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叫我如何不宰你—一个导游的自白全文阅读 > 有时旅游者抱着一种奇

有时旅游者抱着一种奇


有时旅游者抱着一种奇怪的心理,报名时只选价钱便宜的,可是参加旅游时,却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或者提出合同约定之外的一些要求。应该讲,这是一种不诚信,也不怎么高尚的行为。俗话说的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出不同的价钱,必然是享受不同的接待标准。有不用购物,也不用自费的旅游团呀。它比普通的旅游团贵,你可以去选择。但若你只选择了那种需要参加自费旅游项目,合同中也约定若干旅游购物点的团,你应该接受合同中约定的服务。这很简单,人人都知道劳力士是一个世界顶级牌子的手表,它的一个看似普通的手表往往需要近5位数的价钱,如果你只花了三位数的价钱,那你应该知道,你所买的不是劳力士,只是与劳力士看着象或者同类罢了。你所购买的手表无论是做工还是材质是与那近五位数的包是有差别的,这是正常而且合理的。你可以抱怨它不那么十分象正版的劳力士,却不能去向消协投诉说,你买了假冒的劳力士,让人家双倍返还你的钱,或者给你一个真正的劳力士。r

极度的过剩的导游人员必然导致导游之间的畸形竞争。本来要发基本工资的,可是有那么多导游不需要发;本来要给带团补助的,可是也有导游不需要;甚至还有那么多导游为了带一个团,愿意贴钱,愿意交人头费。导游之间的畸形竞争导致现在种无度的局面的原因之一,旅游主管部门就是一个始作俑者。r

同时,这甚至还给旅游主管部门开辟了一条财路,导游们在生活的逼迫下,总有铤而走险违规的,这时主管部门又举起他的正义之剑:一旦查到,罚款! r

还有旅行社,无限制地迁就游客提出的低价要求,然后将压力一步步转接到了导游的身上,将导游应得的利益剥削地一干二净。还利用导游之间的激烈竞争,造成导游之间,为了抢团而自相残杀,为了生存而不断提高自己宰客的业务水平,为了赚钱而出卖自己的良心。r

那么导游服务公司uff08中心uff09和导游协会又是干什么的呢?它们完全是增加导游负担所谓管理机构,设置导游服务公司uff08中心uff09及导游协会的本意是好的,但由于旅游管理部门其他的配套管理跟不上,使得导游服务公司uff08中心uff09及导游协会不仅形同虚设,更增加了导游的负担,成了对导游进行剥削的机构,所谓导游服务、导游权益保障在何处?对导游的利益没有丝毫的保护和保障,收起钱来却一点也不手软。深圳的导游挂靠在导游服务公司的每年要交800元管理费,这800元的管理从何体现出来呢?r

导游从政府的公务员到今天的为人不齿,最终到现在的买团带、交人头费。以中国旅游目前的现状看,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低团费、零团费、负团费的恶性低价竞争,导游是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从旅行社领到报酬的。r

导游的管理r

--导游形象的黑暗,跟管理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管理部门和旅行社能真正保证导游的利益,维护导游的合法权利,并按照社会对导游的正当要求去管理时,导游形象的改善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然而这一点却总也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r

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国导游队伍日益壮大。每年一度的导游资格考试场面越来越火爆。到2005年底,我国持有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的人员已超过20万人。其中,社会导游人员预计为12万人。这些导游既有专职的,也有业余的,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工作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

对导游的管理分为两个阶层,最基层的当然是旅行社和导游服务公司uff08中心uff09了。最高层呢?毋庸置疑,是旅游局下属的管理部门以及导游协会。r

导游是否到了供不就求的地步,反正每年全国各地都在疯狂地招考导游,使得现有导游数量远远地超过它实际所需要的数量。以海南岛为例,大概需要2000个导游就差不多够了,而在海南岛的导游超过了6000人。在某些地方,一年两次导游资格考试,但对导游的质量却不管不问。报考导游的要求之低形同虚设,高中毕业即可,这样的规定几乎没有什么实质的限制意义。导游低门槛使用权得大量的中专职高生涌入,从而降低了这个行业的人员素质水平。从业人员水平不高,进而导致社会对导游产生了不好的看法,使得许多高素质的人不愿加入,而这种情况又会阻碍着导游队伍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r

不知旅游管理部门是不是象世人所说的那样,是为了收取一笔可观的费用。各种报名费、考前培训费、考试费、书本费加在一起就上千元。以前还有补考的机会,但现在又准备实行一次过的政策,不及格者又得重新开始,据说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导游的数量。每次口试的内容又不一样,你又不可能单买那改变内容的那一本书,一买就是一套。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让人怀疑举办这种考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