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现代 > 华娱之王全文阅读 > 科幻1

科幻1


  电脑动画与科幻电影的发展

  电影是科技技术所产生的艺术

  电影在十九世纪末出现时,在当时即带给世人许多的惊讶。电影是众多当时新的科技技术所综合产生的,如摄影术、底片的发明及摄影机间隙(Intermittent)机械装置等,这些当时工业革命时代的先进科技不但使得人们囋叹电影的奇妙,也使得电影自始即与科技脱离不了关系。有些史学家甚至认为一部电影发展史就是一部电影科技发展史,从十九世纪末电影摄影机发明开始,到一九二O年代有声片技术的发明、一九三O年代三调系统(three-stripsystem)彩色片的出现、一九六O年代宽银幕、一九七O年代杜比多声道的音响系统、到一九八O年代电脑动画加入电影的行列,到如今数位电影(DigitalCinema)的方兴未艾,种种的先进科技应用到电影的结果,不但改变电影的样貌及风格,也带起了电影的革命及风潮。

  电影

  电影在技术上不但与科技息息相关,在内容上也不断预言科技带给人类的影响,这当然跟电影本身能呈现我们现实世界中无法看到或达到的视觉经验有关。电影本身不但可以捕捉及重现现实世界的景象,透过种种技法更可以改变现实世界的景象,甚至达到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景象,所以有人戏称电影世界都是一种假象(Illusion)。电影艺术家们很早就体会这一点了,乔治梅里耶(GeorgeMelies)便是这一方面的佼佼者,出身魔术师的梅里耶认为电影就如同魔术一般,可将人物变消失或无中生有,更可以呈现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科幻世界。他在一九O二年拍摄的「月球之旅」(Atriptothemoon),即是一部充满科学幻想的电影。这部可说是最早的一部科幻电影描述一群科学家搭乘如炮弹般的火箭登陆月球,碰到了许多月球怪人,经过一番大战之後,最後返回地球的故事。这部电影虽然怪诞荒谬,但对於未来人颓世界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及对月球世界的种种描速,如今看来却是到处充满惊奇及饶当趣味的幻想力,而电影中那个有人类脸型的月球,成了电影史上著名的图籐,甚至在最近的电影「红磨坊」中又再度出现。

  到了一九二六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佛列玆朗(FritzLang)所拍摄的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更是一部震惊世人的科幻旷世钜作。这部电影预言未来的人类存在著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地下的,一个是地上的。地下是一个充满大型机械及器具的世界,裹面住著一批终日如机械般工作的工人,这些人努力工作提供能源给地上的世界,这个地下世界是晦暗的及了无生趣的。而地上世界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高耸入云的大楼,中间有高架的高速公路交织穿插,空中有不断穿梭的飞行器,构成一幅未来都市的面貌。地上世界人们的生活是优裕的,美丽的庭院饲养著一些漂亮的奇禽异兽,人们穿著华丽的衣服终日游玩。这部表现主义电影所描绘出的未来都市在当时虽属幻想,如今看来有些预言确实已经实现,如此能预见未来的远见,著实令人惊讶。而这个未来都市的风貌也後来在许多科幻电影如「银翼杀手」(BladeRunner)、「第五元素」(Thefifthelement)中出现。另外电影中出现了一个科学家所发明的机械人,用以取代地下的劳动工人,这个情节也预言未来的世界机械将越来越进步,最後将取代人类的工作,日本最近发明ASIMO机械人,不正朝这个方向走吗?而在八十年前这部电影即预言了这个事实,而这个流线型女性造型的机器人也给许多科学家及後来许多科幻电影带来点子。

  一九五三年的「宇宙大战」(WaroftheWorlds),是根据奥森威尔斯在一九三八年有名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改编而成,故事描述火星人攻擎地球,地球人溃不成军。就在地球人将要被火星人毁灭之即,突然所有火星飞碟相继坠毁,火星人也都渐渐死亡。火星人死亡的原因是因无法适应地球空气中的病毒及细菌,而地球人早就对这些病毒及细菌产生免疫力了。多麼丰富的想像力,对照於前阵子新病毒SARS的肆虐,这部电影是多麼有远见的将医学知识融入科幻剧情之中。由於火星人入侵的电影或广播剧在当时都造成相当大的震撼,自此外星人入侵及寻找别的外星生物的科幻电影就没有中断过。一九六八年由史坦利库伯力克所导演的「2001外太空漫游」(2001:aspaceodyssey)又是一部惊世之作,因为在前一年(1967年)人类刚完成登陆月球的创举,世人正陶醉在一股太空热潮之中,而史坦利库伯力克即在隔年拍出未来人类在西元2001年的太空景象,无非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史坦利库伯力克根据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科学资料,预言未来人类的太空生活的风貌,如太空飞机、太空站、太空衣、太空旅游、视讯电话等未来的先进科技等。这部电影不但满足了人类对未来太空生活的响往,剧中太空飞机及太空站的构想也成了後来太空总署设计太空站的参考来源。电影创作者丰富的想家力,再度启发了科学家。

