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红楼一梦之贾兰全文阅读 > 第49章

第49章


  两人天各一方,贾兰时常靠着窗台,摸着颈上的一根细绳,上面缀着一颗暖玉,是冯紫英送予他的。

  “你在那边可好?”贾兰似是再问自己,又是再问上天。

  而今才离开三月月,往后可怎么好.....

  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

  贾兰嘴角泛起苦笑,不知何时自己也犯了这相思之症,真真是可笑。

  贾兰定了定心神,将暖玉放进衣服中,整了整衣领,才又去那边看书。

  “爷。”

  “进来。”贾兰懒懒的靠在椅子上,“什么事?”

  “是请柬。”

  “请柬?”贾兰素来深居简出,说实话结实的人并不是很多,怎的有人给他下请柬。

  贾兰手拿请柬翻看了一下,落款是水現,福王,请柬上说请贾兰一叙。

  贾兰慢慢合上请柬,细想了一番,提笔写下一封回帖,让小木头带走。

  其实,说起来,贾兰与水現并无多大交集,可是两个人却志同道合,兴趣相投,说起来倒是贾兰高攀了他。

  “这要去福王府,母亲给你备下来了薄礼,你之后带去。”李纨拢了拢鬓角的头发,发丝间多了几根白发。

  贾兰心下一紧,看着这混杂在青丝间的白发略有些心疼,“多谢母亲,母亲一向想的周到,兰儿竟没有学到半分,当真羞愧。”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油嘴。”李纨掩唇笑了起来,“不知不觉,兰儿已经长得这么高了,母亲也老了。”

  “怎会,母亲在孩儿心中永远不会老。”

  “你啊。”李纨心情颇好,“天气愈发炎热起来,我准备为你制几件薄衫,穿着倒也舒服些,免得天气炎热,看书也看不进去。”

  “母亲费心了。”

  ****************************************************************************************************************************

  “许久未见兰儿了,这些日子在礼部事务繁多。”水現以贵宾之礼诚待贾兰,反倒贾兰有些不好意思了。

  “云卿,你且说我们是什么关系?”贾兰实在不喜水現过于有礼,便问道。

  “自然是朋友,兄弟关系。”

  “其实兄弟关系万不敢当,我们是朋友,那为何还要这样拘束?你再这样,我下次可不来了。”贾兰笑着说了句。

  “我这不是怕留不住你么,这样反倒更留不住你了。”水現摇着扇子,轻轻敲了敲自己的头,“当罚,当罚。”

  “那不如午膳时候你自罚三杯。”

  “好说,好说。”水現一口答应,“再过两月,兰儿便要考贡生了吧,可有把握?”

  “只能说五分。”贾兰道,“怎么,王爷想要提点一二?”

  “哈哈哈哈,说起来,恐怕我的学识还不如兰儿呢。”

  “云卿太过于谦虚了。”

  两个人有的没的聊了一会儿,水現又说了礼部的事情,虽然贾兰现在还在官场之外,但是听听有益无害。

  自从这次之后,水現时常请贾兰无事便去他王府坐上一坐,这是后话。

  这日,贾兰在林府书房读书,林管家端着一碗茶进来,“贾少爷,读书多时,喝口茶吧。”

  “多谢林伯。”

  “老爷今日恐怕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刚刚命人回来,带了封信,说是冯少爷要交给您的。”林管家不紧不慢的拿出一封信,贾兰真是心都要蹦出来了。“那我就不打扰贾少爷,先行告退。”

  “多谢林伯。”

  林管家一走,贾兰就急忙拆开信看来。

  “吾兰亲启.....一别之后,两地相思....一脉山大胜....”

  贾兰看了前面冯紫英酸溜溜的情话,不禁笑了起来,什么时候这糙汉子也学来这些情话,后面的信,写了一脉山剿灭了匪徒,其中艰险一字未提,现如今他已经踏上了边关之路历练,到了地方在写信给他,望他好好照顾自己,提了许多嘱咐,洋洋洒洒了一大堆,贾兰笑他啰嗦。

  贾兰抱着信深吸了一口气,许久才睁开眼睛,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贾兰将信折好,放在胸口,才觉安心。

  *************************************************************************************************************************

  七月炎热,可正是考试之日,贾兰要考贡生,贾府都在张望,看看这命薄的长孙,能否撑得过这一关。

  贾母也上了心些,命人给贾兰备下来了许多学用的东西,贾政也颇为上心,表面不露,经常将贾兰叫去,训斥一番,可又赏了不少的好东西,就连贾宝玉,贾环都没这好福分。

  贾环也日日命人熬煮药膳,给贾兰进补。

  李纨更是忙得团团转,心中焦急不安,最后还得贾兰安抚。

  七月底,贾兰进了贡院,连考三天,幸好贾兰每日不忘冯紫英教他的拳法,每日练习,身子骨倒也强健了不少,这三日还是勉勉强强的过去了。

  出来时,是贾兰接他,前几日冯紫英的信中不无遗憾,本应是他陪着贾兰去考试,可如今却是分隔两地。

  自六月,冯紫英随着军队到了边关之地,便时隔半月写信与他,一封信洋洋洒洒的十张纸,看的贾环颇为无奈,不过却又心下欣喜。

  贾兰出个贡院,贡院外车马拥挤,人声沸腾,都是各家各户来接自己的儿子。

  “兰儿。”贾环在马车上扬手,这里人颇多,不太好挤过去。

  贾兰闻声寻过去,贾环一见他来一把拉住他,“先喝口水,这几日辛苦了,快回负屈,家里人都等着呢。”

  贾兰将水一口饮下,贾环接过给了钱槐,扶着贾兰上了马车。

  贾府之中,贾母为首都在张望着贾兰回来,让人备下热水,干净的衣服和吃食,等着贾兰。

  李纨面上镇定,可是手中的帕子已经拧的不成样,额头上滴下几滴冷汗。

  贾兰一回府,先去洗漱,吃了些食物,才去前堂拜见贾母,今儿人来的倒是齐全。

  “拜见老祖宗。”贾兰磕了头。

  贾母连说了几个好孩子,又问了问这三日考试之事,问他可有把握,贾兰不敢夸大,只得谦虚了说。

  贾政也摸着胡子问了几句,尚才让他去好好歇息。

  贾兰松了口气,刚回院子,李纨也就过来了,倒是没问他什么,端了一碗调和的玫瑰露给了贾兰。

  “母亲,我都大了。”贾兰虽然嘴上说着,可是还是喝下。

  “你我还不知道,装着一本正经的爱喝茶,其实就爱吃这甜的,不过不好意思说罢了。”

  “母亲.....”

  “好了,你快休息,明日我再来细问你。”

  “是。”