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传统武侠 > 剑伴谁在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008章 沧州扬威(2)

第1卷 第008章 沧州扬威(2)


  第一场比暗器。

  沧州好汉让人端了四只碗来,又在每只碗内均斟满清水,他把两碗水向空中一抛,水碗落下时他右臂一震,腰一挺,两只碗便稳稳当当的落在他的左臂和头上,连一滴水也没有溢出。

  沧州好汉身形一晃,已跃上一旁的高台。

  他不经意间显露了一手功夫,围观的乡邻彩声雷动,虎踞镖局众人却倒抽一口凉气。

  杨老镖头也像沧州好汉一般擎上了两碗水,跃上高台。

  这一下是既考暗器功夫,又考究轻身功夫。

  己方在攻击对方时,还要保住自己手臂上、头上的水碗,进退趋避之间容不得半分闪失。

  沧州好汉道:‘杨镖头请了!’

  杨老镖头道:‘小兄弟请!’

  杨老镖头知沧州好汉自居晚辈,断然不会先出手坏了武林规矩,当下也不客气,左手在衣囊中摸了一把铜钱,以‘刘海洒金钱’的手法直打出去,铜钱有直飞,有绕弯,端的是先声夺人!

  那沧州好汉也在口袋中一掏,五指齐施,以‘漫天花雨’的手法发出一把铁菩提子回敬。

  只听得周遭叮叮声响不绝于耳,铜钱与铁菩提子在半空中相撞,悉数落地。

  围观众人彩声雷动。这杨老镖头未使飞镖却是何故呢?原来钢镖固然厚重凌厉,极易毁伤敌人,但稍嫌笨重,携带的数量也不能过多。

  铜钱却是较为常见,轻薄小巧,携带方便,更兼途中可供使用之资。

  所谓的保镖、走镖,那镖师自然是要会打镖了。当得起这‘镖’字,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练打镖得下三样苦功:‘一练手,二练眼,三练心’。

  ‘练手’得手悬一十八斤的石头碾子,手背放一碗满满的茶,半个时辰之内,只要茶水溢出一滴那就算功夫没到家,这一练就得三年。

  三年后功夫到家了,得舀满一勺子油,瓶口上搁一铜钱,油往铜钱口穿过流进瓶,如铜钱口粘了丁点油渍,那也算功夫没到家,还得继续练。

  ‘练眼’得先走三年‘鸡步’。”

  众人一听,不觉愕然,纷纷问道:“这不是练眼神么?怎么又练起步子来了?”

  韩秀才道:“大伙有所不知,这雄鸡走路无论是跑还是蹦,鸡头总是平稳异常,此为其它飞禽走兽所不及,故这‘鸡步’练的是正头颅,藏眼神,与人打斗时方能在跳跃起伏中不失方寸。

  再后来就要盯各样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功夫要练到一眼扫过,便数得出地上啄食的麻雀有几只。

  第三层功夫便是‘练心’,练功者要蒙着双眼,不以目视而以神遇,全凭一心,练功的时候师兄弟相互喂招,初时用的是木刀木剑,及至后来就用真刀真剑,准头稍有偏差,血溅当场是免不了的。”

  “再说杨老镖头使出其平生绝技‘子母甩手镖’。

  前镖发出,沧州好汉眼见一枚钢镖向自己袭来,他身形一转,正要避开,忽然后发的一镖在前发的钢镖上一撞,前镖登时改了方向,斜飞而至。

  沧州好汉不及闪避,‘啪’的一声,手臂上的一只碗被击得粉碎。

  镖行众人欢声雷动。

  沧州好汉脸上一红,左手急扬,三枚铁菩提分上中下三路向杨老镖头打到。

  杨老镖头听风辨气,也是三枚铜钱发出,铮铮铮三声,铁菩提子被钱镖一一磕落。

  双方又你来我往较量了几个回合。

  杨老镖头在衣囊中一探手,暗想糟糕,铜钱已所剩无几。

  沧州好汉却是口袋鼓鼓,想是铁菩提子还余甚多,就如此一分神,一枚铁菩提子在杨老镖头耳边擦过,几乎打中他的脸颊。

  杨老镖头想:‘今日只要稍有差迟,不免碗跌水倾,淋一头水事小,折了镖局的威名事大,说不得,只有冒一次险了。’

  他心念甫毕,双臂一振,两只碗水直飞上半空,双手如疾风般连扬几扬,将剩下的铜钱、钢镖如数发出。

  这一下暗器自四面八方袭至,沧州好汉左闪右避,窜高伏低,但两碗水仍被击毁,他心中一凛,杨老镖头的两只水碗正自落下,他要发暗器打对方的水碗已然不及。

  他正要认输,杨老镖头竟未接住落下的水碗,当啷声中,二碗尽皆摔碎。

  杨老镖头道:‘在下的碗儿也碎了,这一局算平局如何?’