  一九七八年一部讲”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银河系”(Longtimeago,agalaxyfar,faraway。)的科幻故事电影「星际大战」(StarWars)出现了,这部由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导演乔治卢卡斯(GeorgeLucas)所拍摄的电影,是一部充满幻想及戏剧张力,融合武士及冒险精神的科幻电影。这部电影不但成了影史上最卖座的”Cult”电影,也成了五年级生共同的记忆。剧中的对白”Maytheforcebewithyou。”(愿原力与你同在)也成了当时年轻人的口头嘽。乔治卢卡斯因「星际大战」系列而致富,而他也鉴於电影特效的重要性,不久自行成立”光魔”(ILM,IndustrialLight&Magic)特效公司,专门负责电影特效的创新研发,其中一项就是电脑动画。在电脑动画出现之前,电影常用的特效是利用缩小模型(MiniModel)及蓝幕合成技巧(BlueScreen)来完成电影的特效,这些技巧虽然已经发展极为成熟,但是制作费时费力且有时不真实,使得电影界极欲利用先进电脑科技来创造更新的视觉效果。

  电脑动画时代的来临

  动画界的龙头迪士尼电影公司,率先在在一九八一年的一部科幻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使用电脑动画,成了第一部采用电脑动画的电影。这部电影描述人类进入电脑数位世界中,与邪恶的电脑程式展开大战,以便拯救人类的世界。这部电影在技术上结合了真人拍摄(Liveaction)及电脑动画的合成,故事内容也有前所未闻的虚拟实境及电子世界,虽然在票房上没有亮眼的成绩,但却是电脑动画进入电影世界的开始。而电影中所提及的网路、验客、病毒在现今数位e时代裏都一一实现了,而主角游走於真实及虚拟的世界,更成了後来科幻电影屡见不鲜的题材。由於电脑数位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动画技术也一日千里,电脑动画如何让电影画面看起来更真实(PhotoReal),如何呈现现实生活中无法看见的惊人场面,便成了电脑动昼努力的目标。於是高阶快速电脑的使用及不断研新开发的电脑动画程式便成了电影新的课题,电脑程式工程师及电脑动画师便成了市场的抢手人才。到了一九九O年代,电影「魔鬼终结者2」

  (TerminatorII)中的液态人及「侏儸纪公园」(JurassicPark)中栩栩如生的恐龙,就是电脑动画不断努力的成果。这两部电影的电影特效都是由先前乔治卢卡斯ILM公司所负责,而ILM也成了好莱坞特效公司的龙头,五成以上好莱坞电脑特效在此完成。而另一家电脑动画公司皮克斯(Pixar)则致力於百分之百完全3D电脑动画电影的制作,一九九五年与迪士尼合作推出了完全3D电脑动画电影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ToyStory),这是一部完全没有使用电影摄影机、灯光器材,百分之百在电脑内完成的动画作品,推出後大收欢迎,而皮克斯公司先後又推出了几部完全电脑动画电影,如「虫虫危机」、「怪兽电力公司」、以及最近的「海底总动员」都大获利市,自此电脑动画不但成了票房保证,也成了电影创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

  不要问电脑动画能为你做什麼,而要问你到底能想到什麼?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脑动画发展更快速,其所创造的电影效果更加惊人。如今可以这麼说,没有什麼画面是电脑动画做不到的,只要你想得出来,电脑动画就做得出来。像今年最受欢迎的系列电影,「骇容任务」系到、「魔界传奇」系列,及「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几乎都是大量使用电脑动画而不断创造出前所未见的视觉效果,这些电影不断在为电脑动画开疆拓土,相信未来也会成为e世代年轻人的”Cult”电影,成为他们多年之後怀念谈论的电影。

  而如今电脑发展会走向那个方向,我认为会有两个制作方向出现,

  (一)极度拟真:电脑动画会朝极度拟真(PhotoReal)方向发展,就是让观众分办不出真实及虚假。这方面电脑动画已有相当的成绩,尤其在物体及其他非人类动物的拟真上。但如今最大的挑战是在人体及人的五官表情上,2001年有部完全3D电脑动画电影「太空战士」(FinalFantasy),就是想尝试完全由电脑动画所绘出的人物代替真人演出,而「魔界传奇2」中的咕鲁,事实上就让观众很难分办它的真伪。而未来出现由电脑动画所绘的明星(如早逝李小龙)来重现银幕,或代替原来的明星演出(如布鲁斯威利片酬太高,若用电脑动画绘制一个布鲁斯威利代替演出,不是可省下一笔片酬吗?),我想是指日可待的。

  (二)故意不拟真:这点似乎跟上面的发展方向相反,有些电脑动画电影不是在拟真上做不到,而是因为太拟真了,反而不符合它原有的风格,尤其是所谓的卡通动画电影。像最近的皮克斯动画电影系列「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等,由於本身锁定的是一个非人类的幻想世界,所以卡通化、造型可爱讨喜就成了它追求的目标。

