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厚黑学活学活用全文阅读 > 第5章 为人处世厚黑学(4)

第5章 为人处世厚黑学(4)


  初战告捷,孟佗加紧使劲儿,不仅使出浑身解数厚脸皮奉承,而且还在这位管家身上花了不少银子,最后竟然使得这位惯于"吃黑"的老手也有点儿过意不去,便主动问孟佗有什么要求。孟佗心中大喜,但仍然不动声色,忙说没有什么要求,只是交个朋友。最后管家一再说要帮忙,孟佗便说:"别无所求,若您不为难的话,只希望能够当众对我一拜。"管家本来就是奴才,拜人惯了,这有何难,当即满口答应。

  第二天,孟佗来到张让府前,那些盼望升迁的人早已挤满了胡同,等候管家开门安排。日头已高,管家才在小奴才的陪伴下开门见客,众人一下拥上前去。管家在门阶上见孟佗站在人后,不食前言,率领众奴才拨开众人,倒头便向孟佗拜去,把孟佗客客气气地迎进府中。直把那班等候的人惊在那里,心想这位鼻孔朝天的管家对这位孟佗如此客气,看来那孟佗与张让肯定不是一般关系。所以,那些找管家排不上号的人便转来找孟佗走门子,送来大量的金银财宝。孟佗则是来者不拒,一概应允,不出十天,便收下数十万钱财。然后,孟佗瞅了个黑夜,带着钱财离开了京城。把那个管家狠"涮"了一把。

  同样,腐败的清政府官场中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当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踱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的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

  "给我写柄扇子,落个款。"黄兰阶对店主说。店主取过扇子,落上左宗棠的款。黄兰阶手摇扇子,得意扬扬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例行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道:"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听了大吃一惊,心想:我原以为这姓黄的没有什么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给他放实缺,不成想他却有这么一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一点不差。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

  师爷一听,笑着说:"大帅放心,左宗棠眼下不会害你,他向来不替人写荐书,这柄扇子其实就等于是推荐信了。大帅只要马上给姓黄的一个官做,左宗棠就会高兴了。否则……"

  总督说:"好!明天就给他挂牌放任知县好了。"

  就这样,黄兰阶巧妙地借左大人的"光"弄了个七品知县,而且在左大人的"光罩"下,不几年又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到左宗棠,讨好地说:"中堂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吗!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总督出了左宗棠的相府,自言自语道:"看来我重用黄兰阶还真是对的。"

  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主要是他采用瞒天过海的计策,巧妙地借用了左宗棠的光。虽然按照世俗之人的看法,黄兰阶的做法也许不够光明正大,但他这种厚脸巧借却恰好与《厚黑学》不谋而合。

  5.不要光想着自己的面子

  厚黑宗师李宗吾说:"王侯将相,豪杰圣贤,不可胜数,苟其事之有成,无一不出于此;书册俱在,事实难诬。读者倘能按我指示的途径,自去搜寻,自然左右逢源,头头是道。"

  从实际情况看,人们的自尊心的强弱程度大不相同,在交际中的效果也大不一样。某工厂有个推销员脸皮很薄,参加工作,第一次出去推销产品就碰了钉子,连续半年没有推销出一分钱的商品。他灰心丧气,说自己水平低,不是这块料,想打退堂鼓。一位老业务员说,你的问题不是在水平上,而是脸皮太薄,什么时候脸皮练厚了,就可以成功了。从此他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怕碰钉子,硬着头皮坚持下来。后来,他成了出色的推销员。他在谈体会时说:"人要讲自尊,这没有问题,关键是看自尊用在哪儿。干推销这一行,你如果脸皮太薄绝对不行。有人说我脸皮厚,这话不假,这也是练出来的。用户是上帝,你要他买你的东西,你就不能当"大爷",必须学会当"孙子"。人家给脸色,态度冷漠,你就装作没有看见,照样和他们推销,想法子使他掏腰包,反正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果你整天就想着脸面,那就一事无成。"他说的是实话。

  所以,为人处世若自尊过头,脸皮太薄不行;反过来,毫无自尊,脸皮太厚也不好。正确的原则是:从交际的需要出发,使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做到当厚则厚,把握好自尊心的度。

  所以,对于青年人来说,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控制自己,把握自尊的弹性,这也是一种处世的厚黑策略。

