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急得要去拽嘉靖皇帝的衣服:“皇上,大明的礼教不能破呀。微臣以为,毛大人当时就应该把话说清楚。王妃仁爱贤德,不会不顾大局。倘若她知道了皇上的难处,一定不会为难皇上的。”
嘉靖皇帝站住,冷冷地说:“听杨卿的意思,朕的母亲是在故意为难朕了?一个母亲要见自己的儿子,这有什么错?你不愿意随朕出去迎驾就在这里待着吧,朕自己去。”走完,转身向前走去。
张太后忽然从后面走了出来,声色俱厉地说:“我看谁敢动!”
嘉靖皇帝被惊呆了。女人温柔时,可以千媚百态,是生活的一道风景。女人恼怒时,又可以面目狰狞,成为一条人见人怕的毒蛇。张太后耍泼时连权臣江彬都被吓住了,何况十五岁的嘉靖皇帝!所以,嘉靖皇帝一时被吓住,他懵懵乎乎站在那里不敢动:“太后,你……”
张太后近似吼叫:“我看是一个人的事大,还是全天下老百姓的事大?是满足一个人的私欲为大,还是维护皇家的尊严为大?”
嘉靖皇帝被张太后吓得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惶恐地说:“太后,儿臣只是想出去把生身母亲接进宫来,并无危害国家之事,太后何以出言如此之重?”张太后:“哀家这么说已经够轻了,你是朱家的子孙,朱家的列祖列宗都在看着你呢,难道你为了一个人而不惜背祖忘宗,搅乱朝廷的礼法吗?”嘉靖皇帝很不服气,但却底气不足:“做儿子的出去迎接自己的母亲,并无错处。朱家的列祖列宗谁没有自己的母亲?”
张太后大吼道:“放肆!朱家的列祖列宗都有自己的母亲,但他们的母亲没有一个不懂礼教干扰朝政,甚至竟敢擅打朝廷大臣的。哀家若不看在宪宗先帝与兴王是手足兄弟的份上,仅她擅打朝廷大臣,哀家就要治她的罪。”
嘉靖皇帝被吓住了,为自己的生母辩解道:“儿臣的母亲并不是不懂礼教干扰朝政,她只是出于一个做母亲的心情,担心自己的儿子出了什么事而已。”
张太后见嘉靖皇帝被自己镇住了,觉得有些事情也不能急于求成,真要把蒋王妃怎么样,也不利于往后的事情。停了停,便用缓和的口气说:“皇儿,杨爱卿乃当朝大学士、首辅,哀家让他出去迎接蒋王妃,这该给足她的脸面了吧!要知道天下那么多王妃,她们若进京,只须礼部差人迎接就行了,根本不会劳动朝廷大臣。”说到这里,她见嘉靖皇帝默不作声,便对杨廷和说,“杨爱卿,你出去把蒋王妃接进来吧,不得再有误。”
“臣遵懿旨。”杨廷和带着迎驾队伍来到东校场,见了蒋王妃。蒋王妃不认识他,问他是什么人。杨廷和说:“我乃本朝大学士、首辅杨廷和。”陆炳不知道大学士、首辅是个什么官,便问:“大学士、首辅是个什么官?”杨廷和说:“就是人们常说的丞相或宰相。”陆炳问:“也就是说除了皇上以外,你就是天下最大的官了?”杨廷和说:“你要这么认为也可以。”
蒋王妃对杨廷和的官到底有多大没有兴趣,她只关心一个问题:“杨大人,为何只有你一个人?我的王儿呢?”
杨廷和直截了当地说:“王妃,皇上根本不可能出来迎接,请王妃随下官进宫吧。”
蒋王妃有些惊愕:“为什么?”
杨廷和:“按照大明皇室规矩,皇上只能迎接太后,也就是说王妃还不够资格让皇上亲自出来迎接。”
蒋王妃更加惊愕,她死死地盯着杨廷和:“杨大人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杨廷和说:“也就是说皇上现在是太后的儿子,而不是王妃您的儿子,您现在只是皇上的臣子。”
蒋王妃脸上变色,嘴唇哆嗦,向后倒去,慌得众人又喊又叫,好半天才慢慢醒来。她一醒来,便歇斯底里地大骂:“自己的儿子死了,硬要夺别人的儿子,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又骂嘉靖皇帝,“小畜生,当了皇帝,连自己的亲妈都不要了。”对杨廷和说,“你回去告诉那个小畜生,他要不出来接我,我就是死在这里也不进宫。”随即大哭,“兴王爷在世时仁德之名扬于四海,没想到却生了这么一个忤逆不孝的畜生。王爷呀,这可让我怎么向你交代呀。”哭了一阵,见杨廷和还站在原地没动,便说,“你为何还不回去告诉那个小畜生,还站在这里干什么?”
