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对《厚黑学》的看法是: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因此,如果你设法去了解你公司的老板、同学中的佼佼者或任何你认为有成就的人,若你深究他们的背景,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是由挫败中走过来的厚黑之人。
在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不可能不遭敌对、艰难与挫折,但你可以将这些挫败作为驱策你向上的动力。
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一受挫折,便重重地栽倒在那儿,再也爬不起来,或赶紧爬到另外一个地方,再也不愿抛头露面。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他被击倒后马上重新爬起来,并且永远不服输,这便是所谓的意志刚强,心理素质良好。
世界超级富豪艾柯卡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他曾被自己的老板亨利·福特戏弄过,但他挺过来了。
他说:"个人的痛苦我可以忍受,但是蓄意对我当众羞辱是太过分了。当时,我满腔怒火,我可能作出愚蠢的抉择,我可以把怒火引向自己,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也可以将怒火化为力量,设法有所建树。"
在求人办事时受到冷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或拂袖而去,或纠缠不休,或怀恨在心。这样的反应其实是不利于求人办事的,甚至有时会因小失大,影响求人办事效果。
如果是由于估计过高,对方未使自己满意而感到的冷落,自己应反躬自省,实事求是地看待彼此关系,避免猜度人和嫉恨人。常常有这种情况,在准备求人办事之前,自以为对方会热情接待,可是到现场却发觉,对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低调。这时,心里就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其实,这种冷遇是对彼此关系估计过高,期望太大而形成的。这种冷遇是"假"冷遇,非"真"冷遇。如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值,使之适应彼此关系的客观水平。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心里恢复平静,心安理得,除去不必要的烦恼。有位朋友到多年不见面的一个老同学家去探望。这位老同学如今已是商界的实力人物,每天造访他的人很多,感到很疲劳,大有应接不暇之感。因此,对一般关系的客人,一律不冷不热地对待。这位朋友一心想会受到热情款待,不料遇到的却是不冷不热,心里顿时有一种被轻慢的感觉,认为此人太不够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离去。他愤愤然,决心不再与之交往。后来才知道,这是此人在家待客的方针,并非针对哪个人的。他再一想自己并未与人家有什么深交,自感冷落,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于是又改变了想法,并采取主动姿态与之交往,反而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促进了友谊。
对于因对方考虑不周,顾此失彼,使你受冷落,应理解和宽恕。在交际场上,有时人多,主人难免照应不周,特别是各类、各层次人员同席时,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是常见的。这时,照顾不到的人就会产生被冷落的感觉。当你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责怪对方,更不应拂袖而去,而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给予充分理解和体谅。比如,有位司机开车送人去做客,主人热情地把坐车的迎进,却把司机给忘了。开始司机有些生气,继而一想,在这样闹哄哄的场合下,主人疏忽是难免的,并不是有意看低自己,冷落自己。这样一想气也就消了,他悄悄地把车开到街上吃了饭。等主人突然想起司机时,他已经吃了饭且又把车停在门外了。主人感到过意不去,一再检讨。见状,司机连说自己不习惯大场合,且胃口不好,不能喝酒。这种大度和为主人着想的精神使主人很感动。事后,主人又专门请司机来家做客,从此两人关系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更密切了。这种态度引起的震撼,会比责备强烈得多,同时还能感召对方改变态度,用实际行动纠正过失,使彼此关系得到发展。
即使对方是存心慢待,使你难堪,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予恰当处理。一般来说,当众给来宾冷遇是一种不礼貌行为,而有意给人冷落那就是思想意识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予以必要的回击,既是维护自尊的需要,也是刺激对方、批判错误的正当行为。当然,回击并不一定非得是面对面地对骂,理智地回敬是最理想的方法。例如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穿着旧衣服去参加宴会。他走进门后,没人理睬他,更没人给他安排座位。于是,他回到家里,把最好的衣服穿起来,又来到宴会上。主人马上走过来迎接他,安排了一个好位子为他摆了最好的菜。谁知他却把他的外套脱下来,放在餐桌上说:"外衣,吃吧。"主人感到奇怪,问:"你干什么?"他说:"我在招待我的外衣吃东西。你们的这酒和菜,不是给衣服吃的吗?"主人的脸刷地红了。
