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黄河手艺人采金,从古时候起,就有专门的门派,有传承,有规矩,有祖师爷,寻金最早出自金门一派,有独特的切口和黑话,采金人对外不言金,自称为手艺人,寻金之术也被称为观山、分水、辨水、按脉,这些都是有说道的。
我当时对这采金之事大感兴趣,也缠着他说几句,他总是简单敷衍我几句,说这些事情很复杂了,等我长大就明白了,然后就是深深叹息一声,看着天井中的白石发呆。
我也试着用我爷爷说的采金技巧研究这个山洞。
我爷爷说,河直无金,要想找到出金的河,就要先找弯弯曲曲的水。
这里本是一个黄河湾,到处都是弯弯曲曲的黄河峡谷,还真是个能存住金的地方。
我又回忆了这里的山形,按照爷爷的说法,出金的山呈元宝形,像一个倒扣的大馒头,这座山梁开始渐缓,后来突然升高,那形状也有些像倒扣的馒头,看来这里八成有金。
我又想起当时大脑壳在河滩中挖出的好多矿渣子,那些会不会就是当年炼金的废渣?
不过这里既然有金矿,怎么没听老乡提到过,附近也看不到开采过的样子呢?
再往前走了一会,就看到前面有一个黑糊糊的大缸,我猛然想起大脑壳当时说的那个活死人的故事,头皮也是一阵发紧,过去看看,发现那缸上雕刻着一圈圈的花纹,因为时间久了,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浇铸成的,看起来也有些像是古人祭祀用的三只鼎,不过古代的三足鼎可没有那么大的。
那口大缸上蒙了一层水皮牛,那水牛皮上一层油污,腥臭难闻,好像是曾包裹过一堆烂鱼一般。
我捏着鼻子,拿掉那个水牛皮,看见缸中有一个古朴的铁盒子,铁盒子中是黄橙橙的细沙,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个是沙金。
这个坛子里怎么装的是沙金?
我来不及多想,当时将那坛子里的砂金倒干净,坛子地下就出现了一块温润的玉佩,那玉佩大约有拇指大小,雕成鱼状,我开始以为是一个玉佩,摸起来一试,那东西温温的,质软,像是一块骨头,但是骨头又不可能有这样透明的,像黄玉一般,看起来很像是琥珀,我闻了一下,那东西有股淡淡的腥气,看来也是水里的物件。
我觉得这东西有些邪乎,便又放了回去,只仔细看那些沙金,想着那么多的沙金,要是背回去,能给我爷爷打一个金烟嘴。
不过那罐子太大,这金沙没东西盛,我想了想,只好忍住臭味,将金沙倒入那张臭牛皮中,系的紧紧的,牢牢缠在腰上,自己安慰着自己,想着这金钱本来就是浊臭之物,用这臭牛皮裹金也可谓名当户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