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皇宫的东南西北四方分别建立了各有特点的商业区,东区以“食”为主,除了城内林立的茶楼、酒肆之外,还有许多风味独特的名胜小吃担子流动叫卖,共同构成沙安城内的饮食文化;西区突出一个“穿”字,道路两旁绸缎、绣纺林立,最具盛名的绸缎铺是“沙安锦缎”、“绮罗绸庄”,京城里的贵族所用衣料几乎都由这两家绸缎铺提供;以绣工出名的是“芍药坊”,相传坊主是一位绝色少女,心思奇巧,常常能绣出与众不同的花样;与之相偕的是“金针坞”,专门负责裁剪针线活;南区为住宅区,分为两片,以南静街为界,界北建有低级官员、文吏的宅弟,界南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的住房;北区是亲王贵威、王公大臣的府坻,以及沙安府衙门所在地;东北角是娱乐文件中心,集中着妓院、倡馆、戏班,还有赌场、各类杂耍等。京城西城门以外四十里有一座石岭山,山上众多寺院林立,是宗教胜地;山下有一个天然的水镜湖,围绕湖边建有许多山庄、园林,是达官贵人的休闲避暑胜地。
“想不到沙安城居然有专门的行政区、商业区、住宅区与娱乐区,这样的布局井井有条。”妍妍听完柳修武的介绍,由衷赞叹着。这种布局对于妍妍这样的路痴来说,最大的好处便是不会轻易迷路,即使迷路了,稍加分辨也能立即找到方向。
柳修武看了她一眼,继续帮她挑着料子。妍妍意识到自己孟浪了,也讪讪的专心挑起绸料来。
二人挑完衣料之后,柳修武说要到“芍药坊”看看刺绣图样,妍妍立即答应了。在妍妍的眼里,即使是普通丫头的绣工也是巧夺天工的,她真正的目的是想见见具有传奇色彩的“芍药坊主”。
芍药坊的管事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穿着浆洗得很干净的淡青色上衫,系着石榴红的裙子,头上斜插着几支玉钗,并不是特别值钱的货色,但收拾很是光洁齐整。她见柳府公子亲自来了,自然不敢怠慢,亲自奉上香茶之后便说:“坊主不住在店里,小妇人已经差人去请了,请二位公子稍候名刻。”说完又奉上柳府原先在这里订下的绣品,有的已经完工,没有完工的也正在赶制之中。
妍妍揭开茶盖,悠闲的吹拂着飘浮着的茶沫子,一幅坐定了要等的模样。柳修武见了,也只好陪坐在一旁,慢慢地品着茶。
芍药坊的绣铺正对着街面,隔着木棂窗户,可以看见街面上往来的人流。妍妍等得枯燥无味,又随手翻了翻柳府的绣品,转身见柳修武仍是老僧入定一样的坐着喝茶,于是拉了他站在窗前观看街上的行人。
“二哥,你看,好一对璧人。”一声轻柔的娇笑声吸引了妍妍的注意,她赶紧对柳修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