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全文阅读 > 第63章 对头前仆后继·《金瓶梅》的由来

第63章 对头前仆后继·《金瓶梅》的由来


  兵部武选司杨继盛上了一本《请诛贼臣疏》,参劾严嵩十大罪五大奸。

  很少升殿的嘉靖不得不升殿来御审这件案子了。他问杨继盛“如果皇上不相信微臣的话,可召裕、景二王问之,他们对严嵩父子的罪恶知道得最清楚了”这话是什么意思。杨继盛以岁赐之事应答。嘉靖皇帝立即拉下脸来问严嵩:“严嵩,你敢借岁赐之事勒索两位殿下?”

  严嵩不知道儿子都干了什么,说了什么。他听了嘉靖皇帝怒气冲冲的问话,就说:“绝无此事。微臣自当年被夏言栽赃陷害以来,为防再生口舌,多年来已严令下人,不论公事私事,任何人不能跨进相府半步,何来索贿之事?请皇上明察。”

  杨继盛义愤填膺:“严嵩,索贿是你通过严世蕃进行的,满朝文武人人皆知,你休要抵赖。”

  严嵩说:“皇上,既然杨继盛说满朝文武人人皆知,微臣就请皇上验证一下,看大家是不是都说确有此事。”

  嘉靖皇帝问群臣:“各位爱卿,谁能证明杨继盛说的是真的?”

  群臣无一人吱声。

  杨继盛看着大家,急了:“大家为什么不说话呀?严世蕃勒索了两位殿下,还到处张扬威胁大家,难道大家就没有一人肯出来为我作证?”

  群臣依旧木然,谁也没有吱声。杨继盛下意识地看了看徐阶,他是多么希望徐阶能够站出来为他作证啊!然而徐阶低头站在那里装聋作哑,根本无动于衷。杨继盛绝望了,他说:“皇上,请宣两位殿下的侍读,一问就知道了。”

  裕王府的高拱很想夸大其词趁机扳倒严嵩。但景王府的人跟严嵩没有什么过节,一是严嵩和严世蕃并没有向他们索贿,堂堂王府岂能说瞎话!二是自己违心承认了,严嵩会获罪,自己也会获罪。倘若嘉靖皇帝追究是谁出的这个主意,到时自己肯定就是主子的替罪羊。所以,景王的侍读不承认。裕王的侍读高拱心里有鬼,见景王府的人不承认,自己要是承认,明年的今天绝对就是自己的周年,因而他也不承认。高拱说:“禀皇上,裕王府因为府中空虚,开始派了一个下人到户部催要。户部说满朝文武的岁赐均未发放,若王府急需,须写一份申请由严大人特批即可。王府随即写了申请,因一连几天仍然没有消息,只好又派人去问,获悉严大人忙,可能还没看到申请。殿下着急,便又派人到相府去催。相府的人说,严大人为防招惹是非,不让任何人进相府。殿下不相信,认为是下人办事不力,便派微臣亲往。微臣到相府,也吃了闭门羹,最后在严世蕃的帮助下才将此事告诉了严大人,第二天王府领走了岁赐。至于严大人父子索贿一事,微臣不知从何说起。说两位殿下行贿,更是无稽之谈。”

  嘉靖皇帝追问户部官员:“高拱所说,可是事实?”

  户部官员说:“高大人所说句句属实,户部有两家王府的申请和领走岁赐的领条为证。”

  从人的生理结构上看,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从生下来到十四岁,属于对世界的认知阶段;十五岁至二十岁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也是最容易冲动的阶段;二十一岁至五十岁,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阶段;五十一岁至六十岁,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平稳阶段;六十岁以后,进入反省和忏悔阶段。严嵩已经七十五岁了,他既没有谋国篡位的思想,做官也位极人臣,根本不再有害人的念头。杨继盛参他十大罪五大奸,让他很不想不通。一、十大罪五大奸既空洞抽象,也与事实不符;二、他身边的人已被严世蕃买通,对严世蕃的所作所为,他和妻子欧阳氏就完全成了瞎子聋子,一点都不知道,大家动不动说他串通儿子,让他感到很气愤;三、他不明白自己跟杨继盛无冤无仇,一年让杨继盛四升,为什么杨继盛一回京城就像毒蛇一样地咬自己?早知道如此,自己就应该让他一辈子在甘肃那个小县苟且,看他还怎么咬人!

  严嵩因为心里难受,呆呆地站在那里,嘉靖皇帝斥责了杨继盛一些什么话,他也没有听见。直到旁边有人轻轻推他,说:“皇上问你话呢。”他才回过神来,出班奏道:“皇上没有说满朝文武的岁赐可以缓发,但两位殿下的岁赐一定要发的话。微臣对裕、景二王府的情况也一无所知,致有此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善则被人算计。微臣总想与人为善,做到一碗水端平,从而使大家齐心协力,励精图治,以求国富民强。没想到会有人借岁赐之事大做文章。”严嵩说到动情之处,泪流满面,他上前跪倒,摘下官帽举在手中,“微臣今年七十有五,年迈体衰,处理事情难合众人之意。请皇上恩准微臣告老还乡。”

  严嵩的话不但感动了许多大臣,嘉靖皇帝也动了真情,泪水溢出了眶外。他走下龙椅离开龙位,亲自将官帽给严嵩戴上,扶他起来,说:“老爱卿忠心报国,朕早已知之。你先归班,朕自有明断。”说完,走回龙椅,怒斥杨继盛:“杨继盛,你可知罪?”

