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出发的日子,前来送行的人很多,母亲刘静香和几位叔婶都哭红了眼睛,拿着手帕不停地抹眼泪,儿行千里母担忧,就算大了咱父母眼里还是长不大的孩子,更何况现在真的是十来岁的孩子,母亲刘静香和几位叔婶劝了很多次了,每次都红着眼睛劝说不让公孙续出去游历,让他在大一些再出去,公孙续看着母亲伤心的样子真的不想出去留下来陪母亲,但不出去在大汉游历一番总是摸不着头脑,在家不了解大汉现在最真实的现状,无法制定出一个最有利正确发展计划。
父亲公孙瓒和两位叔父公孙越和公孙范倒是很赞同支持公孙续外出游历的建议,但不代表不担心,只是男子汉做父亲的只会露出坚强如山的一面,不会将担心的情绪放在表面,做女人之态;很仔细的交代外出的注意事项,父亲公孙瓒从自己的亲兵卫队赫赫有名的白马义从里调出五十名精悍亲兵连同队长周昌派给公孙续做卫队,公孙瓒将公孙续叫到身边指着手腰佩环首刀,大约有三十岁上下,浑身带着铁血凶悍气息,双眼精光闪烁的壮硕大汉周昌说道:“周昌,字有德,追随为父已有十几年了,骁勇善战,心思敏捷沙场上救我好几次的性命,这次游历他当你的护卫队长,遇事多询问有德的意见,不可鲁莽用事,知道吗?”
公孙续心悦诚服的答道:“父亲,我知道了,”又向周昌行礼尊敬的说道:“有德叔,小侄首次出门,凡事请多多指点”。周昌急忙回了一礼说:“少主言重了,护卫少主是在下份内的事,在下自当尽心竭力。”五十名白马义从以一当十不在话下,而且都是公孙瓒的死忠分子,公孙瓒的命令高于一切,知道主公将他们派出来保护少主,自当尽心尽力,不敢有差池。
白马义从乃是追随公孙瓒百战沙场的锐士,骁勇善战,悍不畏死追随公孙瓒冲锋时高呼:义之所向,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次辉煌战役乃是几年前,鲜卑几大部落组织起两万多铁骑进犯边疆,在边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公孙瓒怒不可遏,不等朝廷诏书下达,就只率领近卫队三百白马义从夜袭鲜卑大营,如神兵天降战力无匹,,杀的大营两万多鲜卑士兵崩溃,抱头鼠窜慌不择路,白马义从人人浴血,如修罗般从地狱里出来,鲜卑士兵恐惧的自相践踏,死伤无数,一夜之间两万多军队的大营不复存在,尾随溃兵直捣黄龙杀入几大部落联合地,见人就杀,遇人就砍,一战几大部落元气大伤,部落首领也死伤大半,被草原上的另外的部落吞并,一战让公孙瓒名声大震,草原各部都惶恐不已,就有了后话: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白马义从现今也只有五百之数,限制白马义从数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人员,想入选白马义从自是非常的严格,要符合两个条件:其一必须参加大小战役十余次才可以,其二必须斩首五具以上;装备:白马义从走的是精英路线,相当于现代特种兵部队,武器装备也是最精良的,白马义从是骑兵部队,一,马匹,公孙瓒喜好白马,所以近卫队白马义从所乘骑得具是精挑细选的白马良驹,纯白无杂色价格高昂,当然几百匹白马聚在一起冲锋,如雪崩般壮阔,震撼人心;二,强弓,白马义从是土生土长的幽州人,燕赵苦寒之地民风彪悍,又是产马地,不缺马匹,幽州男儿自小就会骑马,选入白马义从接受严格的训练,弓马娴熟,箭法精准,与胡骑作战时,相差百步时就弯弓射箭,箭雨一波接一波,对面胡骑在箭雨下一排排惨叫着倒下,一般射出三班箭雨就收起强弓,举起近战武器与敌肉搏;三,马槊,骑兵的最好最趁手的兵器,古代在马上使用的长矛。南朝梁简文帝《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隋唐之际记载程咬金“自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宋高承《事物纪原·戎容兵械·马槊》:“按曹操父子,横槊赋诗于鞍马之间,则马槊之事,已见于此矣。岂其事之所起乎?”