  有些事情会改变,有些事情不会改变

  电脑动画到底带来了电影制作上什麼样的改变?我想电脑动画改变了电影的拍摄流程观念是无庸置疑的。过去电影的拍摄流程分为前制、制作及後制三个阶段,壁垒分明。但电脑动画使得这三个阶段的界线模糊化,如今从前制到制作拍摄时,电脑动画都要随时的介入及考虑,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而不只是後制时期才加入。另外由於完全电脑动画的电影受欢迎,具有声音特色的配音员或演员会大行其道。而先前所提的明星肖像权问题,势必会开始有电影明星为自己的肖像申请专利,以防止电脑动画公司模仿他的肖像,代替他演出。而完全电脑动画电影的盛行,传统的电影技术人员,像电影摄影师、灯光师、美术指导、偶动画操作员都将失去许多工作机会。不过也不用担心,他们在电脑动画裏仍有必需,因为电脑动画师在画动画时,仍需要实际拍摄的景物,如摄影角度及光线来做为参考,所以不必担心失业。而最後不变的是编剧导演人才,未来的电脑动画电影仍需要富想像力及创意的编导人才来参与,毕竟再好的电脑动画技术没有一个好的电影故事,也只是眩目的效果而已。因为电影的本质就是讲故事,而且是讲好的故事,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毕竟人们是喜爱听故事的(PeopleLovestories),不是吗?

  科幻电影几乎与普通娱乐电影同步,发韧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1895年12月28日,法国电影制造商路易斯和奥古斯丁在巴黎举行首场电影演出,从而拉开了世界电影的帷幕。与此同时,科幻电影也诞生了,它借用加快镜头,转换速度定格摄影等电影特技,给观众造成视觉错位。然而,新生的科幻电影从题材到表演手法都相当简单、粗糙,场面过于紧凑,放映时间极短,内容也往往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影片。

  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当推1895年上映的《机器屠夫》,这部片长仅一分钟的短片的漫画式场面,向人们展示的是活生生的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数秒之内,在另一端就出来了火腿、香肠、排骨等猪肉食品。该影片预示了未来的自动化工厂。这种讽刺大规模、标准化的机器生产的题材,后来成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永恒主题,欧美的电影制片商效仿者甚众,使这个主题显得异彩纷呈。

  1897年问世了一部预见20世纪末叶人体器官移植医学的科幻片《一位20世纪的外科医生》。在这部仅2分钟的短片中,一位失掉双腿的乞丐进入一家外科诊所,很快就植上了一双活生生的腿,自然欣喜若狂。外科医生是个科学怪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切掉乞丐那颗丑陋的头,代之以一颗具有古典美的头,甚至连他的躯体都更换了。于是,乞丐摇身一变,成了风度翩翩的绅士,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诊所。

  科幻电影的创立者,法国电影制片商梅里斯于1897年拍摄了世界第一部关于X光的电影。这部滑稽短片只有一个场面,发生在实验室里。教授由梅里斯亲自扮演,,他给一位病人照X光。X光仪器一打开,病人的骨骼便显现,接着,居然从肉体中走出来,而肉体失去了支撑,倒在地板上。随即,手术台被掀翻,X光管爆炸将教授炸得粉身碎骨。该片采用了两种特技:一是双暴露,即骨骼与肉体分离显现,二是定格摄影,将教授分离出来,炸成粉碎。

  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始于20世纪之初。1902年,电影大师梅里斯推出了《月球之旅》。这部影片可称为史诗性的科幻电影,放映长达21分钟,大大超过了其它影片,内容也令观众眼花缭乱。《月球之旅》的情节借鉴了当时两位科幻大师的作品,即凡尔纳于1865年发表的《从地球到月球》,威尔斯于1901年发表的《月球上的头一批人》。威尔斯破天荒地幻想出居住在月球上的身上长有甲壳的土著,同样,梅里斯也破天荒地将外星人搬上银幕。凡尔纳则提供了那门向月球发射人的大炮的思路。梅里斯亲自扮演电影主角巴比福里斯教授。首先,在一座大兵工厂里铸造出巨炮。接着,宇航员们坐进炮弹,巨炮轰然一响,炮弹升天而去,悄掠太空,就在观众的眼前登上月球。月球探险家们走出炮弹,从月球上观察地球的外貌。不久,下起了雪暴,探险队躲进一座环形山,深入到月球的腹地。在一座长满巨型蘑菇的洞穴里,他们被好奇的土著抓住,押到国王面前,地球人设法逃了出去,并且发现追赶他们的土著一旦遭到打击,就会爆炸成一道道清烟。探险家们找回炮弹,返回地球,从天空跌落到大海里,被一艘船救起来,送回巴黎。在巴黎,探险家们受到凯旋英雄般的欢迎,市长亲自为一座纪念人类登月的铜像揭幕。

