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剑统三国全文阅读 > 第108章 抵足而眠的秘密

第108章 抵足而眠的秘密


“不过这等大事,我自己做不了主,还得回去见了主公再分说,我想以主公的重义知礼,仁德无双的性子来看,你返回寿春之事他定会同意”

魏延说完这句,就看到袁涣脸色又变得难看起来,于是关心的问道:

“袁先生,我看您面色很差,是不是受了风寒了,来人啊,给袁先生拿最厚的衣物来,另外你还有你,一定要在咱们返回古城的路上寸步不离袁先生,伺候和照顾不好袁先生,我拿你们两人是问!”

听得魏延这么关心自己,再听得魏延这么的安排人照顾自己,袁涣感动的都快要哭了,这给自己定的规格太高了,高到自己连自由都没了,本来他还想在半路上找个机会偷偷逃跑,这下子有了两个寸步不离的兵士,想都不要想了!

“哈哈哈,魏县尉,我们这次真是大获全胜啊,竟然用三千兵将淮南军一万三千兵打败,而且伤亡极少,更俘虏了淮南军将近五千,如果主公知道了,一定会对我们大加夸赞的!”

正在魏延安排好了袁涣之后,负责善后的陈到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这十七岁多的小将军此时心中非常兴奋,没想到他们本来是破坏淮南军粮道的工兵部队,最后却成了立下战功的主力!

“今日凌晨的时候,古城外我们的三路人马共一万多人俘虏的淮南兵只有三千,现在我们一路人马仅三千之数却俘虏了敌方五千,还杀死了他们的大将张勋,这功劳着实不小了,哇哈哈哈!”

魏延听了陈到的战报,忍不住仰头大笑了一阵子,他自从跟随主公范统以来,因为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就被任命为县尉这事儿,一直被有些人所诟病,这次的功劳应该能够堵住那些悠悠之口…

与此同时在古城之中,经过将近一天的折腾,范统终于将这次淮南军攻打古城的余波彻底解决干净,只有那古城外一个个被推倒的灶炉在显示着,这里曾经驻守着六万淮南大军,一片片血迹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经历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那俘虏的三千淮南兵,已经被管亥笑纳入了新兵队列,准备带到宋国兵寨那里安置下来,在那里先安排他们做苦役为几千芒砀山寨寨民修建房屋,此时在宋国兵寨,这来自芒砀山寨的几千寨民没有安排妥当,也得亏有这宋国兵寨,不然古城还真一下子接纳不了那么多的人口进来。

“主公,古城只不过是一个大县,在您治下的汝南郡,像古城这样的大县可是还有十三座,小县也有二十多个呢,在大汉初立之时,这汝南郡可是豫州第一大郡,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不过自从历经过黄巾大乱和之后的几次大疫,现在的汝南已经人口锐减,而且很多豪门世族也放弃了这里,向荆州,扬州迁移”

此时在古城县的县衙内,范统正和麾下的文臣武将们济济一堂,谈论着以后的打算,在这个时候,军师杜畿就显得突出了一些,他之前毕竟做过大汉汉中郡丞,有着丰富经验的施政经验,对于郡守府的一些工作几乎了如指掌。

所以谈论开始之后,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侃侃而谈,像孟建,高非和梁习这样的小年轻只能聚精会神的仔细聆听学习,而韩浩和杨进这样的半路出家者,只能在一旁补充完善。

“而这汝南郡的治所,就在咱们现在所处的古城县正西约二百里的平舆县,这平舆县商业发达,人口众多,附近不仅有矿场,而且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不过现在这平舆应该在黄巾贼的控制下,就是那豫州黄巾贼最大的一个残部,头领正是刘辟和龚都”

杜畿说着,有些歉意地看向了一边的管亥和廖化,还有随军来到古城的周元福,周元福是个神经粗大的莽汉没什么反应,而管亥与廖化却齐齐微笑表示没关系,但是想到那龚都刘辟,两人俱是心中一震眉头微蹙,然后低头沉吟起来,时不时两人还俯身贴耳,说一两句悄悄话,显然是在商量着什么,范统看到两人的表现,心知肚明,于是点头示意杜畿继续说,杜畿微笑了一下说道:

“还有其他各县,基本都是被当地豪强和本县县令联合掌控,他们虽然实力不强,却个个都是地头蛇难缠的很,如今主公想在汝南有所作为,这些豪强和地方官员的勾结却是第一阻碍”

“恩,军师说的很不错,大家也可能都知道了,咱们的杜军师在以前就是大汉的汉中郡丞,既然我现在已经是汝南郡守了,那么杜军师就会成为咱们汝南郡的郡丞,从今天开始参与主持汝南郡的一概政事机要”

看到杜畿每件事都说的非常有条理,范统干脆图个省事,将他任命为郡丞来帮助自己,可比那军师一职要显得正式太多了。

“多谢主公对我委以重任,我定会鞠躬尽瘁,才能报主公知遇之恩!”

