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鉴宝全文阅读 > 第128章 徐渭大作

第128章 徐渭大作


《圣经》不仅仅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更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其中的《旧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旧约圣经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写成及被辑录成书,在基督教徒看来与耶稣诞生后成书的《新约圣经》相承,所以被认定为基督教的至宝之一,当然那本书的原稿已经失传。”

邱叔说完后,陆浩已经有了一些预感,但他还是激动的问邱叔:“你的意思,是这本书是《圣经》的珍本?”

“根据我的了解,应该是这样没错!”

“陆浩,你可是捡漏捡到法国去了,而且还把人家的国宝捡到手里了。”忆彤惊讶的道。

“等等,让我先喘口气,定定神。”陆浩说完,心想,“如果是真像邱叔说的是法国国宝,那怎么会在一尊释迦摩尼佛像中藏着呢,而且这佛像还是在英国伦敦拍卖会上拍的的?这样的话,不是有些奇怪吗?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邱叔说道:“东西流窜到英国拍卖会上也是有可能的不足为奇,不过奇怪的是怎么会在佛像里面藏着,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了。”

陆浩接着问道:“邱叔如果这本书出手的话,能值多少钱?”

邱震豪说道:“虽然它跟《蒙娜丽莎》的价格还有差距,但我估计三四千万欧元显然不是问题。”

陆浩听后,心里已经开始换算开来,“一欧元差不多八块人民币左右,三千万就是两亿四千万,四千万就是三亿两千万人民币。”

陆浩心里早就已经乐开了花,道:“卖了,卖了。”

看着兴奋异常的陆浩,邱忆彤道:“卖什么了卖了,你醒醒吧,这可是基督教的至宝,更是法国的至宝,他应该被送进博物馆。”

“送去博物馆,你开什么玩笑。”陆浩大声说道,他们拿咱们的珍品时也没见他们给送回来,送回去这种事情不是我的风格。

正当两人争论时,邱忆彤偶然的翻阅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这本书并不是完整的,而只是一半,还有就是在书的中间还夹藏着一副画。

邱忆彤向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喊着:“爸爸,你和陆浩赶快过来看看。”

刚才还在聊着圣经的两个人,现在一起被叫过来,什么事情大惊小怪的。

“爸爸,你快看,这里面还夹着东西。”要不说女人的心细,两个大老爷们都拿过去看了之后都没有发现这里面还有东西。

“这是?.”

陆浩将里面的东西展开以后,一股清雅之气迎面扑来。有梅花、芭蕉、菊花,有墨竹,这是一副花卉写意图。

古人酷爱梅、兰、竹、菊,这些花卉都是清雅高洁的象征。

画家运用勾、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这是一副写意水墨花卉图,画卷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咦,怎么只有一半啊?还有半截哪去了?.”

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陆浩,他赶紧又把书从头仔细的翻了一遍,而且又仔细研究了一下佛像也没有看到另外半幅作品。

这让陆浩郁闷无比!

“怎么回事?难道当初那人是故意将书和画分割成两半放置的吗?

陆浩心绪一动,想到难不成还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佛像分别藏了这两件东西?

哎!折腾了半天,只是得到了半本书和半幅画。

不知道藏着另外半本书和半幅画的佛像还在不在这个世上?

于是陆浩问道邱震豪:“邱叔,你当时在拍卖会上有几个这样的佛像?”

“就这一个啊?怎么了?”

我只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东西都是一半存放的?既然有一半,那肯定还有另一半,只是不知道在哪?

让陆浩这样一说,邱震豪摸摸脑袋沉思了半刻,忽然说道:“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情来,就是当时我买这佛件时,还有一件文殊菩萨像和他一起拍卖。因为我只喜欢这件,而且当时身上的钱也只够买一件的,所以就光把这释迦摩尼佛像请来了。

“哦,原来如此!”看来那一半十有八九就在那尊观音像里面了,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也发现这样的秘密。

而此刻,邱震豪兴致勃勃的伏在桌子跟前,盯着画卷研究了半天,“小陆我看画中写意的风格,好像是青藤道士徐文长的作品?”

“徐文长,徐渭的画?”

陆浩显然也听过青藤老人的大名,顿时一愣。

徐渭明代嘉靖年间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戏曲家,民间文学家,美食家,历史学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清代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文学家、艺术家木心先生评其为“英才天纵”。而那个时期的中国,美术正处在学习古人与创新两种意识碰撞的特殊阶段。水墨写意画迅速发展,以徐渭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画非常流行,名家出现很多,技法也不断更新,徐渭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如果是这位书画家的作品,那可是太珍贵了。

“是的,以前朋友送我一个画册,上面就有一副青藤老人的‘山水花鸟’,风格与这幅画非常接近.画中充满了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他的画被专业鉴赏师成为‘华夏绘画中的抽象主义’.”

陆浩一边简单的说着,一边飞快的调用脑中的书画知识。

确实,徐文长作为四百年前明朝的全才艺术大师,他的绘画的特点是特别湿润,充满了个人浪漫主义情怀,被世人称为东方梵高。

徐文长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凄凉,形影相吊,他将自己的悲愤和怀才不遇之感融注于笔端,创造了一幅又一幅惊世骇俗的水墨名画。

他笔下的墨竹,枝淡叶浓,逸笔草草,竹枝气势劲健,竹叶俯垂含情,虽属竹枝而高洁清爽之气不减。这正是画家身处下层,怀才不遇,品格高洁,绝世独立人格的光辉写照。

他的泼墨牡丹,不拘于牡丹的富贵高雅特征,色彩绚烂,他却常常以水墨绘之,有意改其本性,其目的是有赋予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和神韵,所谓“从来国色无装点,空染胭脂媚俗人。”

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叶图》,将梅花与芭蕉放在一起,并且在画上题写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显示出徐渭与王维在某些构图上的源流关系。当然,王维画雪里芭蕉,更突出一种禅机,即将雪的清寒与芭蕉的心空构成画面的宗教底蕴,而徐渭在这样的画面组合中,更突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主体解放性。

“喂,喂,我说你们两人讨论了半天,这东西究竟是不是个宝贝?”

邱忆彤心里憋不住话,忍不住插嘴问道。

“和我说说.”

邱震豪闻言,仔细回想了一下,说道:“这个我就不好乱说了,九几年那会儿,我记得香港佳士得秋拍上,徐渭的一卷《水墨花卉图》作品,成交价是300港币,如今将近十年过去了,那副花卉作品至少要翻两三倍了。”

陆浩使劲了咽了一下口水,瞪圆了眼睛,说道:三倍,岂不是近千万了.我的乖乖,这么值钱啊!!.”

陆浩听见邱叔的估价,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这幅作品如果确定是青藤老人徐文长的真迹的话,那么市场价格比邱叔的估价只高不低。

只可惜这里只有半幅作品,从字画的收藏价值来衡量,可是要大大的打了一个折扣。

同时陆浩也不愿意太过于出风头,在佛像里发现书籍名画这事如果传出去,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此时,陆浩叹了一口气,低调的说道:“现在还不知道这半幅画是不是出于青藤老人之手,回头找专业人士鉴定一下才能定论.最可惜的是,这东西只是一件残缺之图,怕是连四成的价值都不到.”

“邱叔你还记得那人长的什么模样吗?给我提供个线索,我也好知道从哪下手找?”

“这还真是为难我了,我当时光想着自己的佛像,没有留心那人。”邱震豪说道

“原来如此,希望有机会能找到另一半,只是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上哪去找那一半呢?”陆浩很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