  《月球之旅》被誉为科幻电影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后,表现太空旅行的内容在许多科幻电影中层出不穷,经久不衰。

  继《月球之旅》后,梅里斯于1904年又推出一部当时堪称最奇特,最富于想象力的太空旅行影片。只是其中科学成份少了些。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太奇异了,乃至于在英国放映时,放映商无法为其命名,只好公开招标,最后由公众从《穿越不可能之旅行》、《一次不可能的旅行》和《太空旋风》这三个片名中选定《太空旋风》。在这部影片中,梅里斯再次亲自饰主角--马波洛夫工程师。工程师设计出一辆由火车、引擎、汽车、飞船、和潜艇组合而成的列车。在巴黎万民的欢送下,列车载着12位教授及其夫人出发了,旅行路线是巴黎--阿尔卑斯山--太阳。列车穿过白雪茫茫的瑞士,抵达阿尔卑斯山脉脚下的一座车站,然后改乘汽车,以500公里的时速冲上山峰,终于坠下2000英尺高的悬崖,被向导救起。伤痊愈后,探险家们又乘奇特列车,借助于系在车顶的飞船作用,掠过漫漫夜空,最后与太阳相撞,列车坠毁。太阳表面不断喷发火焰,探险家酷热难忍,只好躲进冰盒里,结果被冻成冰棱。马波洛夫将冰熔化,解救了他们。然后,他们从列车残骸中刨出完好无损的潜艇,借助潜艇的推进器,升空返回地球,却不幸坠入大海,潜入水底。不久,一根蒸汽管破裂,导致潜艇爆炸,幸而探险家们被航行在海上的船只搭救。最后,他们凯旋归来。

  这部影片一上映就引起轰动,乃至于观众请求梅里斯再拍续集。于是,续拍的电影中出现了一座奇大无比的电磁场,以其强大的磁力将探险家们在太阳之旅期间失去的奇车异船统统吸回了巴黎。

  到了20世纪一十年代,电影制片商和观众不再满足于仅仅是瑰丽的想象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一厢情愿。梅里斯的魔幻式科幻老套路过时了,而更富于科幻色彩、更具有刺激的未来战争片纷纷粉墨登场,诸如《宇宙驱逐飞船》、《英国受到威胁》、《如果英国遭到侵略》等。这些影片将幻想的可能性变为或然性,从而触动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如科幻电影领域里描写太空大战、人类与外星人大战的战争题材,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源头。

  这时,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也被搬上银幕,如英国大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尔斯的《隐身人》、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其中,《科学怪人》熔科幻与恐怖为一炉,成为电影史上这两大题材的滥觞。《化身博士》和《隐身人》(电影名为《隐身液》)首次以生动逼真的视觉电影场景将人性中恶的一面分离去,还原成肉身,或将人性恶借隐身外衣掩盖起来。它们不仅仅是娱乐片,同时还警示人们:人性的魔瓶一旦被科学打开盖子,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此同时,首批科幻侦探片也诞生了,如《困惑女人与神探》、《黑匣子》和《危险之子》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吸取了早期特技电影的手法,情节紧凑,节奏极快,场面惊险。这些影片所开创的科幻侦探传统在本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更趋繁荣,风靡一时。

  1908年,电影史上第一部描写外星人光临地球的影片《月球人觅地球妻》在英国诞生。电影中,月球人发明了一台巨型望远镜,并借助它远眺地球,看到了伦敦,继而又瞧见圣保罗大教堂,进而又观察到街上的人群。月球上的孤独寂寞,使月球人萌发了到伦敦觅妻的念头。于是,主人公又发明了一种抗重力的气体,凭借其飘下月球,穿过大气层,最后落在地球上的一座女子学校的烟囱上,并借着月光爬进女子学校的宿舍里,但被姑娘们的惊叫声吓跑。月球人又飘浮到街上,终于遇上他的意中人。他让姑娘服了一剂抗重力气体,于是他俩双双飘到屋里天花板,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他的奇巧特技终于赢得了姑娘的芳心。最后,他俩飞往寂寥的月球,共度蜜月。电影结尾,这对异星新婚夫妻依偎在一轮弯月的角峰上。有趣的是,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的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几乎都需要地球女人为伴。

  二节第一次繁荣

  20世纪二圌十圌年代,世界科幻电影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题材呈多元化:外星人,激光、人圌兽变异、潜水艇、返老还童等题材方兴未艾。电影艺术伴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不断革新,放映时间从世纪初的数分钟延长到数小时,场面趋于庞大壮阔,从无声走向有声,动作节奏变换,蒙太奇与特写镜头艺术技巧已成时尚,表演艺术个性化。然而,这时期的影片基调悲凉沉郁,所展示的未来图景大多灰色阴暗,常于荒诞不经中融入忧患色彩。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具有创造性的作品不多,模仿者甚众,新瓶装旧酒、追求时尚的平庸之作充斥影坛。