听到对自己的郡丞的任命,杜畿赶紧向范统行了一礼,按理说这郡丞一职本应该由朝廷来定,不过现在的朝廷跟曹司空几乎一体,以主公和曹司空的关系来说,小小的郡丞任命还不是自己定了是谁就是谁,朝廷不会有异议

“主公!听闻淮南军撤退,太史慈将军率领三百飞龙骑回来了,现在正在往县衙赶来”

传令兵的一个报告,将县衙中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众人打断,范统心中一动,面上大喜,连忙站起身来说道:

“快快,我们一起去迎接一下太史将军!”

众人听得主公范统如此重视那太史慈,都暗自点了点头,只因这太史慈绝对是位了不得的英雄人物,此次能够逼退淮南六万大军,太史慈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一场大家绝对不能赢得如此轻松,若是主公能够把这太史子义收入麾下,对整个汝南的发展和壮大绝对有着无限的好处。

说实话,当接到淮南大军已经撤退,无须再阻击淮南运粮队的命令时,太史慈也松了一口气,他是带惯了骑兵队伍的将军,知道骑兵的辛苦,虽然这些飞龙骑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可是经过昨天一整夜的折腾,然后早上休息一会儿又要继续奔袭攻击,大家早已经非常疲惫,更不用说他们骑着的马儿了,已经累倒了好几匹。

还好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太史慈当时本来还有不告而别之心,奈何跟随他多年的几位亲兵在战斗中受了伤需要立刻治疗,所以还是作为统领带着三百飞龙骑回转了古城,而且他心中也在小小的期待着,期待着那范统会不会开口让他留下。

“子义将军,范某拜谢子义将军这次对我们的帮助!”

看到范统出了县衙远远地迎着自己而来,看到范统刚一见面就向他深深一揖,太史慈心中变得火热起来,啥也不说,就光说这范统对自己的礼数,就给的很足,而范统也没有让他期待很久,继续揖着礼就直接再开了口:

“子义将军统领骑兵天下闻名,既然已经离开了正礼公,范某就厚颜对您发出邀请,请子义将军能够帮助于我,成为我麾下骑兵的统领,我向子义将军保证,以后范某麾下像飞龙骑那样的骑兵准备扩充超过万人,也全部归子义将军统领!”

“多谢范公青睐,慈敢不效死命!”

给了范统一个肯定的简短答复,太史慈迅速的做出决定,却没想到他的新主公范统竟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兀自还保持着揖礼的姿态,可见其求才若渴之心是多么的强烈,对自己是多么的看重。

“某东莱太史慈,愿为范公效犬马之劳!”

于是太史慈再次大声说道,然后向着范统行了一个郑重的单膝跪地抱拳礼,此时范统才反应过来,心中大为尴尬,面上却极为欢喜将太史慈扶了起来,最后更是拉着太史慈的手笑了起来:

“哈哈,有了子义相助,我们以后骑兵的发展就有了底了,这次的战斗我可是充分认识到了骑兵的作用,特别是在这平原地区,骑兵的多寡优劣简直是决定一场野战能否胜利的关键因素!”

“主公有此见识着实了得,这些骑兵的事情我们可以好好详谈一番,我在北地多年,对于骑兵的作战和发展可是有着不少经验”

看到自家主公对于自己擅长的骑兵方面如此感兴趣,太史慈顿时高兴起来,范统也很高兴,他现在知道为什么看到历史书上,都会写到很多主公遇到良将会秉烛夜谈甚至抵足而眠的桥段了,不是艺术加工,而是实在符合实际。

“恭喜主公得太史将军相助,我们当总奏请朝廷,给太史将军求个将军称号!”

一边的杜畿看到主公范统成功收得太史慈这等大汉边军宿将,顿时高兴地提议道,众人也是纷纷附和,范统大笑着点头同意,这让太史慈对他更加忠心起来,大丈夫立于世,不就图个名利么,相信跟着范统主公,一定能奔向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