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嘉靖与严嵩——是非君臣全文阅读 > 第65章 再次逃脱陷害·不能得罪文化人(1)

第65章 再次逃脱陷害·不能得罪文化人(1)


  嘉靖三十四年(1555),对立谁为皇太子的事情,朝廷大致上形成了两派。一派是以严嵩为首的“观望派”,他们持袖手旁观的态度:反正儿子是你的,立谁不立谁,关我们屁事!一派是以徐阶为首的“立裕派”,骨干是那些抱着封建礼教不放的愚忠之士,大喊如果不遵守“立长废幼”的祖训,必然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因素,数次上表,要求册立裕王为太子。极少数人看嘉靖皇帝的态度明显偏向景王,便叫嚷“国家大宝,有德者居之,只要是皇上亲自册立的,天下无人不服”,建议立景王为太子。

  嘉靖皇帝犹豫不决,便问严嵩该立谁。严嵩摸不透嘉靖皇帝的心思,又不想做恶人,便说:“皇上正值盛年,慌着立什么太子。依微臣看,还是等几年再说吧。”

  嘉靖皇帝听了,遂驳回徐阶等人的上书,不许再提册立太子的事情。其实严嵩的本意是不想卷进那个是非漩涡里去,所以那么说不过是变相地利用嘉靖皇帝相信“不宜过早册立太子”的事情在敷衍嘉靖皇帝。但裕王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严嵩这是在拆他的台,私下里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严嵩零刀碎剐了才解气。

  嘉靖三十三年(1554)秋,裕王朱载垕的母亲杜康妃病逝。以徐阶为首的那些大臣们便决定从中取事,准备用太子的母亲的礼节来操办杜康妃的丧事。这样的话,嘉靖皇帝就是暂时不册立裕王为太子,也从事实上默认了裕王太子的地位。但此意受到了嘉靖皇帝的严厉申斥,丧事一切从简办了,这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布:裕王不是太子。

  嘉靖三十四年(1555)夏,裕王的妻子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嘉靖皇帝的第一个孙子。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好道的嘉靖皇帝掐指一算这孩子的受孕日期,却发现正好是在裕王母亲的灵期内。裕王在为母亲守孝期间居然还不忘和老婆上床,不禁让嘉靖皇帝从心底里轻贱裕王的人品,对这个在奶奶丧期内来到人世的孩子也认为不吉利,以致连句高兴的话儿都没说,更没有拿半点礼物表示祝贺。巧的是这个孩子也很快夭折了。

  嘉靖皇帝轻贱裕王的人品,册立谁为皇太子的态度也就明朗了。

  徐阶等人傻了。如果景王成了太子,不等景王登基来杀他们,嘉靖皇帝为了扫清景王以后执政的障碍,很快就会来要他们这些人的命。当务之急是趁着嘉靖皇帝还没有册立景王为太子,赶紧挽救败局。而挽救败局的第一步就是迅速除去严嵩,严嵩不除,他们什么事也干不成。

  怎样才能除去严嵩呢?大臣中敢说严嵩的坏话而又能引起嘉靖皇帝重视的,除了陆炳外再没有第二个人。但陆炳为人正直不阿,不但不会说严嵩的坏话,还和严嵩穿着一条裤子,那么谁能来救裕王?谁能救“立裕派”的人呢?

  一天,“保裕派”的人聚在一起,有人说:“皇上好道,要是能拉陶仲文为我所用就好了。”

  高拱摇了摇头:“这不可能。陶仲文在皇上面前得宠,非你我之辈能比,他岂会为我所用。”

  徐阶灵机一动:“陶仲文虽不会为我所用,但天下之大,必有能为我所用的道士。”

  高拱问:“徐大人什么意思?”

  徐阶意味深长地看着高拱:“有些人,我们说他是人他就是人,我们说他是鬼他就是鬼!”

  高拱先是不明白徐阶的意思,旋即就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还是徐大人高瞻远瞩。皇上深居内宫,哪些人是鬼哪些人是人,还不是我们一句话。”

  明朝道教盛行,道人也就成了最抢眼的特殊公民。“神仙”、“半仙”遍地开花,京城更是他们寻求飞黄腾达的淘金地。一天,在一个扶乩小摊上,“乩仙”蓝道行正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就见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沿着街道边走边望渐渐来到了乩摊前。小厮衣着整洁,一双机灵的眼睛滴溜溜地望着蓝道行乱转,最后问:“道长,你扶乩真的很灵吗?”

