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恐怖灵异 > 家中有鬼全文阅读 > 第6章 绢娘6

第6章 绢娘6


接下来这几天,我查阅了很多图书资料,元光二年,那是公元前133年,这样算起来,加上绢娘所说的公公参加评定“七王之乱”,她和丈夫生活的年代应当是汉武帝时期。元光二年,正是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战争的那一年。

不过,绢娘说“当年四月,先夫奉命出征”,却给了我很多的疑问。

首先,汉军主动对匈奴动武是在元光二年的六月份。在此之前,汉匈一直维持着脆弱的和亲关系,没有资料显示汉朝军队曾经四月份攻击过匈奴。

一份资料是这样显示的:“元光二年,六月,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护李广等四将军兵,发车骑材官三十余万,诱击匈奴,无功。”

这里显示的应该就是马邑之战。汉武帝即位时,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于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开始对匈奴进行战争。按照史书记载:“夏六月,护国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屯骑将军王恢、材官将军李息袭匈奴。……单于乃将十万骑入武塞。是时汉兵三十余万伏马邑旁草中,王恢、李息约从代出击辎重。单于未到马邑百余里,雁门尉吏行徼,单于大惊而还,曰:“吾得尉吏,天也。”以为天王。乃远走,兵追至塞,不及乃罢。”

这一战名义上是汉匈战争的开始,实际上却根本没有交手。十万匈奴大军被诱到三十万汉军伏击圈外时,由于发现遍野的牲畜却无人放牧,疑心大起,碰巧抓到了雁门尉吏,这个贪生怕死的汉奸就泄漏了汉军的军事计划,军臣单于立即领兵退走。本来屯骑将军王恢埋伏在匈奴军队侧翼,打算攻击匈奴的辎重。一看匈奴军队全军而退,吓得没敢出击。

其次,绢娘的丈夫是“羽林郎”,这是皇帝的近卫部队,归卫青指挥,在马邑之战中并没有使用,卫青部队一直在长安上林苑内演练军阵,只是在四年后的元光六年,才出上谷,至龙城,斩首七百余,这是羽林部队的第一次作战,也是汉军改变战略的真正的首次主动出击。可是,绢娘的丈夫作为羽林郎,竟然在马邑之战前的四月之前就调防代郡,这与历史的叙述是不符的。

汉代的代郡,位于今天的河北蔚县西南。难道真的有这么一支部队曾经调到这里?是被史学家所遗漏;还是绢娘记错了呢?

绢娘的回答非常坚决,时间是决不会错的。我也相信她。自己丈夫何时失踪,并且有朝廷的恤礼,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应该不会错的。那么在元光二年,真的有一支羽林部队曾经调到前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