  德国科幻电影将科幻中的幻想与预言两在要素奇妙融为一体,催生出颇具独创性的鸿篇巨制,雄踞世界影坛。德国于1926年推出的《大都会》堪称20年代世界科幻影坛的一座丰碑。它的场面之宏大,演技之高超,在1968年《2001年太空漫游》搬上银幕之前,一直是无以伦比的。前者拍摄时间长达16个月(当时大多数影片的拍摄仅需数月),参加拍摄人员多达37383人,耗资达7百万马克之巨。

  该片故事发生在公元2000年一座特大的地下城里。城市由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实业家费里德森统圌治,他的儿子弗里德却和一帮朋友在天堂般美丽的花园里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工人们是一种类人生物,处在玛丽亚的控制之下。玛丽亚不准他们造圌反,要他们耐心等待调解者的到来。弗里德爱上了善良的玛丽亚,但他的父亲却将她绑架了,并让一位疯狂的科学家创造了一个与她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于是,邪恶的玛丽亚怂恿工人暴圌动,这些没有头脑的对主人唯命是从,砸烂机器,冲击地下城,见人就杀。好在弗里德与善良的玛丽亚设法拯救了人们。最后,经过伟大的调解者即博爱的斡旋,工人与实业家握手言和。劳资矛盾冰消瓦解。

  导演兰从摩天大楼的壮观中得到启发,采用蒙太奇镜头,通过活圌塞振动与光束造成类似当今镭射的意象幻觉与音响效果,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效应。影片最触目惊心地场面是晦暗的地下大都市,幽灵般起舞的人群;工人们穿过幽闭恐怖的空间,置身于黑压压的机器中间;浑身金属的机器人通过高压充电,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地下城遭遇大浩圌劫。

  然而,这部蔚为壮观的巨制太依赖于电影技术,人物刻画不免流于肤浅,因而招致科幻大师威尔斯的抨击,称之为一部荒唐透顶的影片。时过境迁,1981年科幻界元老弗里德瑞克·波尔仍盛赞《大都市》是第一部场面浩大,科幻色彩浓郁的科幻片。

  狂人或邪恶科学家这一题材诞生于本世纪初叶,走俏于20年代的影坛,成为科幻电影中常盛不衰的主题。天才加狂人的科学家发明出超人的手段与技术,妄图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中。这种题材的电影多如过江之鲫,但其中佼佼者当推德国名导演兰执导的《赌徒--马布斯博士》(1922)。影片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赌徒--马布斯博士》(1922)的背景1984年的德国,马布斯博士具有超人的力量,能翻云覆雨,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打击任何人。他掌握了通灵术,能看透对方的内心活动,还有催眠术,能控制他人或者使他们心中产生幻觉。马布斯博士无恶不作,巧取豪杰,垄断股市,操纵黑道,甚至连自己的恋人也要残酷剥削。在第二部《地狱--时间之人》中,这位世界霸主、生命的赌徒与邪恶的超人恶贯满盈,终于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该影片还是一部社会讽剌片,真实地再现了20年代德国政治腐圌败、通货膨圌胀的社会现实:1919年德国**左翼斯巴达克斯同盟起圌义失败,**领袖卢圌森圌堡和李卜克内西遇害后,德国受到一小撮寡头资本家的绝对统圌治。作为一部预见未来的科幻片,《赌徒马布斯博士》所预示的现代思想专圌制,其准确性远甚于乔治·奥威尔的科幻小说《一九八四年》。它被誉为负面乌托邦电影的经典:未来世界纲纪松驰,秩序分崩离析,听任一个集人类科学技术于一身、嗜权如命的撒旦式天才的任意蹂躏。

  这一时期的苏联科幻电影脱颖而出,一反美国电影动作加冒险奇遇的传统,推出了风格独特、艺术新颖、基调幽默的社会讽刺科幻电影。1923年问世的《阿埃里塔:机器人暴圌动》,其标新立异的未来派画面设计与插画艺术家的影响极大。火星人女王阿埃里塔被扮演得美貌绝伦,据说该影片上映的当年,就有数以百计的苏联新生儿取名为阿埃里塔。影片讲的是一名发明家开圌枪打死妻子,并诱拐一名年轻士兵和一名负责该谋杀案的侦探逃往火星。在火星上,发明家爱上了国色天香的女王,而士兵却在一名女仆的帮助下进行了一场**,**失败了,但这不过是一场梦,地球上的生活并非那么糟糕。

