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奇幻 > 红线仙全文阅读 > 第48章 我的名字叫将央

第48章 我的名字叫将央


如此迫在眉睫之时,李枫烟的身体,竟然也不合时宜的出现了问题,整日咳声不断,严重时家人甚至都怀疑他能把自己的肺都咳出来,所以早早的,家人便备下了装老衣裹,看着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李枫烟这个郁闷呐,年近八十的他一生什么人没有见过,文的,武的,哪个不在他手里服服帖帖。可就是这个在宰相府中种地的,他是既想除之而后快,又把安邦定国的希望放在了他的身上。最后,了解自己身体的他终于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当然也为了李家的全族,放下了身段,步履蹒跚着,满肚子不情愿的来到了将央的院落门前。

满院子的玉米已经成熟,一人余高的玉米杆上沉甸甸的是将央劳作的果实,将央一身农夫的打扮,为了方便甚至还在脑袋上包了一块头巾,远远的一看当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了,曾经白皙的皮肤如今已经变得很是黝黑,清秀的脸上两颗璀璨的星目,更加熠熠生辉。

将央抬起头望了望南归的鸿雁,口中喃喃的说道:“是时候了。”也不知道它说的是玉米,还是另有它意。

李枫烟禀退了身边扶着他的下人,只留下自己最看重的四儿子。颤颤巍巍的走到门前,抬起已经很是枯槁的手,有气无力的叩响了将央的门扉。

“老朽,李枫烟前来拜会小友。”李枫烟的声音有着些许无奈,一生荣耀,连天子也要礼退三分的他何时这样与一个少年平辈论交过。

“李枫烟?何许人也?”平淡而清朗的声音从院落中传出,而主人看来并没有要开门的意思。

“你!……”李枫烟的四儿子名为李焕,为人精明非常,最受李枫烟看重,此时见这个毛都没长齐的臭小子如此同自己的父亲说话,登时便怒了。

李枫烟抬手阻止了要破门而入的李焕,正衣冠,整面容,一本正气的又道:“大雍国宰相李枫烟前来拜会。”

身为人精的李枫烟自然之道将央的言下之意,若是论友,他与将央并不熟悉,甚至还将他软禁在此将近一年,是怎么样都说不上友谊二字的,而今天他来的目的也并非是同朋友谈天说地胡侃大山,而道出了身份则不一般了,他说的是一国宰相,官称在前,自然在官言官,他与将央谈得也正是这治国之道,安邦大计。

‘吱……’院落的门打开了,再瞧将央早已换去了短衫草鞋,一身青丝长褂绣绿竹,一双黑靴剶金边,本是被头巾裹着的青丝早已高高束起,清秀俊朗的脸上又是那日在学士府前心高气傲的模样。

“在下将央,见过宰相。”没有叩拜,没有行礼,甚至连腰都没有一分弯折,只是抱了抱拳对着李枫烟道,而至于立于李枫烟身侧的李焕,他连看都没有看上一眼,直接当做空气忽视掉。

“将央少年果然气度不凡。”李枫烟阅人无数,只道此子果然非那池中之物。

“宰相请。”将央如那地主一般,浑然不觉得这里是李枫烟的地盘,喧宾夺主的将李枫烟父子二人让到了正堂之中。

于是一场令天下诸国都忌惮的人物在这一刻崛起了,而雍国,一个垂死的国家也在将央开启门扉的那一刻,起死回生,重新站在了强者的舞台之上,甚至开始了他的称霸之路。

两年后,将央已经取代了李枫烟的宰相之职,雍国的老天子也在这一年驾鹤归西。新的国主登上了雍王的宝座,年轻的雍王不喜欢老国主处处忍让的懦弱。看着自己的姐妹被和亲到别国,他觉得无比耻辱,所以他邀来将央共谋大计。但他不曾想到,将央的第一个举措竟然是割地八千里。年轻的王同样睿智,瞧出了其中关键之后他不得不佩服将央的远谋。

朝堂之中诸臣大骂将央卖国求荣,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这一切对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似乎极为残忍,可是面对质疑,将央连眉头都没有皱过一下,在李家的全力支持下,将央的宰相之位仍然固若金汤。