厚黑求人术认为对有意冷落自己的行为应持满不在乎的态度,以阿Q精神自我解脱。有时候,对方冷落你是为了激怒你,使你远离他,而远离对方你又怎么求人家办事呢?由此看来,远离并不是你的意愿和选择。这时,聪明的人会采取不在意的态度,以"厚脸皮"对付冷落,我行我素,以热报冷,以有礼对无礼,从而使对方改变态度。这才是厚黑之人之所为。
6.冻死不下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厚黑求人术,从来不把对方当成恩人,而是作为对手对待。当你使用"冻死不下驴"的办法求人时,你的耐心最初有可能换来对方的不耐烦,遭到对方的拒绝和冷嘲热讽,甚至人格的侮辱,这时你怎么办?撤退只能意味着败下阵来,以厚黑之道求人的人,必须摆正心态,心里可能把对方骂了千万遍,脸上还要装着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甚至是装傻充愣。这实际上就是在心理和智力上进行较量,如果你战胜了对手,你求人的目的就达到了。切不可心急火燎,巴不得对方马上着手就办,如果对方一两天没什么动静,便有些沉不住气了,一催再催。
一旦真的被对方拒绝,也不要灰心,这是常有之事。一时的拒绝并不等于事情从此无望,如果你能正确分析对方拒绝的心理原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就有可能使你的请求出现新的转机。
1.设法打消对方的疑虑。如果对方的拒绝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他对你有一定的帮忙愿望,但由于对你缺乏了解,未能建立对你稳定的良好印象,因此,疑虑重重,陷入了一个想帮忙又不想帮忙的矛盾心理状态。为尽快解脱这种矛盾的心理,对方有时就会表示不帮忙。这样的决定随意性大,改变也较容易。有效的办法是多接近他,很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真实面目",让对方充分和全面了解你,对方的疑虑消除了,求人也就成功了。
2.设法改变对方的偏见。如果对方在拒绝前对你有比较深入具体的了解,是经过分析、对比、反复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或是因为对方认为帮你忙不值得,或是因为你的个性、品质使对方大失所望,或是由于对方的某种固执的偏见。要改变执意拒绝者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这时正是《厚黑学》发挥作用的时候。假如你确认对方是由于固执的偏见而拒绝答应你时,则可以用耐心、真诚的行动去感动对方,使之改变偏见。不过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你需要有坚强的毅力甚至阿Q精神为支撑。
3.认真分析对方搪塞你的理由。如果对方拒绝你的请求是出于某种心理需要,而不愿把真正的原因说出来,用某些不真实的理由搪塞你,这时,你应冷静思考分析。对方不愿说出真实原因的理由,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你提出的要求太高,对方无法满足,但又羞于说出自己能力的不足。二是对方对你不放心,对你拿不准,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三是是否对你"特殊关照",决策人意见不一致,觉得没必要把"内政"告诉你。对于这种求助对象,要尽可能弄清其拒绝的真正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或解释说服,或降低自己的某些要求,或等待时机。
要分辨对方的拒绝是属于哪种类型并不容易,需要有较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需要有较准确的判断能力,而这些能力又需要丰富的社会交往锻炼才能获得。
"冻死不下驴"的厚黑求人术强调不可急躁冒进的另一个原因是,你应该这样想,也许对方有自己的难处,不得不慢慢作打算,也许,他对应承你的事自有安排。急躁只能把事情搞砸。这时,一旦求了别人,就要充分"相信"别人。
例如,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打算发兵征伐中山国。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叫乐羊的人,说他文武双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国。可是又有人说乐羊的儿子乐舒如今正在中山国做大官,怕乐羊不肯下手。
后来,魏文侯了解到乐羊曾经拒绝了儿子奉中山国君之命发出的邀请,还劝儿子不要跟随荒淫无道的中山国君,文侯于是决定重用乐羊,派他带兵去征伐中山国。
乐羊带兵一直攻到中山国的都城,然后就按兵不动,只围不攻。几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是没有攻打,魏国的大臣们都议论纷纷,可是魏文侯不听他们的,只是不断地派人去慰劳乐羊。
可是乐羊照旧按兵不动,他的手下西门豹忍不住询问乐羊为什么还不动手,乐羊说:"我之所以只围不打,还宽限他们投降的日期,就是为了让中山国的百姓们看出谁是谁非,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收服民心,我才不是为了区区乐舒一个人呢。"
又过了一个月,乐羊发动攻势,终于攻下了中山国的都城。乐羊留下西门豹,自己带兵回到魏国。
魏文侯亲自为乐羊接风洗尘,宴会完了之后,魏文侯送给乐羊一只箱子,让他拿回家再打开。
乐羊回家后打开箱子一看,原来里面全是自己攻打中山国时,大臣们诽谤自己的奏章。
如果魏文侯听信了别人的话,而沉不住气,中途对乐羊采取行动,那么后果可想而知,那就是:自己托付的事无法完成,而且双方的关系也无法再维持下去了。