  在苏联的内战与饥圌荒中喘过气来的当时,上映《阿埃里塔》是为了与流行的西方电影竞争。苏联的评论家对这部电影反应冷淡,但观众却很欢迎。该喜剧片的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对本国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充满善意的揶揄,而对西方的腐朽面则是尽情地讽刺。表演艺术博采世界影坛的各家风格,栩栩如生。弗里德里克称该影片为无声电影时代最佳科幻片之一。二圌十圌年代世界科幻电影界三大导演之一的库勒肖夫借鉴西方通俗的电影形式,并注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创造出一系列时至今日依然觉得生动的科幻电影,如《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奇遇记》、《伟大的安慰者》、《死亡之光》著名。这是一部系列冒险影片,节奏极快,妙趣横生,充满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美圌感。影片描主人公兰需要死亡之光来保证在氦工厂的武装起圌义成功,而以雷夫为首的国际***集团则要争夺这种致命的的射线。电影高圌潮是黑屋里的枪战,充满杂技式的特技表演。值得一提的是,该影片遭到苏联评论家的猛烈评击,说它太不严肃了,天才导演库勒肖夫因此险些被砸了饭碗。

  二圌十圌年代美国的科幻电影注重故事情节的浪漫传奇,节奏快捷,动作惊险,特技奇巧。好莱坞在科幻电影史上第一次贴近科幻文学。电影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有声电影在美国诞生,从而使科幻电影迅速成为好莱坞的一大领域,开始风靡世界,险些挤垮法国的电影业。

  20世纪初就出现了幻想返老还童、青春长驻题材的电影,到了二圌十圌年代这一题材走俏美国,如《魔鬼的游戏》、《惊叫的影子》、《黑牛》、《穿绫罗绸缎的罪人们》、《虚荣的代价》等。这些影片将永葆青春主题与威尔斯的小说《孤岛兽人》所展示的生命科学幻想结合起来。它们并不反映社会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却迎合有爵士时代之称的美国20圌年代崇尚青春、活力,追求享乐的浮华世风。

  这一类题材的最佳影片当推《穿绫罗绸缎的罪人们》。影片主人公梅里尔是个巨富,但老之将至,他便在欧洲做了整容手术,从而年轻了20岁。他重新焕发青春,风流倜傥,加之他的亿万家产,令不少窈窕淑女倾倒。于是,他的儿子--25岁的纳格尔成了他的情敌。绝色美人鲍德曼水性杨花,既与纳格尔偷情,又拜倒在同样年轻英俊的梅里尔脚下。为了摆脱这一带有乱圌伦色彩的困境,最后梅里尔只好又去欧洲整容,还原成老态龙钟的旧貌。该影片想象奇特,情节紧凑,滑稽场面迭出。

  美国于1923年推出第一部立体电影《火星人》。影片故事发生在无线电台刚刚问世,音乐首次从美国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圌到英国的年代,主人公米切尔在梦里发明了一种双向无线电台,与火星建立联系。梦中的火星人长着一颗硕大的头颅,大脑发达,身穿类似古代埃圌及法老的皇袍。然而,这位发明家醒来后,却发现不过是一场梦,一气之下欲弃绝他的研究。好在房东太太的女儿设法卖掉了米切尔的另一项发明--一种无声钟,得了一大笔钱,从而促使他继续从事星际无线电台的研究。由于看立体电影,观众需要戴上专门的眼镜,因而《火星人》很不卖座,电影制版商只好将其改成平面电影。从此立体电影销声匿迹达30载,直到50年代电视举起,大举进攻电影业时,好莱坞才重新捡起立体电影,以迎接电视剧强劲的挑战。《化身博士》、《伦敦警圌察厅的布莱克》和《神秘岛》是这一时期美国科幻影坛的佼佼者,在主题发掘、电影艺术方面都有所突破。

  1920年问世的《化身博士》是美国第五部同名电影,也是其中的上乘之作。影片将斯蒂文生的同名小说与理查德·曼斯菲尔德改编的同名戏剧糅合起来,再借用英国剧作家王尔德的名剧《格林画像》中的人物形象亨利爵士,塑造出一个崭新人物玩世不恭的乔治卡鲁爵士。他怂恿杰克尔博士完成将人性中的善与恶分离开来的生化实验。卡鲁的女儿爱上了杰克尔博士。影片中道德的化身是拉扬博士。为了留住好人的记忆,坚持维多利亚道德观念的双重标准,拉扬不惜向警方诬告是海德谋杀了杰克尔后而逃之夭夭。实际上海德与杰克尔就是化身博士的两副面孔,前者是恶的化身。海德的扮演者摈弃传统舞台的脸谱化表演方式,以自然生动的演技,将人性恶挥洒得淋漓尽致。