马槊里边有非常多的讲究。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拿韧木以做弓用的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然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注,汉尺),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只是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说下槊的五大特点:1、槊与枪不同,枪往往在一次重骑兵冲锋中就会折断,以欧洲骑士枪为例,一次重骑兵冲锋,往往骑枪折断,很多欧洲经典电影不难发现。而槊的构造,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
2、槊的构造很复杂,槊的杆是复合杆,是由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细蔑杆,用
鱼泡胶把多个细蔑杆黏合而成。因此与枪看似类似,但本质根本不同的。复合的杆具有惊人的韧性、弹性,骑士高速冲锋中也不会折断。
3、槊的长度可以达到4米,在马上使用正确的使用方法为双手握住槊杆中部,而不是枪那
样握住底端。因此控槊技巧要求很高,想象一下,4米的长槊,握住中部,只能用古书上的“舞”来形容。对大将的身体素质、技巧要求高,只适合少数人使用。
4、槊的顶端形状不是枪,而是古代剑,形状参考战国时的短剑。因此削、扫等皆可实现,
凭借极端弹性、巨长的槊杆,削、扫可发挥巨大威力,而枪横扫只能发挥棍棒的威力。在槊
首剑与杆的结合处,是“留情结”,防止冲锋时刺穿敌人无法拔除。
5、槊是汉唐时期,是世家贵族出身将领的标志,造价昂贵,代价惊人,威力惊人,曹操“横槊赋诗”,演义里经常以“夺槊三条”来代表赫赫战功。在宋朝时,由于宋朝失去产马的地区,没有成规模的骑兵部队,槊这种强大的骑士武器,失去历史作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用作最高级别的依仗使用,宋《大驾卤簿图》里的持槊武士,是我们可以瞻仰的最后景象。
四,环首刀,一点二米长的环首刀有百炼钢打造而成,锋利耐用,比平常士兵的制式环首刀好几个档次;五,亮银甲,明亮闪烁光芒,鱼鳞甲样式,坚固耐用防御强,价格也非常高昂;装备了最好的,白马良驹,强弓,马槊,环首刀,亮银甲外罩白色战袍这五样都是公孙续花了数万金为白马义从换的精良的可以说傲视整个大汉的装备,花了那么多的钱差点没把公孙续心疼死,不过这钱也花的非常值,这只白马义从的战力可以完爆历史上的那只白马义从,因为从武器装备上就差了还几条街,不是说了吗?武器装备是士兵的第二生命,武器越精良,士兵的战力就越强。
公孙续对李财一干浩宇商会的管事人员说道:“我此次出行,这里的事物就交给你等负责,望诸君多费心,不可有差池,如遇重大事故,先行商议实在解决不了可飞马来报。”李财和一干管事人员都鞠躬行礼说道:“诺,我等必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望主公一路顺风。”
公孙续将事务交代好后,就高喝一声: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发,六辆大车装载物资随行,比如有帐篷,炊具,食物,药物等等,五十名白马义从护卫在两旁,都是一身劲装打扮,骑着自己的白马良驹,腰佩环首刀,手持丈三长的马槊(约三米长短,一丈2。3米的槊杆,0。7米长的槊首),强弓收在马背上,一壶箭,表情肃穆身上散发着铁血气息。
公孙续连同四堂兄都骑在马上兴高采烈地东瞅西看,公孙雪馨坐在马车内从窗外观看风景,告别时的悲伤转眼就冲淡了很多,小孩心性都是善变的,公孙续看着自己身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衣服,那细心的做工,还有那六辆大车的东西,太多太全了,差点将家都给搬走了,不禁流露出感动的笑容,轻吟起《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⑷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公孙续等人一行人浩浩荡荡在官道上行走,从右北平的郡所上垠出发的,一路路过渔阳郡现在到了广阳郡的蓟县,蓟县也是幽州的治所,幽州最繁华的地方,商周时期北方的重地,战国七雄燕国的都城,后世的帝国陆续定都在此,有燕,辽,金,元,明,清被誉为六朝古都,公孙续的第一站就是来考察蓟县,以后群雄混战开启争霸逐鹿天下之时,蓟县就是公孙续心中最理想的总部所在地。
这几天的考察和所搜集的信息表明,蓟县现在的状况,无论从人口,富庶程度都很不错,在幽州牧刘焉的治理下百姓还能谈得上是安居乐业,刘焉也很受百姓的爱戴,刘焉这个人在公孙续看来,优点有体恤民情,秉公执法,严于律己,对人宽厚;缺点也有对待异族喜欢用怀柔手段,时不时送铁器食盐给乌桓,期望感化异族,让其不再劫掠边境残害民众,用公孙瓒的话说真是幼稚,愚不可及,那些草原蛮人就是一群吃人野兽,养不熟的白眼狼,无论对他们多好,他们也不会感动的,只会笑话你愚蠢懦弱,更会变本加厉,因为他们信奉的就是狼图腾,宣称自己是狼神的子民,弱肉强食,拳头大就是道理,对待他们,只有比他们更狠,将他们打残打怕,一想起来就瑟瑟发抖,与其让人爱戴,不如让人敬畏;公孙续对公孙瓒的这番话很是认同,纵观历史,从西周开始一直到明朝,中原帝国一直深受草原游牧民族的祸害,好几次差点亡族灭种,像百年之后的五胡乱华,汉族被当作两脚羊,肆意屠宰,如果不是出了一个武悼天王冉闵,颁布杀胡令,恐当今世界已没有汉族了,冉闵也是公孙续前世的崇拜者,最佳偶像。
武悼天王冉闵为什么要杀胡人,公孙续的前世孙浩宇从历史资料中的记载中得知后,就是一个标准的民族愤青了,据记载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白天则宰杀烹食。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出了一位伟大的英雄-冉闵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冉闵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在邺城其颁布了《杀胡令》,仅仅在邺城三天内就杀了胡人二十多万,整个北方地区在响应杀胡令,杀了胡人百余万!!
杀胡令一出,吓的整个北方准备拥挤南下屠戮汉人的胡人们心惊胆战,冉闵皇帝不断的征战屠杀胡人,那些金发碧眼的胡人很多举族搬迁,要跑回西域中亚地区,在搬迁回跑的路上,胡人之间自相残杀,也伤亡了数十万!!
杀胡令的内容如下: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河山,本为炎黄之圣地,华夏之乐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前晋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羯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太兴元年,愍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
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闵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