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混也是一种生活【完结】全文阅读 > 第247章:记者 (2)

第247章:记者 (2)


可自己很不习惯那种感觉,那种被什么东西套牢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就失去了自由,带上了一身枷锁。不可否认,师姐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女人,无论从哪方面看,她都称得上是完美。唉,伤神啊……

这个晚上,二十一岁的张少宇想了许多的事情,有些本不该是这个年龄的年轻人该考虑的,他也想过了。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张少宇比其他人显得更独立,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少宇也是如此。

很多年后,有一家著名的周刊刊登过一篇评论:张少宇先生能有今日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与他少年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别的孩子还欢承父母膝下,跟父母撒娇的时候,他已经在考虑着自己的将来。

《不想说再见》取得的成绩,似乎比《袭月》还要突出。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自十一月八日《不想说再见》首发QQ164网站起,到今天截止,在百度搜索里,用时0.003秒,可以搜索出有关《不想说再见》的相关网页约32000多篇。QQ164网站方面,自人宇少的《不想说再见》首发该站以来,一周之内,该站的日流量已经接近1000万PV,比以前增涨了约10%,而这里面,张少宇的作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很多的音乐网站,都提供了这首歌曲的在线试听功能,因为《不想说再见》的作者,也是版权拥有者宇发,通过QQ164发表声明,允许互联网上所有网站转载他的作品,不收取任何费用。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网络上,版权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然而,就是这一手,为张少宇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百度的“宇少”帖吧,发帖量成倍增加,已经冲进了“明星名人”,“华人明星”的前两百位。这个成绩,在其他大牌明星或者网络当红歌手看来,不算是什么,可是要知道,张少宇没有任何的背景,他甚至不是签约歌手,没有任何的宣传手段,一切,都是靠网络上无数的网友们自发的支持。能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

部分网友在听完歌曲之后表示,这首歌把同窗惜别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感觉,发挥到了极限,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在这个毕业的十一月里,这首歌,让多少即将离开大学的朋友们心有所感,回味无穷。

而就在此时,针对宇少这个人的种种猜测,推断也在网上蔓延开来。有人说,他出生在音乐世家,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父母都是音乐界的资深人士。也有人说,其实宇少是个街头艺人,一边读书,一边靠表演来挣够学费。后者吸引了许多粉丝的眼球,甚至有人要求寻找宇少的联系方式,要资助他,帮他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