  这一下大出沧州好汉意料,其心揣揣,只得说道:‘承让了。’语气中已谦恭了许多。

  第二场比的是兵刃。

  沧州好汉使的是单刀,杨老镖头使的是长剑。

  沧州好汉在父老乡邻睽睽众目之下更是抖擞精神,一手五虎断门刀守时如山岳凝重,攻时如风卷残云,十数招一过,沧州好汉刀势劈风,兀自进攻的多,防守的少。

  杨老镖头却是剑走轻灵,身随剑走,时而韬光隐晦,时而气势如虹,剑招连绵不断。

  沧州好汉只觉对方的剑势一阵轻,一阵重,宛若大河之水,绵绵密密,无有尽时。

  斗到酣处,沧州好汉‘猛虎出柙’,刀锋横削,杨老镖头一闪,只听见喀喇喇一声,校场上一根碗口粗的木旗杆应声而断。

  围观人群齐声喝彩,大伙儿却暗自为杨老镖头捏了一把汗,心下自忖:‘瓢把子虽英雄了得,但究竟不比对方正值壮年,时候一长,精力恐有不逮,若然稍有闪失,虎踞镖局这块牌子算是砸了!’

  又斗了三四十回合,沧州好汉八十一路五虎断门刀已然使过一遍,兀自奈何杨老镖头不得。

  沧州好汉专门精研五虎断门刀,求精而不求多,于其它刀法却是毫无涉猎。

  杨老镖头表面似乎处于劣势,实则以逸待劳,伺机而动。这时沧州好汉不免心里焦急,只得又从头再使一遍刀法,中间将部分招数颠倒变换。

  杨老镖头闯荡江湖数十年,打过的架自然是不少了,沧州好汉重复的招数如何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这时沧州好汉使一招‘藏头缩尾’,缩身收刀,紧接着一招‘龙行虎步’,举刀直刺,再回刀一拖。

  这两招原本是极妙的招式,一守一攻,攻守兼备,然而正由于彼此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运用之时反而不易变通施为。

  杨老镖头目光湛湛,心如悬镜,如何不识得其中的利害之处?

  杨老镖头一招‘鲲鹏展翅’,高高跃起,凌空舞了个剑花,沧州好汉果然使出‘藏头缩尾’。

  杨老镖头倏然变招,身形急坠,‘囊萤映雪’,剑身在日光下反射,沧州好汉只觉眼前一花,但此时他‘藏头缩尾’后刀身递出,使出‘龙行虎步’早已习惯成自然。

  杨老镖头大喝一声,‘穿针引线’,长剑竟直穿进沧州好汉的九环刀上的数个刀环中,右手转了数圈,刀剑同时脱手,铛啷啷的跌落在两丈之外。其时全场鸦雀无声。

  这一招‘穿针引线’当时真是险到极点了。

  顾名思义,这一剑要从功力与自己相若的高手兵刃中穿过,实则比平常娘儿们做针线活时穿针不知又难了多少倍。要练成这招,不下十年的苦功是绝不能有成的。

  其时杨老镖头拱手说道:‘在下十余年来较技中兵刃从未脱手,今日领教小兄弟刀法,实是高明,佩服佩服!这场不分胜负,咱们再比比拳脚。’

  其实杨老镖头锁住对方兵刃在先,却不乘势追击,论兵刃,其实沧州好汉已输了半招。

  沧州好汉心里如何不晓得,然而要当场认输,却又心有不甘,毕竟场面上自己一直占优。当即手一拱,抱拳道:‘不才再领教阁下的拳掌绝技。’

  这第三场便是比拳脚。

  这一场还未开始比,杨老镖头心想:‘倘若自己两场占优,恐怕是大大的不妥。’”

  众人不禁问道:“杨老镖头连赢两场,挫了对方的锐气,乘机为镖局扬名立万,那不是大大的好事么?为何又是‘大大的不妥了’?”

  韩秀才道:“嘿嘿,大伙儿这就不晓得了吧。自古镖局走镖,三分靠本领,七分靠人面。倘若不谙熟人情世故,任凭你三头六臂,本领再高也是枉然。

  这人面要是混熟了么,江湖道上的各路人马,套上‘交情’二字,谁也得给你面子,这镖就走得顺当了。所以说镖师的本事再大也不能盛气凌人,要不然在这一行肯定混不下去。”

  韩秀才续道:“杨老镖头使的是杨家六合掌,沧州好汉使的是沧州大洪拳。话说沧州好汉这最后一局是志在必得,使开家传的沧州大洪拳,向杨老镖如狂风骤雨的袭来。

  沧州大洪拳刚猛绝伦,是极霸道的外门功夫。

  这杨家六合拳讲究的是后发制人、绵里藏针,可算是内家拳了。

  拳理中虽有以柔克刚的说法,不过也要看双方的功力如何。倘若刚猛的外家功夫练到极处,这柔的拳招就不一定能克制得了,反之柔的功夫练到极处,刚猛的功夫与之比拼也就必然落败。

  这一轮拳脚功夫的比拼当真是龙争虎斗,打得那叫一个飞沙走石、日月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