  《伦敦警圌察厅的布莱克》一改当时流行的老套路,即依赖死亡之光或者什么新型炸圌药来展开故事情节,独辟蹊径,以一位炼金术士欲将金属炼成黄金的梦想来为故事穿针引线。更重要的是,影片不去表现家喻户晓的美国式力量型打斗英雄或腰缠万贯的实业家,而是着力拓展福尔摩斯式逻辑推理的侦探路子。伦敦警圌察厅的退休警官布莱克被布兰顿小姐请去保护她,因为一个绰号蜘蛛的人企图夺取她父亲的炼金化学配方。故事围绕着布莱克与蜘蛛之间的较量展开,背景是一座神秘的古堡。将金属炼成黄金这个意象其实是个隐喻,暗示着英国贵圌族聚敛财富的方式,而布莱克则代表警方以非正式的身份保护财富。此外,布莱克一再受到一位神秘莫测的白衣女人的解救。白衣女人也许是大不列颠皇权的化身,在关键时刻会出来保护贵圌族利益的。该影片制造了恰到好处的哥特式气氛,故事悬念迭生,古堡幽灵阴森恐怖,这在多如过江之鲫的美国惊险动作片中卓然独立,令美国观众耳目一新。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续篇《神秘岛》被先后拍成五部同名电影。1929年由美国拍摄的《神秘岛》是首次把该小说搬上银幕的。影片主要描述尼摩舰长新的冒险经历。主人公不仅易名为达卡伯爵,而且原作的内容也大大改变了。背景设在一个名叫赫特维尔的虚构国度里,达卡伯爵是这个国家的科学国王,他想证明海底生活着一个半人半兽的种族。于是,伯爵发明了一艘潜水艇,到海底旅行,终于觅到了半人半兽。不料在他离开期间,他的王位被人篡夺了。

  由于该电影编剧兼特技演员威廉姆森的海底拍摄室被一场风暴摧毁,再加之快封机时又由无声改为有声电影,结果拖了三年才制作出来。影片的魅力主要在于其精彩的特技表演(鳃人与巨章大战尤为惊心动魄),以及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

  《人魔》(1925)不仅是一部出色的惊险喜剧片,也是第一部描写性别变异的科幻片。狂人科学家从事将女性灵魂移植到男性体内的研究,这项研究需要多具被肢解的尸体。主人公亚瑟是一名函授侦探专业毕业生,他历尽艰险,终于粉碎了科学家的邪恶计划。影片的表演艺术高超,电影一开始就是一连串高难动作,科学家及其哑巴仆人巧妙地布下陷阱将一辆小车连车带人陷进去,主人公踩着高空电线……这一切都演得逼真细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在美国动作片中并不多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早期科幻小说享誉世界,科幻大师横空出世:玛丽雪莱、威尔斯、斯蒂文生……然而,20年代英国的科幻电影却无所建树,夹在欧美两大传统之间,显得不伦不类。1929年英国推出一部科幻巨片《叛圌国者》想与德国的《大都会》一争高低。影片故事发生在未来的1940年,英国已经成为一片钢筋混凝土丛林,飞机在摩天大楼顶上起飞、降落,圣保罗大教堂显得渺小如玩具屋,一条地下隧道将英国与统一的欧洲连为一体,广播电台、电视取代了新闻报业。情节充满了政治上的天真与愚蠢,暴露出对两次大战之间那一时期历史演变进程的愚昧无知。影片讲述两大国家集团:联合欧洲与联合美洲,彼此对抗,濒临战争的边缘。一个拥有数百万追随者的和平组织竭力阻止两大集团发动世界大战,将人类引向毁灭的深渊。尽管电影不乏人性良圌知的声音,但最后还是由恐怖组织暗杀了联合欧洲的元首,冲突才得以解决。耐人寻味的是。和平组织的成员全是和平妇女。

  《叛圌国者》一问世就受到国内评论界的盛赞,什么使英国在新生的有声电影时代领世界风气之先云云,颇有大国沙文主义之嫌。然而,国际电影界却一针见血地评介它是一部拙劣之作,从情节到表演艺术都苍白无力。

  三十年代圌开始,科幻电影的发展继续步入高圌潮。1926年《惊异故事》杂志问世以来,科幻文学便充盈于各种通俗流行杂志之间,大有地摊文学之嫌。不过,这一时期的科幻文学毕竟迅速超越了早期科学故事与科幻传奇的简单老套路,拓展了新的想象空间。然而,科幻电影的基本特征仍是二圌十圌年代的狂人科学家加漫画式的英雄。

  这时的科幻片大都以不同的方式继承了二圌十圌年代不朽巨片《大都市》的衣钵:充满忧患意识的未来预言。譬如《世界未日》是一部渲染过分的大灾难的史诗片,《F·P·T不回答》展示了近期的世界科技前景,《未来世界》则是威尔斯对遥远将来所设想的晦暗前景。

  到了三十年代后半期,欧洲上空政治乌云翻滚,局势紧张起来,于是1937年问世的两部影片《白色瘟疫》和《欧洲上空的乌云》尽管大异其趣,但都利用科幻成分来想象新的世界大战的各种恐怖与空难。