见缝插针求人法
厚黑大师李宗吾说:"贡字的定义,是有孔必钻。我说:这错了。只说对一半,有孔才钻,无孔者其奈之何?我下的定义是:有孔必钻,无孔也要入。"对于求人,也是同样道理,运用厚黑求人之道,要善于找到对方的空子,然后见缝插针。
1.乘虚而入,求人要讲策略
人都想掩盖自己的弱点和丑处,更有些心智狡猾的人城府很深,很难让人抓住把柄。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貌似强大的人也有"虚"、"软"之处。下面介绍见缝插针厚黑求人的几个办法,用以套住对方的尾巴,乘虚而入,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
1.打草惊蛇,迫其开口
唐朝有个县令,名叫王鲁,自从就任以来不断暗中贪污受贿。衙吏们也跟着效法,索取贿赂,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有一天,王鲁得知上司要来察访民情,肃整吏治,不禁担忧起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来。他在批阅公文当中,正好看到本县百姓联名告发他手下的主簿受贿的一叠状子,更是忧上加忧,神情恍惚。忧虑中,他不由自主地在一张状子上批下"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八个红字,从而流露出唯恐主簿被告发而牵连到自己的恐惧之情。
无意识的打草惊蛇,会使对手有所警觉,予以防范;有意识的打草惊蛇,却可以使对手惊慌失措,答应办事之人所有的要求。
有些侦查人员善于使用这种打草惊蛇策略,故意说出已知的一点事,使罪犯或对手相信,他已掌握了全部罪证。罪犯于是滔滔不绝地把所知道或所做的一切全都说了出来。
2.引蛇出洞,一举击溃
引蛇出洞的含义,就是论辩中自己已经掌握了足以制伏对手的有力证据,但却因为时机不成熟或环境不适宜而不便抛出。为了能够抛出证据,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引诱对手进入自己所需的时机或环境之中,然后一举击溃。
实施这种技法的关键,在于"引"。
"引"有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时机与环境。何时引,每一步引到什么程度,所引适不适合,都要考虑面临的机会和氛围:操之过急或行动迟缓,都不相宜。
第二个环节是引得巧妙与自然。引,既然是要对手的思路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这就要求引者不能露出破绽,必须天衣无缝,一步一步地向预定目标靠拢。
一次,某大学生家里来客,父亲叫其去附近小店买一瓶茅台酒。待酒买回,发现是假货。父亲将假酒揣于怀中,去了小店,让店主拿过一瓶茅台酒来。父亲持酒仔细审视,并自语道:"唉,这年头假茅台大多了!"店主抢过话头:"你放心,我这里绝无假货!"父亲说:"啊呀,上周我在市中心一家店铺买了一瓶,店主还不是打包票说绝对不假。谁知一打开来--竟是一元钱一斤的高粱酒!"店主道:"你去找他呀!"父亲哭丧着脸说:"已经过了好几天才开瓶发觉的,他还会认账吗?"店主惋惜道:"你当时发觉就好了,他敢不认账?"父亲认真请教:"要是当时发觉了,他还是不认账咋办?"店主指教说:"找工商局去呀!人赃俱获,他能不怕吗?"父亲见时机已到,朝躲在一边的儿子一招手,而后从怀中摸出那假酒来:"那好!请你看这酒咋办吧?"店主一下傻了眼:"啊……对……对不起,对不起!我退款,我退款!"
3.投其所好,满足欲求
俗语说得好,一个人要是给了别人太多的把柄,他自己终将会自食其果。这种人会不断地供给别人将他钳制的要素,由于授人以柄,迫不得已会受求其办事者的要挟和控制。
乘虚而入的求人法,是办事时占据主动的有效方法,许多时候要多种技巧同时使用。
2.拍好女人马屁,"枕边风"最好使
求人时,我们不妨走一走女人的路线,通过对方身边的女人给他大吹"枕边风",这种方法可谓百试不爽。
让所求之人最宠爱的"红颜知己"出面替你办事,当然是最直接的了。你可以做点感情投资,让其多吹吹"枕边风",对他或她来讲,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而对于你来说却意味着已经办成了一件大事。
提起半个多世纪前上海滩上大名鼎鼎的杜月笙,人们可能都知道他是绝对的黑道枭雄,其实他的厚黑功夫堪称一绝。杜月笙最初在上海滩崭露头角,全是靠拍女人马屁的厚功。
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如果没有"伯乐"也只得自认倒霉。杜月笙头脑机灵,办事老练,苦于没有施展拳脚的地方。后来他投靠黄金荣,在黄府做了一名打杂的仆役,混在用人之中,生活倒也安稳。但一心想要飞黄腾达的杜月笙,不甘为人下。因此,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谨慎,把分配给自己的活做得又快又好,但由于地位太低,还拍不上黄金荣的马屁。好在杜月笙常与黄金荣的贴身奴仆接触,借此机会,百般讨好,黄公馆上上下下对他都有好感。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一次,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得病,经久不好,求神占卦,提出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看护,据说可以取其阳气,以镇妖邪,杜月笙是被选中的一个。
这个时候,黄金荣正宠爱林桂生,杜月笙善于察言观色,又善于动脑筋,马上想到这林桂生的枕边风绝不亚于"台风中心",威力强大,拍不上黄金荣的马屁,拍林桂生的马屁可能更有效,何况,异性相吸,这马屁又容易拍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