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全文阅读 > 第10章 “互联网+”时代的六大特征(3)

第10章 “互联网+”时代的六大特征(3)


  深圳曾经被称为“山寨之都”,现在却在打造“创客之城”,他们更大的野心是希望成为全球“创客梦工厂”。《福布斯》中文网援引美国硬件创业团队SPARK创始人扎卡利·克洛基博士的话,“如果你是一个工程师,想在5天或两周的时间内实现一个创作理念,在哪儿可以实现?在深圳!你能在不超过1公里的范围内找到实现这个想法所需的任何原材料,只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你就能完成‘产品原型——产品——小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

  当前创新、创业特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发力,从小众主体到大众群体,从创新能力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创新,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转变等许多新特点。一大批以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创客空间为代表的新型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这些创新型孵化器充分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相结合、实现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等优势,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构成了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全要素的众创空间初步形态。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清除障碍、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给予充分关注,将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确定为关键,要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强调,当前中国发展已进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和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创业黄金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就大国创新的路径选择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变化做出了明确指示。

  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来驱动,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清除阻碍创新的因素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基础,让创新与产业化、技术与资本化、知识产权与价值化等方面符合创新中国的要求,符合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价值创新的要求。要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科技部还将出台推动众创空间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创业中国行动纲要”,启动创业创新示范工程等。

  创新文化是创新、创意、创业生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言时强调:“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个性、尊重创造的环境,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

  其实,“双引擎”在这里可以形成神奇的交汇。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建设众创空间,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大众创新创业,这就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着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营造适宜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发展合力。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是生态计划,要重塑教育生态、创新生态、协作生态、创业生态、虚拟空间生态、资源配置和价值实现机制、价值分配规则。最亟待关注的生态包括但不限于:内在创造性激发导向的教育生态,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消弭高中前与大学教育、大学教育与应用教育的鸿沟;社会价值创新导向的创意创新生态,搭建创意创新与价值创造之间的桥梁;协同创新、融合创新、价值网络再造的生态,让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和努力与可预期结果匹配。这的确将引发一场越来越深入的改革。

  连接一切

  马化腾在“互联网+”建议上最终落脚于建设一个连接一切的生态,这个定义非常人性化,当然也更体现了互联网未来将如何对这个社会、世界施加影响。理解“互联网+”,一定要把握它和“连接”之间的关系。跨界需要连接,融合需要连接,创新需要连接。连接是一种对话方式、一种存在形态,没有连接就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方式、效果、质量、机制决定了连接的广度、深度与持续性。

  连接及其要素、层次

  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从连接的层次看,可以概括为三个“tion”:connection(连接),interaction(交互),relationship(关系)。三层次的连接方式、连接内容与连接质量都不相同。第一层“连接”很多机构和服务都可以做到,比如App超市、某一个游戏、某一档节目等,短时期可以聚来很大的流量。第二层“交互”很关键,它承上启下,没有交互,就很难分流、导流,建立信任和依赖。研究者汪小帆认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社会物理学,那就是“交互”。最后一层是“关系”,是连接的目的、创新的驱动、商业的核心,沉淀下信任性关系是连接的归宿,是商业的阶段性目标,是社会价值创新的基础。

  连接一切有一些基本要素,包括技术(如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等)、场景、参与者(人、物、机构、平台、行业、系统)、协议与交互、信任等。这里,信任作为一个要素很多人未必理解或认同,但它的确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互联网让信息不对称降低,连接节点的可替代性提高,只有信任是选择节点或连接器的最好判别因素,信任让“+”成立,让连接的其他要素与信息不会阻塞、迟滞,让某些节点不会被屏蔽。

  欲在“互联网+”中如鱼得水,积淀信任性关系变得非常重要。那些忘记责任、生态、开放和分享的人、机构、平台,必然难塑信任。有信任,别人才愿意通过你来进行连接,或者愿意连接你,所以,失去信任几乎就相当于“失连”,未来企业的生死、成长快与慢、发展是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任”的含金量。人也是情同此理。因此,“互联网+”会形成一种倒逼,让诚信、信任重建,这是人性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好证据。

  在“互联网+”背景下,过去谈的入口、门户就是指的节点,所谓船票就是指的连接器!单一的入口即便流量惊人,如果不能变成存量,不能进行导流、分流,个性化匹配,其本身价值也有限并难以持久。腾讯提出微信要做互联网的连接器,其真正的野心其实是——微信是人、物、机构在“互联网+”社会中的唯一ID!而他们野心最大的支撑就来自经年积淀的信任性关系。

  华为每年发布“全球连接指数”,把“连接”作为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去评估、分析、判断企业和一个区域未来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华为还把“连接”和土地、资本、劳动力等量齐观,作为一种生产的要素来看待。

  一些企业已经做过很好的“互联网+”的实践。比如微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连接器,而且马化腾把整个腾讯定位成互联网的一个连接器。这不光是说说而已,仅2015年两会期间,腾讯开放的力度就非常大,无论是微信硬件开发板开放申请,还是商户平台微信支付开放,以及微信连Wi-Fi自助申请发布,微信作为连接器的功能都越来越强大,开放越来越到位。而对于朋友圈的规范则强化了用户体验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等等。

  北京互联网金融中心由过去的酒店转型而来,现在入驻率已经超过90%,蚂蚁金服等多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入驻,海淀区政府为入驻企业提供房租补贴(第一到第三年分别减免50%、50%、30%)及其他支持。中心和政府一起设立了5亿元的基金,并和四大投资机构一道为入驻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因为都是和互联网金融有关,跨机构的交流、协作随时在发生。

  张晓峰

  价值中国会联席会长

  “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

  “价值中国智库丛书”主编

  [1]微信公众号“腾云”,《云中智库专家研讨:你眼中的互联网+》,2015年4月3日。

  [2]见http://tech.sina.com.cn/i/2015–03–29/doc–icczmvun7318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