  杨继盛上前跪倒:“微臣所说句句是实。”

  嘉靖皇帝一拍龙案:“杨继盛,你太大胆了!你知道你的本职是什么?你知道你的奏章内容应该是什么吗?”

  杨继盛:“这……”往下说不出来了。

  嘉靖皇帝:“朝廷六卿、侍郎、御史言官几十人,大家都是吃干饭的?朝廷首辅要你参?更为可恶的是你不但陷害朝廷大臣,还敢陷害两位殿下,是可忍而孰不可忍!来人,将这个狗贼重打五十大板,打入大牢!”

  杨继盛被嘉靖皇帝打断了腿,打折了骨头。不但严嵩对他深恶痛绝,就是景王府的人因他牵扯到自己,也想杀他以泄愤。杨继盛被丢到牢房里,大家因为怕受牵连,谁也不敢去看他,更不敢照顾他。他被关在一间小屋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爬着进行,弄得里面臭气熏天不说,身上的伤口化脓生疽,腐肉一块一块地往下落,疼痛难忍。不得已,他就打破了一个瓷碗,用破瓷切割那些腐肉,其状极惨。杨妻前来探监,心疼得当场昏了过去,大哭道:“我要你不要管闲事,你偏不听。你为国为民,一身正气,可谁在同情你,谁在为你主持公道啊!”

  已经是兵部侍郎的王忬,因工作关系跟杨继盛颇有交情。他听说杨继盛在狱中的情景非常凄惨,心下不忍,便斗胆前往探监,见其惨状,潸然泪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冒着丢官罢职甚至更大的危险,上了一本,为杨继盛求免:杨继盛误听谣言,不经查实便贸然上《请诛贼臣疏》,虽是轻狂,也是出于报国之心。既然皇上网开一面留他一条生路,何不让狱医医之,以显皇上的仁慈之心。

  嘉靖皇帝并不知道杨继盛在狱中的情况,听了王忬的奏请,心下不忍,说:“这个贼子,构陷朝廷大臣和两宫殿下,甚是可恶。但朕有好生之德,就着狱医医之,令其在狱中好好反省。”

  王忬为杨继盛请准圣旨医治,又对儿子王世贞说:“皇上已准许给你杨叔叔医治,过段时间也许就可以放他出狱。他是一个耿直的人,与为父有些交情,你要抽时间去看他,送些食物,别让他感到这世上一个有骨气的人也没有了。”

  二十七岁的王世贞,早在五年前就中了进士。严世蕃骄横跋扈的行为,让他从心底里感到厌恶。王忬让他去看杨继盛,他欣然从命,不但经常送些食物,还对杨继盛极尽安慰和鼓励。

  此前,严世蕃因误听谣言,说王忬有一幅《清明上河图》,便多次索要。王忬真的没有,说了严世蕃又不相信。不得已,便百般打听,终于知道了下落,就急忙花重金买回来送给了严世蕃。没想到这是一幅假的。有一次,严嵩拿出来在大家面前炫耀,有人当场说出它是赝品,弄得严嵩十分尴尬。严世蕃不但不理解王忬的苦衷,还认为王忬是有意在耍弄自己,对其恨之入骨。现在王忬父子又为杨继盛求医送药,关怀备至,他就恨得牙根痒痒的,扬言:王忬狗杀才,竟敢与我严氏父子为敌,他日若犯在我手里,必杀之!

  王世贞听说后,冷笑道:“那我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严世蕃妻妾成群,貌美如花。为贪淫他除了靠春药维持外,还特别喜欢从一些黄色书籍中寻求刺激。严府的下人为了讨好他,凡发现黄色书籍,都要想办法弄回去献给他。一天,一个严府的家佣在街上行走,一个摆书摊的人神秘地招呼他:“喂,小哥,我这儿有一本奇书,你买不买?”

  家佣看摊主神神秘秘的样子,十分好奇:“什么奇书?”

  摊主:“我看小哥天庭饱满,地颌方圆,必是有福之人。然而就小哥现在的这种样子,我看就是荣华富贵送到你面前,你也未必知道怎样享受。”说着,将一本书递了过去。

  家佣见这本书名叫《金瓶梅》,翻开扉页,一幅夸张的男女淫乱图赫然在目。他简单地看了一下,不但文字肮脏,里面的男女行淫图一幅比一幅让他心动。摊主涎着脸说:“怎么样小哥,江山多娇,美人如画。但美女到了你手中,你知道该怎么行乐吗?这本书就是专门讲述男女之事的。我看你是大富大贵之人,不懂得男女春事,不懂得及时行乐,实在是一件憾事。”

  家佣心想:老子一个下人,何来大富大贵?妈的,不过是想骗老子的钱罢了!不过这样的书弄回去给严世蕃,那个王八蛋一定很高兴,多的不敢想,几两银子肯定会赏自己。他问摊主:“说吧,多少钱一本?”