  1.让面子服从于交际的需要

  大凡过于自尊的人,总是把自尊看得很重,放在了不适当的位置。为此,我们应把看问题的立足点变一下,不要光想自己的面子,还要看到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事业、工作、友谊等。如果遇事我们多想想实际的东西,那么面子的负累就会适当减轻。这还不够,还应坚持把实现交际的宗旨看得高于面子,让面子服从交际的需要。有了这种思想基础,对自尊就有了自控力,就能经得起刺激,显得更有气度和修养,就不会过分脆弱,即使遇到困境,也不至于脸红心跳,而是不急不恼,哈哈一笑,照样与对手周旋,表现出办不成事不罢休的姿态,直至交际的成功。总之,懂得了自尊与交际目标的关系,我们就会具有很强的交际适应性。

  2.在交际过程中,审时度势,准确地把握自尊的弹性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人们的自尊心将面临挑战,所以要特别进行自控。

  当你面对冷遇时。有时候,你出现在交际场上,可能成为不速之客,坐了冷板凳,你会感到一种羞辱,但千万不要发作。这时,你不妨多想一想你的使命、职责,为了完成任务,迅速加大自尊的承受力。你不妨假设对方给你的冷遇不是成心的,而是另有原因。于是,你把脸一抹,继续和对手周旋,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当你被否定时。有时候,自己花了很多的心血做了一件自认为很不错的事情,满心希望他人会给以肯定和赞赏。没想到,对方一棍子打过来,把你全盘否定。这时,你的自尊肯定会受到强烈刺激,出现严重的失衡,感到羞辱、愤怒,继而为了挽回面子,进行辩解,甚至是争吵。如果这么做,那就错了。因为这样维护自尊、面子,只会给自己脸上抹黑。所以要理智一些,以厚脸皮接受这种事实,效果可能更好些。

  当你听到批评时。有些人害怕批评,一听到批评,自尊心就受不了,特别是当众挨批评更是难为情。在这种情况下,脸皮也要厚一点。不要把批评当成是别人有意整自己,而看成是为了自己好。这样的态度,不但不会丢面子,反而会改变他人的看法,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正如厚黑大师李宗吾所说,在处世时不妨学一学厚黑之道,这样或许你能减少一些阻力和障碍,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6.柔中带刚,厚而无形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就怕不要命的",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厚黑学认为,生活中一些蛮横霸道的恶人之所以能够得意一时,就是因为社会上老实人太多。他们作威作福、发火撒气往往找那些软弱善良者,因为他们清楚,这样做并不会招致什么值得忧虑的后果。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受气者,他们看起来软弱可欺,最终也必然为人所欺。因为一个人表面上的软弱事实上也助长和纵容了别人侵犯他的欲望。

  厚黑处世学主张: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在待人处世中没必要像刺猬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像那些凶猛的动物一样,让人觉得你不好惹才是。特别是对那些没事找事的恶人,你只能是"腰里别副牌,谁玩跟谁来"。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很重要的厚黑处世技巧。这一形象在时刻提醒别人:招惹你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更大代价的。

  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倒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南方某地一个集贸市场上,有一个泼皮无赖,仗着自己练过几天功夫,会耍几手三脚猫儿的拳脚,在小镇的农贸市场上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最令人气愤的是,他总是拎了这个摊位的鸡,又拿了那个案子上的肉,却不给钱。谁要向他讨,他就说先赊着以后一块儿给。可谁真向他要时,他便会大打出手,或是想法子弄得你无法在此地待下去。大家对这样一个无赖小人真是敢怒而不敢言。

  然而有一天,这个无赖却碰到了硬茬儿上。一大早无赖就来到市场上,只见他走到一个猪肉摊前,用右手点着一块肉要摊主割下来给他,那位摊主也是位青年,听他一说,二话不说,操起刀就在案子边的条石上霍霍地磨了起来。这个无赖见此,也只好站在那儿等着。此时,摊边上的人开始聚拢过来,一半是看热闹,一半是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无赖如何横行霸道。岂知,这位摊主磨了好几分钟还没有罢手。此时,无赖急了,张口就骂,要摊主快点儿。只见这位摊主不慌不忙地应了一声,把磨得锃亮的刀往阳光下一摆,一道寒光直照到无赖的眼睛上。无赖心中一惊,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他又催摊主赶快割肉,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一些。摊主拿着刀,对着这个无赖想要的那块肉就砍下去,只听"刷"的一声,一大块齐整整的肉就被割了下来。更令人叫绝的是,也就这一刀,把肉中连着的骨头也齐齐地砍断了。见此情形,这个无赖心中又是一惊。然而,事情还没有完,摊主把肉砍好之后,并不是像往常那样,把刀搁在案子上就算了,而是出人意料地朝身边几尺远的一块木板上扔去。随着"啪"的一声响,那把剁肉刀便插在木板上,与其他几把并排,排列得非常整齐。哦!原来这是他的刀板。同样令人奇怪的是,这回无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肉扬长而去,而是叫摊主称了称,乖乖地如数把钱交了。

