记的。平时,我根本没有这个门路,也不敢去找他,既然胡局长肯帮忙,私下工作我一定要做。”
两人谝得很投机,快下班时,李石要请胡为先到饭馆去坐一坐,李石知道他爱喝酒,胡为先同意。他们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小饭馆坐下,点几个小炒,要几瓶啤酒,两人就开始吃、喝、谈。胡为先给李石讲一些官场游戏、情场做戏的道理,教一些为官之道、情场不败的知识,使李石顿觉眼界大开,大有“胜读十年书”的体会。他想,常听人说胡为先是胡吃胡说胡嫖的“三胡”领导,今天跟他正面一接触,才发现此人是真正有才学的人,并非别人谣传的那样差劲儿。他认为,胡为先给他讲的这些东西,是真正的社会知识,学生课堂是不可能学到。一个人走向社会,不懂得他讲的这些知识,在社会上就不可能混出明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在社会越混越狼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不懂胡为先懂得的这些社会知识。他甚至开始可怜自己的父亲,而把胡为先当作是能跟他说心理话的可敬的长辈。
胡为先给章桐和李石每人设计一个圈套,想让他们往进钻,两人浑然不知,自觉地钻进去并被套住了。两人先后到韩国新家里,每人给他送去一万元,婉转地说明意思,就离开了韩家。韩国新把两万元如数送交到市纪检委,章、李二人因此很快都背上了行政处分,而昆仑市委书记本人因此而获得了自治区反腐倡廉优秀领导干部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