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鉴宝全文阅读 > 第114章 三彩天王俑

第114章 三彩天王俑


这是今天本场第十位持宝人,他拿着一件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但是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其釉色呈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的制作也是比较繁琐,是先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烧制,待冷却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900℃方可。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现在摆在庄德鑫专家面前的这个唐三彩,是个三彩天王俑,高度超过一米,天王俑头顶置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眼圆睁,张嘴露齿。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

看到这尊俑时恍惚间,仿佛看到那长安城里喧闹的东、西市,似乎身处在大唐盛世的气氛里,感受着异域与东方的传奇。

庄德鑫解释的同时其他专家也被这件唐三彩给震天王俑住了,这件三彩作品不仅俑色彩鲜艳,釉色明亮,而且造型精致准确,更主要的是,在那光亮的釉面上,有很多微小的开片,像一个个小裂纹一般。

这种开片主要是由于胎和釉的收缩比不太一致而造成的,胎的收缩比较小,釉的收缩比较大,这样在它烧制的过程中,冷却的时候那么釉子就会产生收缩,因此在釉子的表面,会形成这种裂纹。

唐三彩出土的多了之后,这种开片也就成了鉴定唐三彩釉面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当然,后世技艺高超的造假者们,也肯定会在这方面做手脚了。

“孙老师,您怎么看这物件?”郑竣知道在场的这几个人里,孙老是玩杂件的,对于唐三彩并不陌生,至于龙老头等人,恐怕就没有那么专业了所以在众人粗略的看了一圈之后,出言向孙老问道。

孙老拿着一个二十倍的放大镜。对着开片仔细的看了一会,摇着头说道:“这物件我看不准,向出土的东西釉面一般均见泥土腐蚀的痕迹,不同的只是腐蚀的程度和方式。一般情况下是见土咬的细孔随意自然地出现于釉表,或通体或局部出现,细孔大小、深浅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腐蚀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细观察才可发现。在放大镜下观察部分土咬细孔,其边缘的釉面有轻微的腐蚀过渡。而经药水处理土埋之后釉表会出现酸咬的小孔,但很有规律,僵硬不自然,腐蚀程度较一致,没有腐蚀的过渡现象。实际上高仿者在釉表的处理上很矛盾,如果用药水处理,釉表的光泽又不自然,很容易被识破;不用药水处理釉面又太光洁新颖,加入其他元素降低釉光的亮度,一经检测马脚又露。在观察腐蚀细孔时要注意把它与釉面在窑中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棕眼区别开来,棕眼仅出现在釉表,深度约为釉厚的三分之一,腐蚀细孔则深入釉里,有的腐蚀至胎表。但从开片上看,是芝麻片,不像是后仿涂刷高锰酸钾溶液形成的,但是这物件太完美了,所以我拿不准……”

孙老所说的芝麻片,指的是唐三彩陶器受地下水和土壤中酸碱物质的侵蚀后,自然形成的开裂,这种开裂比较细碎,像是芝麻一样,距离其一尺左右远,就能明显观察到。

这件三彩天王俑,无论是从釉色造型,还是开片来看。都是真迹无疑,但它就是太过完美了,比之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尊还要出色,所以不管是庄德鑫,还是孙老头,都不敢妄下结论。

“孙老师,我曾经听过您讲的一堂关于唐三彩器皿特征以及鉴定知识的课,后来见到这件作品之后,我就把它买了下来,也找过一些人看,都说是真品,今天借这个机会,也请您帮着鉴定一下。”

这个唐三彩天王俑的主人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微胖,长着一张国字脸,即使是在众位专家面前,表现的也是不卑不亢,看样子应该是个有点身份的人。

“这位吕先生是某公司的董事长,很热衷收藏,……”

男主持人见缝插针的给专家等人介绍了一下持宝人的来历,也是间接的说明,对方是有财力收藏这种比较珍贵的古董的。

“吕先生,既然您是行内人,我就冒昧的问一句,这件唐三彩天王俑,您是怎么收到手上的呢?”

古玩鉴定这工作,不仅要从文物本身入手。也要去追究其传承来历,像一些珍贵的文物,都是从各大古墓中出土的,就算是被盗掘出来的古玩,也是会流传盗出的物件和数量的。

这位吕先生似乎并不忌讳谈这物件的来历,大大方方的说道:“呵呵,这件三彩天王俑,是我在一次朋友的私人聚会上见到的,当时看着喜欢,就买下来了……”

“聚会?”陆浩小声嘀咕了一声,应该是一些藏友组织的交流活动吧?

“就是黑市。”

坐在陆浩身边的贺云飞,用手捂住了嘴小声的说道。

陆浩闻言愣了一下,因为他突然之间,想起祁宏光说的那个黑市,现在也只能再用灵气查看一番了,陆浩凝聚眼力,只是这离专家的桌子太远,看过去感觉很是模糊,一时看不清楚。陆浩想怎么样才能靠近去仔细看看,说不定能看出点东西来。

此时专家们正在和持宝人交流着。

“吕先生,您淘到这物件,当时花费了多少钱啊?”

坐在庄老旁边的郑竣追问道,这也是鉴定物品过程中,必须要问到的,尤其是像这么完美的三彩作品,出手的人绝对不会讲价格定的太低。

“四十万元人民币,我感觉它是物有所值的。”

见到几位专家都不敢确定自己这件藏品的真伪,吕董事长心中一下升起一股子豪情来。

按说以他购买这件唐三彩的价格,和国内正规拍卖行里拍出的三彩古董,也是相差无几了。

有些朋友看到这里就要说了,唐三彩是国宝,怎么会这么便宜啊?

这是由于假的东西冲击市场冲击得很厉害,导致很多人上当受骗,对唐三彩的信心变得不足起来,所以唐三彩在国际市场的价位就迅速的下跌。

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拍出的唐三彩作品,价格大多都是在几十万美元左右,而国内就更低了一些。由此可见,如果这尊唐三彩天王俑是真的话,吕先生的这笔生意,还是赚了。

“孙老弟,庄老哥,我看这物件应该是真的,估计是从哪个唐墓里盗出来的,你们的意见呢?”

邓俊鹏在思考了一会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前些年盗墓成风,难保会有一些精品流失出去,而面前的这位持宝人也说明的东西的出处,就是从黑市中拍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件三彩天王俑是真品的可能性极大。

正当专家们准备说出此物件是真的时,台下陆浩蹭的一下站起来说道:“假的,这是现代仿品。”

一时之间现场大乱,说什么的都有。主持人一看出现这种情况赶紧圆场说中场休息。专家们一下判断不出来,准备去后场再商量仔细辨别一下。

陆浩一看这机会来了,和云飞说了声让他看好东西,就赶忙跟随过去却被工作人员拦住。

“这是后台,闲杂人等不能入内。”工作人员严厉的说着。

陆浩接着说:“我找一下庄德鑫专家,有要紧的事情。”

“你是什么人?找庄专家什么事情。”工作人员用另类的眼神看着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