  故事中无赖是厚而不黑,而摊主则是厚黑兼备,难怪无赖只能服输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摊主在无声之中征服了无赖呢?看了这个小故事,人们自然会想到那把刀,以及摊主熟练的技艺。但是,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是:通过某种形式、某种物品、某个动作,给小人一种暗示,自己绝对不是好惹的,更不是好欺负的,实际上是在告诉小人,一旦被逼急了,羔羊也会变成猛虎的,"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人!这里,虽然没有明火执仗的对抗,没有拳脚相见的冲突,但它也是一种较量,是一种力量和意志、人格的显示。你可能不一定有刀,但你有自己的工具和手,它们同样可以帮助你表现自己的力量和尊严。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只要能够显示出你是一个不容欺侮的人,你就能够做到不受气。当然你不必现还现报,立竿见影,只要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尝到你的厉害,就能收到一种"杀鸡给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种普遍性的威慑作用。这就好像是冷战时期美苏的核威胁,因为谁都知道它的威力,所以谁也不敢试。不在数量多少,只要你拥有了"原子弹",别人就不敢小瞧。

  哪些形象最不易受欺负呢?这里不妨略举一二:

  1.泼辣的形象。所谓的泼辣,便是敢说别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敢做出别人不好意思表现的举动。谁敢让他受气,谁就是自讨苦吃。这样的人敢哭敢闹、敢拼敢骂,口才好,又敢揭对方的老底儿,所以,很少有人敢惹这种人,以免自讨没趣。

  2.爱玩儿命的形象。其实,人类一切的弱点都可归结为一个"怕"字,而怕死则是人类最本能的一种东西。那些爱玩儿命的主,往住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以玉石俱焚的态度来实现自己的意志,这种游戏自然是常人不敢玩,而且也玩不起的。

  3.有仇必报的形象。人人都知道,仇恨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而其最可怕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爆发没有时间的限制,令人防不胜防。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们这里并非提倡人们动不动就去玩儿命,而是说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应该做到还以颜色。

  4.实力派形象。塑造实力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时就要注意展示你雄厚的实力,比如,令人羡慕的专业本领、广泛的人际关系、神秘莫测的后台等,这些都会在周围的人群中造成一种印象,即:你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不发威则已,一旦发威则威猛无比。所以,人们一般不敢招惹这样的人,持有这种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气。

  《厚黑学》认为,树立一个不好惹、不受气甚至敢玩儿命的形象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一形象,就好比是种下了一棵大树,从此,你便可以在树荫下纳凉,再也不用担心别人敢无缘无故地欺负和招惹你。

  所以,关键时刻运用点厚黑之道,也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黑脸白脸都能演

  厚黑大师李宗吾说:"假如有人在你面前胁肩谄笑,事事要好,你必须谨防他变而为黑。你一朝失势,首先坠井下石,即是这类人。又假如有人在你面前肆意凌侮,诸多不情,你也无须怨恨,你若一朝得志,他自然会变而为厚,在你面前,事事要好。"厚黑处世,要黑脸白脸都能演,软的硬的都会施。该逢迎时,把马屁拍到底;该以恶治恶时,把心肠变黑。

  1.有钱难买背后好,人捧人越捧越高

  有句俗话说:"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普通人对于自己,总是拼命抬高身价;对于别人,总是吹毛求疵。这很明显与厚黑处世学精神相违背。

  "捧"字诀是厚黑学中最有名的思想。"捧"字好像有些不顺眼,其实这无所谓。"捧"就是宣传,"捧"就是广告,广告是商人的"捧";不过商人的广告是自己"捧"自己,政治家的宣传,是雇人来"捧"自己,与这里的"捧"人家有些分别。"捧"人家是办法,自古有之,叫做互相标榜。但是所谓"捧",并不是瞎吹,更不是胡说,也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形来看。每个人都有所短,也各有所长,普通人对于别人,只看见短处,看不见长处,把别人的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往往有觉得欲"捧"而无可"捧"之处。其实只要你先存着"人无完人"的思想,原谅他的短处,看看他的长处,可"捧"的地方多着呢!而且你"捧"某甲,并不算欺骗大众,只是使大家注意某甲的长处,也使某甲对于自己的长处,因大众的注意,而格外爱惜,格外努力,形成比目前更为优越的长处。所以你"捧"人家是宝物,人家也来"捧"你,那么宝物会成就你,可见"捧"是一种手段,绝不是卑下的行为。俗语说:人捧人,越"捧"越高。你也高,他也高,这不是人己两利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