  摊主说:“十两银子一本。”

  家佣吓了一跳,惊叫:“十两银子一本,你抢劫呀!”摊主:“小哥,这样的奇书你到哪里去弄啊,十两银子,值。”“男女的那点破事,老子又不是不知道。你画得再夸张再下流,还不就是那几下子。”“既然小哥是个不懂情趣的人,不识货,那你走吧,我不卖你。”“不卖就不卖!就这么几张破纸,十两银子,你留着自己看,偷着乐吧。”摊主见家佣要走,又急忙拦住:“哎,小哥,谁叫我们有缘呢!你说多少钱吧,能保本就卖你,算是交个朋友,你看怎么样?”“一钱银子,你卖不卖?”这回轮到摊主惊叫起来:“一钱银子?你杀人抢劫呀!告诉你,我这本书五十两银子也卖出好多本了,我看你虽是大富大贵之相,但目前还在走麦城。因为有心交你这个朋友,才喊了十两银子一本,没想到好心没好报,你竟如此戏弄我!罢了,你走吧,算我瞎了眼,看错了人。”

  家佣眼睛转了转:“你五十两银子都卖出了好多本?”“对呀,五十两银子,一口价。识货的人,根本不还价。”家佣心想:既然他五十两银子卖了许多,不如我买了此书回去,也说是花了五十两银子,到时诈严世蕃几十两,不怕他不给。想到这里,他问:“那你说,这书到底多少钱你肯卖吧?”“五两银子。”“二两。二两我就买。”“三两。三两不买拉倒。”“二两五钱。二两五钱不卖就算了。”摊主一副无奈样子:“好吧,二两五钱卖你一本,就算和你交个朋友吧。你以后要是大富大贵了,可不要忘了我呀!”说着,从包里掏出一本同样的书递给了家佣。

  家佣用一张废纸将书裹好,来到严世蕃一个叫满庭香的小妾住处。满庭香的侍女见家佣用旧纸包着一个东西,很慎重的样子,便问他是什么。家佣嬉皮笑脸:“这是少爷最喜欢的东西,我花五十两银子买来的。你先替我收好了,赏钱不敢要,五十两的本钱是一定要还我的。”

  侍女打开一看,见是一本书,便说:“什么破书,要花五十两银子!我看你是想讹少爷吧?当心少爷打断你的狗腿。”

  家佣说:“哎,可不能胡说,卖书的人还在那里呢,不信你去问问。”

  侍女:“好吧,我替你好好收着,等少爷回来,我就交给他。”

  严世蕃一连几天没有到满庭香这里来,第三天,满庭香忽然病了,当天下午就七窍流血而亡,显然是中了剧毒所致。奴才毒杀主子,这还了得,严世蕃不但将几个下人打了个死去活来,还将他们交到官府。查来查去,最后查出满庭香是中了《金瓶梅》上面的剧毒。

  原来,满庭香是个青楼女子,姿色过人,十分浪荡。因为闲得无事,她便打开家佣送给严世蕃的《金瓶梅》观看,并一下入了迷,无意之中用指头蘸了涎水翻书,以致中了书页上的剧毒。这显然是一起有预谋的杀严案,由于严世蕃妻妾太多,一连几天没有到满庭香这里来,侥幸逃过了这一劫。

  严世蕃恼羞成怒,四处追捕那个卖书人,可哪里找得到啊!那个卖书的小摊主就像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在京城出现过。

  两年后,《金瓶梅》再一次浮出水面,不同的是它已变成了一部长篇小说。明眼人不难看出,书中那个贪淫成癖的主人公就是影射严世蕃。由于作者对严世蕃切齿痛恨,故而对书中的主人公进行了极其污秽的描写,用来搞臭严世蕃。事实证明,笑笑生达到了他的目的,比如后人描写严世蕃时,经常提到“玉屏风”、“温柔椅”、“香唾壶”、“香口宴”等不堪入目的场景。

  这些无疑是人们从《金瓶梅》里转嫁到严世蕃身上的。严世蕃在《金瓶梅》问世时是朝廷二品大员,他再禽兽不如,也会顾点自己的官体,至少不会去做“香口宴”的事情。笑笑生是什么人?他跟严世蕃有什么深仇大恨,竟要这样影射严世蕃?这是严世蕃生前很想弄清楚却至死也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多少年后,严氏父子倒台,死去,而王世贞成了一代文坛领袖,他写了一部《嘉靖以来的宰相——严嵩传》,对严嵩进行了百般诋毁,人们将《金瓶梅》的写作文辞及手法与之对照,方才醒悟笑笑生应该就是王世贞。因为《金瓶梅》写得极为污秽,为士君子所不齿,作为文坛领袖的王世贞当然就不会承认是他的大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