杨廷和一点也不为蒋王妃的情况所动,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毫无表情地说:“下官奉旨办事,不敢擅自回去,请王妃随下官进宫。”
蒋王妃说:“我已经说了,那个小畜生不亲自出来接我,我就是死在这里,也不进宫。”
杨廷和说:“王妃,皇上的母亲是太后,请王妃不要难为皇上。”
蒋王妃似有所悟,她愤愤地说:“我想起来了,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王爷的妻子称王妃,而皇帝的母亲则称太后。你回去告诉那个小畜生,立即给我正太后尊号,銮驾相迎,不然我就死在这里,看他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地下的兴王爷!”
杨廷和:“王妃……”
蒋王妃怒道:“住口,从现在起,谁也不许叫我王妃,我倒要看看那个小畜生到底给我正不正太后尊号,出不出来迎接我这个亲妈!”
杨廷和不尴不尬地回击道:“王妃,下官请你深明大义,不要只顾自己,给皇上找难堪,也给自己找难堪。”
蒋王妃气极:“你、你,你要再敢叫我王妃,我就割掉你的舌头!”
杨廷和倒也很识时务,他委婉地劝说蒋王妃:“皇上刚登大宝,万千头绪急待理顺。而天下诸王均在观望,无不寻找朝廷破绽,伺机而动。做母亲的应该理解儿子的难处,何必为一点不应有的小事而弄得他方寸大乱呢!”
蒋王妃说:“杨大人的话,我不是不懂。我不懂的是治理天下大事,难道就一定要不认自己的亲妈吗?古往今来那么多的贤君明主,他们是不是都是这样做的呀!啊?”
杨廷和耐心地说:“天下事不能一概而论,皇上现在面临的就是一种特殊情况,稍有不慎,就会玉石俱焚!”
蒋王妃冷冷地说:“我不想再听你的诡辩了。我的王儿是我从小一手拉扯大的,没遮没掩,天下人皆知。我不明白他成了一国之君后,为什么却成了别人的儿子?真是掩耳盗铃,人神共愤。你回去告诉那个小畜生,他要认我这个妈,就给我正太后尊号。他若嫌我碍事,我自回兴王府,不影响他的宏图大业!”
杨廷和:“王妃……”
蒋王妃火了:“住口!你说你走不走?不走是吧,来人,给我打。”
杨廷和可不是毛澄,他见陆炳欲上前殴打自己,大喝一声:“谁敢打我!我乃朝廷重臣,国家一品大员,奉旨办差,谁敢无礼,诛灭九族!”
蒋王妃咬牙切齿:“诛灭九族?好啊,我等你将兴王爷的九族诛灭干净!拿鞭子来。”从一个府兵手里接过将鞭子,用尽全力向杨廷和抽去。
杨廷和乃文士,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的愚忠,面对蒋王妃一鞭又一鞭的抽打,他竟然站着不动,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蒋王妃打累了,将鞭子扔给陆炳:“给我打!”
陆炳此时只有十一岁,完全不谙世事。但这位未来的武状元却因自小习武,非同一般。他见杨廷和跟从小就像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蒋王妃过不去,早就不高兴了,见蒋王妃要自己打杨廷和,何须用鞭,跳起来飞起一脚,就把杨廷和踢倒在地打了几个驴滚。杨廷和还想充硬汉,高喊:“王妃,你就是打死下官,下官也不敢从命!”
蒋王妃已经丧失了理智,见杨廷和还称自己王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她对站在身边的两个孩子说:“割掉他的舌头,看他还敢无礼不!”
陆炳一脚将杨廷和踩牢,两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一个按住杨廷和的一只手,另一个拔出短刀就要割杨廷和的舌头。杨廷和真急了,他知道蒋王妃现在已经丧失了理智,这些从乡下来的毛头小子是什么事都干出来的,自己真要有个三长两短,喊冤的地方都没有。于是他急忙喊饶服输,最后灰溜溜地被蒋王妃赶走了。
此时天色已晚,嘉靖皇帝率领众臣仍在皇宫焦急地等待。由于杨廷和逞能好强,结果被打得比毛澄更惨。他见了嘉靖皇帝,心酸不已,简单地述说了事情的经过,并强调说蒋王妃要太后尊号的事情,否则她誓不进宫,语气中表露出强烈的不满,让势孤力单的嘉靖皇帝好生惶恐,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