  法国推出的《世圌界圌末圌日》是第一部预示法圌西圌斯势力可能兴趣的影片,描写的是一颗慧星即将与地球相撞,导致世界大毁灭。世圌界圌末圌日来临之际,超人两兄弟横空出世,哥哥是宗教狂人加天才,弟弟是狂人科学家。兄弟俩妄图拯救世界道德秩序。哥哥琼以法圌西圌斯主义者口吻鼓吹什么新秩序:人类必须遗弃弱者,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然而,电影接近尾时,只见世人醉生梦死,自然灾难肆虐,呈现出世圌界圌末圌日的颓废景象。世圌界圌末圌日这一题材在后来的科幻电影《星球碰撞之时》和《僵尸星球》里得到了发扬光大。

  《F。T。P不回答》是在德国拍摄而成的,但同时也推出英语和法语拷贝。影片中,F。T。P是一个其大无比的人造平台,用作大西洋中部的飞机场,供飞机定期往返于欧洲和美国途中停留。影片描写了一个王牌飞行员的空中冒险奇遇,展示了欧美这条空中走廊的残酷竞争。制片商不惜耗费巨资,在大西洋一小岛建造了一座巨型平台,用于拍摄这部电影,影片里的科幻要素都体现在这座平台式飞机场上,因而平台既是电影展开的舞台,也是它的精华所在。

  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毁灭的失去的大陆这一神话题材,在科幻影片中常盛不衰。在题材取舍上,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颂扬亚马孙神话,如《她》,另一种是讽刺这个神话,如《亚特兰蒂斯》(1919)《亚特兰蒂斯女王》(1932)以德、法、英三种语言同时推出。影片以倒叙方式由遵照安蒂娜女王的旨意,谋害摩根船长的杀手圣阿维尔展开回忆。这个大西洋的海底王国的女王生性残忍,先后杀害了她的52个情人,并风干成木乃伊,摆在后宫里。勇敢无畏的摩根船长拒绝被女王玩弄于股掌之上,结果把命送了。

  《孤岛兽人》根据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剧本则是由威尔斯和《星球碰撞之时》的作者威利共同创作的。剧情是,主人公莫洛博士是一位冷酷多于狂热的科学家,他企图扮演上帝的角色,通过将兽变为人来加速生物进化过程。探险家阿伦因船只失事,流落到孤岛来。莫洛博士欲让阿伦与豹子变成的美女交圌配,幸而阿伦的女友及时赶到,将他救出虎口。最后,莫洛博士创造的猿人尝到了动物血腥味之后,又恢复了兽性,起来造圌反将博士绑架到痛苦院。先前博士就是在这儿对猿猴施以令人不寒而栗的植皮手术的,现在,它们也一报还一报,请莫洛接受植皮。电影末,孤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莫洛博士由名演员洛夫顿扮演,他将博士的兽性演得栩栩如生,令人毛圌骨圌悚圌然。

  《隧道》与《黄金》和《E。T。P》一道,构成六十年代以前有声电影时期德国科幻电影三大杰作。该影片情节大致如下:由美国金融家出资,德国工程师迈克阿伦将建筑一条连接欧洲与美国的地下隧道。迈克阿伦的对手投机商沃尔夫从中破坏,致使隧道爆炸,引发洪水泛滥,数百建筑工人葬身地下。最后,隧道工程竣工,沃尔夫自杀身亡。影片流露出明显的民圌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情绪,宣扬个人要绝对服从国家的崇高事业,为了完成隧道这一宏伟的国家建设工程,牺牲个人、家庭的幸福、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既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隧道》的德语和法语拷贝均遭到盟军的禁演。

  三十年代德国的科幻影坛在哥特式恐怖幻想故事的边缘徘徊,但名导演皮尔执导的《世界主圌宰者》却是一部正宗的科幻片。剧情里的主人公是一位马车夫,他在马车后座上捡到一个奇巧的装置:一件盔甲衣、一只电池背包。他穿上盔甲,背上背包,惊奇地发现自己变成了隐身人。这意外的收获使他在赛马场上大发横财,还到手了一位美艳绝伦的演员小姐。然而,他的至交却偷走了奇巧装置,并穿上它抢劫了一家银行。紧接着,主人公为夺回宝贝,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奇遇,坐上飞船上天、乘潜水艇下海追踪。最后,主人公醒来,却是一场梦。影片节奏快捷,动作奇险,但仍不能弥补其陈腐的道德寓义:财富并不能带来幸福,小小的马车夫要安分守己,不要有非分的奢望。

  三十年代苏联的第一部科幻影片当推《宇宙飞船》。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的传奇剧,描写一位百折不挠的科学家顶圌住官方的反对,建造了一艘宇宙飞船,同女助手一道飞上月球。影片中,莫斯科宇航中心的官僚们被塑造成一群碌碌无为的循规蹈矩者,对英雄般的科学家的开拓精神漠不关心,而科学家虽然看上去温文尔雅,笑容可掬,但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丝毫不亚于好莱坞电影里的传奇英雄。影片有些场景颇具匠心,如宏大的背景下人群小如蚁群。不过,发射的火箭命名为斯圌大圌林和伏罗希洛夫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大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