一年半后,就在将央让出的那八千里土地上,爆发了近百年来最为惨烈的一场诸国会战,参与会战的国家有六个之多。战争是残酷的,八千里广袤的土地上几乎每一寸都留下了血的印记,相邻的城池,近乎每一日都会听到兵戈撞击的声音,每一刻都会闻到血与腐臭的味道。那是他们的亲人在流血,在牺牲,为了那些个贪心不足的统治者,为了那片曾经处境最为尴尬的八千里土地。

而在这场战争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收益最大的竟然是当年这块土地的主人,雍国,从战争的开始,雍国就退出了争夺的舞台,从而避免了一场祸事,而长达一年半的战争另周围国家的百姓苦不堪言,见到雍国平静,大力发展农商,纷纷举家迁徙,投靠而来。

又过了一年半,持续三年的战争终于要落下帷幕了,此时的六国之战已经不似当年那般混战,‘齐’、‘魏’、‘蒙’、‘周’四个相对实力较弱的国家联合在了一起,名为‘四国站部’。‘修’、‘陈’两个实力较为强大的国家也同样组成了联盟,名为‘双龙联盟’。双方在资源,人力上俱都不想上下,而对于这块富饶而又可作为军事重地的八千里土地,他们双方都是志在必得。

最后的决战一触即发,而谁也不曾想不到,先前曾经言明不参与争夺这块土地的雍国竟然在这个时候派出援兵前去支援四国一方。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修、陈两国措手不及,节节败退下不得不高挂免战牌,责备雍国小人,背信弃义。

这时雍国的王站出来说道:“雍国乃仁义之师,所派之兵无不是那些被尔等两国在战场上屠戮过的四国的亲人。他们本就对尔等有不共戴天的血仇,在面子与民愿面前,本王遵从民愿!”此语一出,雍国一片欢腾,一个肯听民愿的天子!一个肯为老百姓考虑的天子!一个情愿放弃自己的虚荣也要遵从民愿的天子!一时之间雍王的凝聚力前所未有的强大,无数百姓涌向街头请求为雍王效力。

由于有了雍国的加入,战争的天平终于开始偏斜。半年后,修、陈两国终于退出了角逐的战场,灰溜溜的回返了,而剩余的四国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胜利的喜悦,因为三年半的战争让他们的国库几乎都搬空了。沉重的赋税令这六个国家的百姓苦不堪言,他们纷纷举家迁移,想要投奔此时农商富裕的雍国。可是这时,将央却令严守城门,不许放一个灾民进城,每日可以赠予粮食,可是只能从高高的城楼上用竹筐投放。

雍国的朝中,曾经废相的风波已经过去了三年,由于将央的计谋及远见,雍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相对强大,所以这三年来,朝廷众臣也都慢慢的开始佩服起将央来。可是这次,将央为什么不让难民进如雍国呢,要知道,现在的雍国已经很富足,充裕的国库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这些灾民了,而且人越多,劳动力就越多,雍国曾经地广人稀,这些人来恰好可以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增加了土地产出不说,赋税也会自然而然的增加,国家便会越来越强大。

可是无论别人怎么劝说将央仍然不置一词,城门紧闭,连只苍蝇都别想背着将央飞进雍国。

城门下的百姓越聚越多,城头上的士兵现在每日几乎不用站岗,单单是投放救灾的粮食就够他们忙的了。

这一日,风和日丽,到了巳时,城下的百姓已经开始排队去领果腹粮食,一开始他们也是不自觉的疯抢,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无论你是先还是后,每个人每天都会收到足够吃饱的东西,所以渐渐的他们便不再拥挤了,在一些领导能力卓越的人的带领下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秩序,这样也避免了踩踏的发生。

可是这日到了发粮食的时间他们却没有等来装着口粮的竹篓。而是看到了一个陌生的青年,是的,是一个青年,褪去了少年的稚嫩与轻浮,将央他也长大了,如今二十一岁的将央风华正茂,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他书生意气,指点江山!

“来自远方的百姓啊,我是大雍国的宰相。”他吐气开声,清亮的声音在浑厚的内力加持下飘了好远好远。

“什么,他还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宰相?!”

“他就是将央么,好年轻呀!”

“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惊讶而惊喜的声音此起彼伏,任谁看到这个面容如玉的男子都难以想象他还这么年轻便已经是一国的首臣了吧。

而在城墙上的士兵则惊讶于他们宰相的功力,平日里文邹邹的宰相怎么会有这般高深的功力?

“我的名字叫将央。”将央又道。

“啊,果然是将央。”

“真的是他啊,十八岁便当上宰相的将央!”

又是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