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何先要伤害别人,先要对不起别人,然后才会觉得满足,才开始认真与对方交往呢?才会在内心暗暗放松甚至于觉得满意了呢?
他小边要学会与人相处之道,他得首先弄清这一问题。
小边往往容易看不起别人,他不是看不起别人他是看不见别人,他总是埋在他看过的书的意境中,两眼无神,遥想远方,当他看见别人时,他的眼光却越过别人落在不知哪一个时代的故事里……
于是,他想象着,他与别人的交往便以伤害为开始。
他觉得对方太强大,当他觉得对方太强大时,他与强者的交往便以伤害对方为开始,他似乎以如此来找到他的自尊。
他也受到别人意外而来的伤害,不知谁会从旁边刺他一枪,让他受伤害。
于是他得出结论:人与人的交往以伤害为开始。
当他遇见陌生人时,他想到的是先要伤害别人,然后才算站稳脚跟。
是因为对对方的意图不了解的缘故吧!是因为这是一个冷酷世界的缘故吧!他看见,人们总是先伤害然后才开始接受与了解彼此,伤害的事更容易做。
在人与人交往的历史中,一页页写满了伤害,写满了伤心,夫妻双方甚至首先就是伤害。
没有伤害的交往是无法成立的。
只有跨过伤害,这种交往才能一步步走下去。
然后又是伤害,接着补偿,接着伤害,这种交往于是一步步走下去。
单边的伤害是不成立的,人们总是互相伤害着,不然,交往无法继续下去。
难道人与人的交往,竟是由伤害与补偿交替构成的么?
当他看见这一切时,他觉得他学会了慎重与懂事,他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
在他看来,伤害是不可避免的,越是不想伤害对方,越是带给了对方伤害。
他曾经以此为苦恼,他以为无法解释,以为无可解释,甚至想到逃避。他原以为与人相处之道只是宽容与忍耐,他以为只有接受,才能把交往继续下去。
因此他的朋友竟这般少!不是他远离别人而是别人远离他了。
他错了!
跨过伤害的河流,他发现他可以与任何人交往下去,他伤害别人也接受别人对他的伤害,他甚至不再对朋友与爱人的伤害抱有恐惧。
以回避伤害为借口而思想混乱之人,终于跨过了伤害的河流,到达了交往的彼岸。
曾经,他胆怯,他不敢发出他的伤害,他不愿承认他给别人造成的伤害,这便是他曾经混乱,曾经害怕与人交往的根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