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全文阅读 > 第11章 负债的核算(1)

第11章 负债的核算(1)


  学习目的、要求及重点内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负债的定义、特点、分类和计价原则;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掌握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性质和会计处理;掌握应交增值税的相关内容和会计处理;了解其他主要应交税种的相关内容和会计处理;掌握应付股利的会计处理;了解其他应交款的内容;熟悉其他应付款会计处理;掌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了解其他长期负债的内容。

  二、重点内容

  (一)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1.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无论借入款项的来源如何,企业均需要向债权人按期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在会计上,要及时如实地反映款项的借入、利息的发生和本金及利息的偿还情况。

  2.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款项,一般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改扩建工程、大修理工程、对外投资以及为了保持长期经营能力等方面。

  (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与预收账款

  1.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是由出票人出票,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应付票据的核算是指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而产生的属债务人的票据核算。对于带息的应付票据,通常在期末时,对尚未支付应付票据计提利息,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票据到期支付票据时,尚未计提的利息部分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对于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的手续费用,也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如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账面无款或款项不足,应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转入“应付账款”科目;如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承兑申请人账面无款或款项不足,承兑银行除凭票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外,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转作逾期贷款处理。

  2.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其入账时间应以所购买物资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或劳务已经接受为标志。应付账款一般按应付金额入账,而不按到期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如涉及商业折扣,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已经扣除;如涉及现金折扣,在总价法下,现金折扣包括在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内,在日后实际发生享有现金折扣时,作为理财收益处理。如果应付账款由于债权单位撤销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支付时,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转入资本公积。

  3.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方或劳务购买方预先收取的款项。与应付账款不同,这一负债通常不是以货币偿付,而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货物或劳务偿付。

  (三)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

  1.应付工资

  应付工资是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应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职工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确定。

  2.应付福利费

  应付福利费是指企业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用于职工个人福利方面的资金。它是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现为14%)提取的。不同之处在于按医务、福利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四)应交税金

  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印花税、所得税等。除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税金外,其他税金均需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1.增值税

  增值税是指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1)一般纳税企业与小规模纳税企业核算上的主要区别:①科目设置的

  内容与栏次不同。一般纳税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多栏式)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而小规模纳税企业只需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三栏式)明细科目。②能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企业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小规模经营纳税企业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具普通发票。③能否抵扣有所不同。一般纳税企业取得物资用于应税项目或应税劳务,并取得抵扣依据时,取得物资或接受劳务支付的增值税额可按规定作为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小规模纳税企业无论是否取得抵扣依据,取得物资或接受劳务支付的增值税额均不得抵扣。④取得物资或接受劳务的成本是否含税有所不同。一般纳税企业取得物资或接受劳务的成本在允许抵扣的条件下,其成本不含增值税;而小规模纳税企业由于不得抵扣,所以其取得的物资用于应税项目或应税劳务的成本均包含增值税。⑤计税的方式不同。一般纳税企业采用基本税率和优惠税率计算相应的税额;而小规模纳税企业则采用简化的方式,以征收率计算相应的税额。

  (2)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核算的主要业务涉及的专栏或科目:①一般购物或接受劳务及购入免税产品的业务,涉及进项税额专栏。②一般销售应税商品或提供应税劳务及视同销售的业务,涉及销项税额专栏。③原可抵扣,而后由于非正常损失或用途改变而不予抵扣的业务,涉及进项税额转出专栏。④非货币性交易换出或换入应税物资的业务,涉及销项税额及进项税额专栏。⑤当期预缴纳当期的税额的业务,涉及已交税金专栏;而缴纳以前期税额的业务,涉及“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末可能无余额或只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末可能是借方余额,反映以前期的预交或多交税额,也可能是贷方余额,反映以前期的欠交税额,也可能无余额。“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发生额是期末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或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中转入。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受托加工方代扣代缴消费税的处理

  (1)如果加工收回后的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售,委托加工方应支付的并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物资的成本,日后销售时,不再计算消费税。

  (2)如果加工收回后的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方应支付的并由受托加工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日后应税消费品销售时,予以从计算的应交消费税额中抵扣。

  3.工业制造企业营业税涉及的主要业务及列支渠道

  (1)提供非工业性劳务:应交营业税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2)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3)出售无形资产:应交营业税作为计算营业外收支的调整因素;

  (4)出租无形资产:应交营业税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4.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税种及列支渠道