  王婆婆卖瓜,肯定会自卖自夸。听了小厮的话,蓝道行就说:“如果不灵,你砸了我‘乩仙’的牌子。”

  小厮说:“我家主人想找人扶乩,若乩得准,可送你一场大富贵。若乩得不准,你就不用想了。”

  蓝道行说:“你家主人住在哪里,可引我去。若能得一场大富贵,必有你的好处。”

  小厮说:“既如此,你就随我来吧。”

  蓝道行随小厮来到一个豪华的去处,见小厮的主人五十多岁,红光满面,大腹便便,衣着讲究,一副员外模样,便上前施礼,唱喏问讯。员外见蓝道行身体消瘦,束发长须,真个道骨仙风,便说:“道长,你既是乩仙,我就请你先乩一卦:我是个什么人?”

  蓝道行拿出自己的乩具,胡乱捣鼓了一阵,说:“阁下是富贵一方,位极人臣的贵人。”

  员外微微一笑:“多少家财算富贵一方?多大官职为位极人臣?”

  蓝道行说:“知足者为富贵一方,胸怀天下者为位极人臣。”

  员外仍然微笑:“道长闪烁其词,是乩不出我是什么人吧?”

  蓝道行说:“阁下印堂发红,行运正旺。现在说阁下是什么人,为时尚早。”

  员外语气平稳,里面却透露出一股杀气:“那么我请道长乩一卦,看道长还能不能走出这个大门?”

  蓝道行从容不迫:“不用乩。贫道命系在天,谁也改变不了。”

  员外忽然哈哈大笑:“好一个乩仙,果然妙语连珠。”

  见蓝道行端坐不动,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又问,“道长与邵元节、陶仲文的本事,谁上谁下?”

  蓝道行说:“各有所长,不便相提并论。”

  员外问:“道长与邵元节、陶仲文的富贵,谁上谁下?”

  蓝道行说:“贫道不如。”

  员外问:“道长想不想和他们一样,享尽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蓝道行:“请阁下明示。”

  这个员外就是徐阶。徐阶不信道,当然也不相信各路“神仙”的鬼话,但他需要有位“神仙”作自己的内应,帮自己成就一番大业。蓝道行“道骨仙风”的模样不仅让他感到满意,其处事不惊的应变能力也让他特别放心。于是。嘉靖年间的第三位“神仙”粉墨登场了。

  一天,嘉靖皇帝在堆积如山的奏折里,发现了徐阶的一个奏表,表中汇报了京城有一个叫蓝道行的道士,乩无不灵,灵无不验,被人们称为“乩仙”。好道的嘉靖皇帝大喜,立即让徐阶派人找到蓝道行,送进了宫中。嘉靖年间,太监虽然不敢干政,但很多被朝廷大臣重金收买,放在嘉靖皇帝身边作耳目。就这样,蓝道行在徐阶的精心策划下打进了皇宫,与被收买的太监一起,开始了倒严活动。

  有一次,嘉靖皇帝让蓝道行扶乩,蓝道行竟然用戏法在沙盘上显示出了“分宜父子,奸险弄权”的字样。嘉靖皇帝见了,大为疑惑。蓝道行便解释说:“严嵩乃江西分宜县人,分宜父子是指严氏父子。”

  嘉靖皇帝不相信,因为蓝道行是道士,他便戏问:“如果严氏父子是奸人,上天何不诛杀二人?”

  蓝道行意味深长地回答:“留待皇帝正法!”

  嘉靖皇帝对严嵩的忠诚自卫辉救驾以后就再也没有怀疑过,听了蓝道行的话,他感觉有些不对头,怀疑蓝道行受什么人指使要陷害严嵩,便警惕地问:“留待皇帝正法是什么意思?”

  蓝道行感到嘉靖皇帝的目光中透露出了一种杀气,惊得一缩脖子,急忙转换口气说:“留待皇帝正法,就是让皇帝自己处理,老天爷不干涉。”

  嘉靖皇帝点了点头:“哦,原来是这样。他本来就是朕的股肱之臣么,当然要由朕来处理了。”

  徐阶在宫里有自己的耳目,严氏父子在宫里就更有自己的耳目了。没过多长时间,严世蕃就得知了蓝道行的诡计,并向嘉靖皇帝揭露了他。

  原来,嘉靖皇帝找蓝道行扶乩的过程是这样的,他把自己要问的事情写到纸上,然后让太监拿着纸去找蓝道行扶乩。显示的乩语与纸上的问题相符,就说明他真是“乩仙”,反之就是骗子。徐阶收买了送问题的太监,把纸条上的问题都事先看过了,蓝道行显示的乩语还能与纸条上的问题不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