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如刘穆之所料,次年五月,麦子成熟的时候,孙恩卷土重来。会稽太守谢琰骄傲轻敌,遭遇起义军伏击,与两个儿子一起死于阵中。谢琰,乃谢安之子,淝水之战的名将、功臣,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败亡了。晋廷大为震动,立即任命刘牢之为会稽都督,率北府军围剿孙恩。
经由何无忌、刘敬宣、孙无终等人的推荐,刘裕被调往都督府任司马,参军事。刘奕也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跟刘裕走了。
北府军从大本营京口出发,迅速推进到吴郡附近。谢琰战死,让刘牢之意识到孙恩手下的那帮人不再是一群乌合之众,为了避免重谢琰的覆辙,他叮嘱众将一定不能有轻敌的念头。
吴郡敌情不明,刘牢之命刘裕带人前出侦察一下。既然是侦查,就不能带太多人。刘裕点了五十轻骑,刘奕也在其中。
轻骑分成前后两队,沿大路往吴郡城的方向快速前进,到达一道矮丘的时候,前队突然折了回来,汇报说遇到了大批贼军。
“大批是多少,距离多远?”刘裕瞪了那个什长一眼,作为一个哨探,怎么能如此含糊呢?
那个什长支支吾吾,显然是被吓破了胆,没顾得上数人头。
刘裕抽了他一鞭子,纵马往矮丘上奔去。刘奕等亲卫也赶忙跟了上去。奔到丘顶之后,刘奕便看见了沿着大路行军的起义军,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三里了。至于人数,估计至少得有两千。
刘裕凝视着这支缓缓而行的军队,问刘奕:“看出什么了吗?”
刘奕一愣,只得再度仔细观察。
“前方没有哨骑,队形散乱,纪律涣散,这说明领军将领压根就不知道如何行军,也不知道如何约束部下。”刘裕伸手一指,“再看那些士兵,一个个蔫头耷脑,毫无斗志……”
刘奕连连点头,刚刚他只是看到黑压压的一群人,听刘裕这么一说,貌似像是那么回事。
“立功的时候到了。”刘裕突然拔出了战刀,眼睛放着光。
什么意思,他是要进攻这只军队吗?区区五十轻骑就敢向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发动进攻?刘奕觉得他一定是疯了。
刘裕没有给他思考的机会,纵马下坡之后便下达了准备进攻的命令。士兵们的表情表明了一个正常人该有想法:刘裕疯了。但他们又不能违抗命令,只得跟在刘裕的后面绕过矮丘,迎着敌人冲了上去。
刘奕很快就想通了,如果刘裕不这么做就不是刘裕了,而且他是要当皇帝的人,绝对不会折在这里。
可是,在敌军发现他们并射出一波箭雨之后,刘奕就不这么想了。刘裕不会死在这里,不代表别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是刚刚那一波箭雨,已经夺去了十几个人的性命,其中一支箭擦着他的耳边飞了过去,不知有没有射到后面的倒霉蛋。
敌军没来得及射出第二波箭雨,轻骑就冲进了人群。刘奕按照平时训练的样子,右手紧紧抓住长刀,先凭借战马的冲刺速度杀人,等速度慢下来的时候,才挥刀劈砍。至于自己的左侧,则是队友,暂时不需要担心。
突然,长刀一顿,刀尖上沾上了献血。这是他“第一次”杀人,只是无暇顾及那人死了没有。长刀又顿了一下,这一次他看清楚了,一个没来得及跑开的倒霉蛋的脸被划开了。
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武器,除了密集的箭雨之外,就是长枪,只要能拿得动,越长越好。敌军之中不是没有这种长兵器,但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队形,所以根本没有起到作用。更要命的是,这帮家伙遭到攻击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即便再有合适的兵器也没有用。
一马当先的刘裕开始转弯了,刘奕亦步亦趋地跟着。这个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但敌军只顾着逃跑,又放过了这次机会。
大路的两边是刚刚收割完的麦田,平坦而宽阔,非常适合骑兵机动。所以,刘奕他们很快就跟敌军拉开了距离。可是,再次集结并准备发动第二次冲击的时候,他粗略地清点了一下自己的队友,发现只剩下一半了。
“见好就收吧!”他赶忙劝刘裕,因为他看见刚刚被冲散的敌军正在聚拢。
刘裕当然也发现了,但他却有不同的想法:“再来一次,他们就会溃败了。”
刘奕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但又不能抗命,只得又跟着他发起了第二次冲锋。结果当真如刘裕所料,正在聚拢的敌军看见这帮不要命的家伙又冲了过来,立刻吓得四散而逃。
所以,这一次冲锋杀敌不多,当然战损也不大。
“他们吓破胆了,再来一次!”刘裕大叫着,又带领剩下的二十多骑冲了过去。
可是,这一次他弄错了。溃散的只是敌人的前军。当这帮人溃散之后,隐藏在后面的一群精兵露出了獠牙。跟那群四散而逃的士兵不同,这群士兵身着统一的军装,还穿着皮甲,戴着头盔。
他们的排出的阵型很有章法,最外层是长盾,后面是长枪,再后面是刀兵和弓弩手。
“撤!”刘裕也意识到如果硬撞上去,这场战斗就可以结束了。所以,他立即勒马转弯。
刘奕刚刚跟着刘裕转过弯来,便看见身边的一个队友中箭落马。他回头一看,跟在后面的只剩三五个人了。与此同时,敌军也开始变换队形,狂叫着追了过来。
两条腿是不可能追上四条腿的,除非四条腿的碰上了意外。意外还就真出现了,刘奕他们在麦田里狂奔一会儿,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此时他们只剩下五个人了。
“下马,游过河去!”刘奕赶忙建议。
刘裕下了马,却没有要过河的意思。他说:“马不行了,我们步战。”
可是,余下的三个士兵却不想再听他的了。他们争前恐后地跳入河中,拼命地往对岸游去。
刘裕从马上摘下弓箭,就要射杀这三个逃兵。
刘奕赶忙拦住他,劝道:“他们已经尽力了,给他们留一条活路吧。”
刘裕犹豫了片刻,突然一脚将其踹开,然后连发三箭,把三个逃兵一一射死,其中一个本来已经爬上了对岸。然后,他又搭上了第四支箭,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盯着刘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