  (1)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2)耕地占用税: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五)应付股利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应设置“应付股利”科目核算应付股利的分配情况。该科目贷方登记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根据通过的股利或利润分配方案确认应付给投资者的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应付股利”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向投资者支付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付股利”科目,贷记“现金”等科目。

  (六)应付债券

  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使用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书面凭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资金是以将来履行归还购买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的义务作为保证的。企业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长期债券构成了企业的一项长期负债。

  企业应在应付债券总账科目下分设“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四个明细科目;如债券采用分期付息,应设置“应付利息”流动负债科目。

  基本会计处理:

  (1)发行债券时(假设不考虑发行费用):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债券溢价

  (2)各期确认债券利息费用及溢价或折价摊销时:

  借: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

  --债券折价

  (3)支付债券本息时:

  借:应付债券--应计利息(或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银行存款

  重要概念及复习思考题

  一、重要概念

  1.流动负债2.短期借款3.应付账款4.预收账款5.工资总额6.长期借款7.应付票据8.应付工资9.应付福利费10.应交税金11.增值税12.应付股利13.应付债券14.长期负债15.商业汇票

  二、复习思考题

  1.流动负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在其计价上一般采用未来应付金额体现了什么会计原则?有何利弊?

  2.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在核算上有何不同?

  3.一般纳税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企业在增值税的核算上有何不同?

  4.不同税种的应交税金如何确定其列支渠道?

  5.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有何区别和联系?

  6.工资总额包括哪些内容?其账户设置有何特点?为什么?

  7.应交税金核算的内容包括所有税种吗?为什么?

  8.应付债券的发行有几种方式?在内容和账务处理上有何特点?

  9.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有何不同?

  10.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有何区别与联系?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有何区别与联系?

  自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预付账款B.预收账款

  C.预提费用D.预计负债

  2.企业应付账款在实际支付价款时,如采用总价法而享有的现金折扣应()。

  A.冲减所购入物资的成本B.冲减当期的营业费用

  C.冲减当期的财务费用D.作为当期营业外收入

  3.企业由于债权单位的不同原因,而被债权人豁免或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经批准后应转作()。

  A.其他业务收入B.营业外收入

  C.冲减管理费用D.资本公积

  4.一般纳税企业核算当月交纳以前各期所欠增值税款时,应通过()明细科目核算。

  A.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B.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C.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D.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5.以下项目中,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的是()。

  A.在建工程人员工资B.医务福利人员工资

  C.工会人员工资D.退休人员退休费

  6.下列项目中,不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的是()。

  A.应付货物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B.应付货物的采购价款

  C.应付销售企业代垫的运杂费

  D.应付租金

  7.下列税种中,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是()。

  A.所得税B.印花税

  C.资源税D.房产税

  8.企业支付职工医药费用、职工困难补助等支出,应记入的账户是()。

  A.应付福利费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

  9.已知本期期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余额为3万元,本期各专栏在期末未结转前发生的有关税额如下:销项税额为20万元,进项税额为9万元,进项税额转出为2万元,本期应交增值税额为()万元。

  A.8B.10C.11D.13

  1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是()。

  A.尚未抵扣的增值税额B.多交或预交的增值税额

  C.以前期欠交的增值税额D.不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11.对于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在到期时,由于签发企业账面无款,应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

  A.转为应付账款

  B.转为短期借款

  C.暂不进行处理,待有款时再行处理

  D.转为待处理财产损溢

  12.下列流动负债中,属于应付金额肯定的是()。

  A.应付票据B.应付工资

  C.应交税金D.预提费用

  13.企业管理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D.生产成本

  14.某企业因采购商品开出3个月期限的商业票据一张。该票据的票面价值为400000元,票面年利率为10%。该应付票据到期时,企业应支付的价款为()。

  A.400000B.440000

  C.410000D.415000

  1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工资总额的是()。

  A.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B.经常性奖金及津贴和补贴

  C.加班、加点工资D.独生子女补贴和劳动保险支出

  16.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支付的银行短期借款利息应计入()。

  A.管理费用B.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D.制造费用

  17.某小规模纳税企业(征收率为6%)本期购入原材料并已验收入库,其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材料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采购时另支付装卸、保险费用100元;本期以该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对外实现销售价款(含税)35000元。则该企业当期应交纳的增值税为()元。

  A.4250B.3385.47

  C.2100D.19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